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机关青年干部的思考与对策

2018-06-07 09:38李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青年干部

李冰

摘 要 青年干部是高校干部队伍的生力军,是党和国家高等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者,是履行高校基本职能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构建一支政治坚定、品质高尚、业务精通、开拓创新的青年干部队伍,对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机关 青年干部 思考对策

1高校机关青年干部的特點

全民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环境的变化,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冲击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高校机关青年干部作为新媒体时代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在社会思潮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的背景下,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容易受到一定冲击。从国内环境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医患矛盾、食品安全、住房、养老、腐败问题等各类深层次社会矛盾逐渐显露。社会家庭与生存环境的压力,使青年的理想与现实产生对击,个人价值取向收到影响。

青年干部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要求进步,知识储备较扎实,学历层次较高,对于新生事物拥有良好的接受能力,更易于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服务工作。青年干部干事有激情,服务有热情,社会责任感强,抗压能力强。但优点与不足并存,在学校多从事日常事务性工作,工作繁琐且不易见成效。针对青年干部的培训教育制