对进行结肠造口术的直肠癌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探析

2018-05-23 07:16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6期
关键词:造口术造口结肠

李 红

(龙马潭区人民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进行根治性手术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但进行根治性手术后,需要为此病患者做人工造瘘口,以代替其肛门行使排便的功能。在进行结肠造口术后,直肠癌患者若未接受有效的护理,易出现较多的并发症,从而影响其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效果。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对进行结肠造口术的直肠癌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龙马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直肠癌患者。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其年龄为35~68岁,平均年龄为(55.4±4.9)岁。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其年龄为33~69岁,平均年龄为(52.6±5.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在两组患者完成手术后,对其均进行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1)待患者完全清醒后,护理人员告知其手术的情况,以消除其担忧、紧张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以确保对其进行腹腔引流的效果。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其引流管的情况,多鼓励、安慰患者,使其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后续的治疗。2)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取左侧卧位,使用塑料薄膜将其腹部切口与造瘘口隔开,以防粪便流出污染其腹部的切口。在为患者开放结肠造口前,护理人员应使用沾有生理盐水的纱布外敷其结肠造口,并仔细观察其造口周围肠粘膜的血运情况。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结肠造口的大小为其选择合适的造口袋,并指导其家属及时更换造口袋。3)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结肠造口的情况。对于结肠造口出现轻度水肿的患者,可指导其卧床休息;对于结肠造口出现严重水肿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浓度为50%的硫酸镁对其结肠造口进行湿敷。对于结肠造口发生少量出血的患者,可使用纱布对其出血部位进行按压;对于结肠造口的出血量较多的患者,应协助医生对其造口进行缝扎止血。在手术后2周,护理人员遵医嘱为患者扩张结肠造口。在为患者扩张结肠造口前,护理人员应为其讲解进行该操作的目的,以取得其配合。此外,护理人员教会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结肠造口进行护理的方法,以便其在患者出院后能够对患者的结肠造口进行有效的护理。4)粪便外溢是导致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周围的皮肤出现溃烂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此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结肠造口及周围皮肤的情况,保持其结肠造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遵医嘱将氧化锌油涂抹在其结肠造口周围皮肤的表面。

1.3 观察指标及护理效果评定标准

1)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造口水肿及周围皮肤溃烂、出血)的发生情况。2)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其焦虑、抑郁情绪的程度。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负面情绪越严重[1-2]。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其SAS评分、SDS评分的比较

在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SAS的平均评分、SDS的平均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的平均评分、SDS的平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其SAS评分、SDS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其SAS评分、SDS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5 55.9±4.9 35.0±3.9 56.2±4.8 36.9±4.4对照组 35 56.0±4.4 44.2±4.0 56.9±4.5 43.8±5.1 χ²值 0.090 9.743 0.629 6.060 P值 0.929 0.000 0.531 0.000

2.2 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接受护理后,在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7%。在出现并发症的这2例患者中,出现造口水肿的患者有1例,造口周围的皮肤溃烂、出血的患者有1例。在对照组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9%。在出现并发症的这8例患者中,出现造口水肿的患者有3例,造口周围的皮肤溃烂、出血的患者有5例。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3 讨论

直肠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对此病患者通常进行手术治疗。在进行手术后,需要为此病患者进行结肠造口手术,以代替其肛门行使排便的功能[3]。进行结肠造口手术的直肠癌患者易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因此,在进行结肠造口术后,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总之,对进行结肠造口术的直肠癌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1]童晶.延续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31(5):151.

[2]吴艳雯,谢玲女,马琳琳,等.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5):154-157.

[3]吴翠干,裔粉娣,裴小芹.家庭健康教育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循证护理,2017,3(1):79-82.

猜你喜欢
造口术造口结肠
对膀胱癌腹壁造口术患者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网络平台对肠造口术后患者远程随访的应用研究
一例阴道成型10年后经腹联合会阴宫颈造口术患者的护理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
“泻剂结肠”的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