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多元群体抗癌模式对康复期癌症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6-06 06:07王林凤周小红金淑芳
军事护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抗癌出院癌症

王林凤,周小红,金淑芳

(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 外科,浙江 湖州,313009)

癌症已经成为我国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癌症作为一种严重的慢性病,其康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康复期间,患者会遇到各种心理、生理和社会问题,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生活质量也相对较差,患者患病后自我心理封闭,回避社会交往,进一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6]。为提升康复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本研究建立社区多元群体抗癌模式,并应用于康复期癌症患者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本市某区级医院治疗后出院的康复期癌症患者80例。纳入标准:(1)年龄18~70周岁,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2)意识清楚;(3)既往和目前无精神疾病;(4)目前未服用抗焦虑或抑郁药物;(5)生活自理,活动能力正常;(6)患者明确自己病情,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排除标准:(1)参与其他的癌症康复干预的患者;(2)干预期间经历重大生活事件的患者;(3)精神神经系统疾患,认知障碍者;(4)病情进展不良、癌转移者。按纳入研究的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和观察组(2016年4-9月),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46~70岁,平均(57.7±8.12) 岁;肠癌12例、胃癌8例、肺癌7例、乳腺癌13例。对照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43~69岁,平均(55.6±7.31)岁;肠癌10例、胃癌7例、肺癌8例、乳腺癌1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出院时给予常规的护理及健康指导,出院后居家康复。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出院后参加癌症康复协会,采取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及志愿者共同参与的社区多元群体抗癌模式。医院医护人员负责整体方案的设计、指导,并承担部分心理辅导及康复知识讲座、日常康复咨询;社区医护人员根据方案开展心理干预及康复课堂;癌症康复协会组织开展康复文娱活动及志愿者活动;志愿者协助团队集体活动的开展,发挥社会支持力量;患者全程、主动参与康复活动;家属以实际行动支持患者参加群体抗癌活动,充分体现家庭的关爱及支持。

区癌症康复协会是一个独立法人社团组织,有政府提供的办公和活动场所,有一定的财政补助经费,保证了活动的开展;同时,由医院兼职的专人负责统筹计划、安排,定期评价干预的依从性和有效性。心理、肿瘤、中医领域医护人员负责心理干预及康复知识讲座、咨询。

1.2.2.1 大家庭融入 通过自我介绍、破冰游戏,帮助新参加协会的患者熟悉协会环境,使其融入大家庭,建立会员间家人式的相互联系。

1.2.2.2 个体心理干预 由医护人员、心理志愿者承担。根据访谈情况、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反映的情况针对性开展个体心理干预。

1.2.2.3 集体干预 建立组长负责制,将观察组患者分成3个小组, 12~15人/组,由小组成员推选1人任组长,负责日常活动开展的具体事宜,以确保癌症患者参加康复活动的依从性。集体干预包括集体心理干预、教育式干预、康复文娱活动及志愿者活动。集体心理干预具体形式为支持性集体干预和团体心理辅导,支持性集体干预主要方式为集体环境下分享个人的成功案例,团体心理辅导围绕积极面对、提升信念、调节情绪的主题进行。教育式干预方式为癌症心理、生理康复知识讲座。康复文娱活动包括中医养生康复操、娱乐活动、手工活动、兴趣小组等,其中,中医养生保健操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站桩等舒缓的中医特色运动项目。将项目分为必须参加项目和选择性参加项目,其中中医养生康复操每天定时定点进行,以增强患者体质。以确保多元群体抗癌模式真正落地。对于选择性参加项目,患者可根据自己兴趣选择1项参加。集体干预每月2次,在最初的6周增加每周1次的团体心理辅导。

1.3 评价方法 分别于出院时、干预6个月后采用SAS、SDS、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QLQ-C30)第3版评定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定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SAS量表和SDS量表各包括20个条目,采用1~4分的四级评分法,所有项目评分相加得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数分即为标准分,SAS≥50分为焦虑,SDS≥53分为抑郁,得分越高,焦虑、抑郁越严重。QLQ-C30问卷共15个领域,30个条目,本研究采用5个功能领域(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1个整体生活质量领域、1个症状领域(疲倦)和1个单项领域(睡眠),功能领域和单项领域从没有、有一点、较多到很多分别计1~4分,整体生活质量领域为1~7级计分。各领域所包括的条目数得分相加除以条目数得该领域粗分,再采用极差化方法将粗分转化为0~100分的标准化得分,功能领域和整体生活质量领域得分越高说明功能状况和生活质量越好,症状领域得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

2 结果

2.1 社区多元群体抗癌模式对康复期癌症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出院时,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经过6个月的家庭康复,心理状况较出院时有一定改善,但改善程度不明显,与出院时比较,SAS、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院时、干预6月SAS、SDS评分比较分)

2.2 社区多元群体抗癌模式对康复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出院时,两组患者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整体生活质量、疲倦和睡眠领域评分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上述各项评分虽有改善,但与出院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观察组QLQ-C30各项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出院时,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QLQ-C30评分的比较分)

a:P<0.05,与观察组出院时比较

3 讨论

3.1 社区多元群体抗癌模式有助于患者适应社会 本研究显示,癌症患者的社会功能较低,表明参与社会活动意愿较低。社区多元群体抗癌模式搭建起了患者与社会的桥梁,使患者拥有交流和活动的平台,相互支持、能充分表达内心感受。通过定期开展的康复文娱活动、患者之间的对话交流、康复经验分享、体现自身价值的志愿服务等活动,使患者参与活动的意愿逐渐增强,正向的表现和言论逐渐增多,患者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功能明显增强,提高了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3.2 多元群体抗癌模式有助于患者身心康复 在康复期间,患者会遇到各种心理、生理和社会问题,大部分患者因为没有专业的指导,所以获得自我康复能力的意愿强烈。医护人员专业的个体和集体心理干预,使患者能获得心理上的成长与支持,帮助其建立正向、积极的心态,促进了其负性心理的改善,降低了焦虑、抑郁程度,其睡眠也得到改善。通过心理、生理康复知识讲座、个人康复经验分享,提高了患者的康复知识水平。中医养生康复操训练,扶正而御邪,增强了患者的体质,提高了对疾病的综合应对能力,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3.3 多元群体抗癌模式有助于患者成为康复主体 在访谈中了解到,癌症患者在患病后,由于疾病的影响导致生活方式、生理状况等产生了一定的改变,逐渐弱化了自己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功能,产生了自卑和无用的消极情绪。家属也往往将患者视为疾病中的弱者,久而久之,患者也将自己定位为消极人群。社区多元群体抗癌模式关注患者的内在力量,注重挖掘患者潜在的能力。通过集体环境下的个人康复经验分享,起到内生激励作用,激发患者战胜癌症的内动力;团体心理辅导围绕不良情绪调节、提升信念、建立正向心态的主题展开,强调了自身心理调节在心理康复的作用,帮助患者重新明确自己在疾病康复中的角色定位,发挥其在康复中的主观能动性。

3.4 多元群体抗癌模式有助于患者快乐生存 社会支持是各种社会关系对个体的主观和(或)客观影响力[6]。癌症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心理使得患者感到自身脆弱,与人交往变得被动,致使社会支持状况不断降低。研究[5-7]表明,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改善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本研究中,癌症康复协会社团、医护人员、志愿者、患者、家属参与群体康复活动,体现了客观实际和主观情感上的支持,让患者近距离地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力量和亲情温暖力量,体验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纳,增加了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从而减轻负性情绪,保持阳光心态,更好地融入社会。

4 小结

本研究显示,社区多元群体抗癌模式充分利用社区医护人员、志愿者、家属三方面的社会支持资源,从提高患者自我康复意识和康复能力出发,帮助其充分发挥主动康复的潜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在促进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同时,从个体走向群体,从家庭走向社会,促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是值得推广的康复期癌症患者管理模式。

【 参考文献 】

[1] 赫捷,陈万青.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3:2-25.

[2] 田丽华.激励式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9):1038.

[3] 郑树森,喻华芝,朱益民,等.浙江省常见恶性肿瘤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肿瘤,2012,21(4):254-257.

[4] Tobiasz-Adamczyk B.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women after cancer treatment[J].Przegl Lek,2012,69(2):67-71.

[5] 杨灵,宋伟平,陈锃丽,等.乳腺癌患者不同阶段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17,39(3):202-206.

[6] 赵清玲,刘玉栋.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对癌症康复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教育,2012,9(5):230-232.

[7] 张天燕,杨娟丽,张健,等.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20(3):166-171.

猜你喜欢
抗癌出院癌症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小巷中的“抗癌厨房”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抗癌之窗快乐摄影
三十年跑成抗癌明星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延伸护理在出院糖尿病患者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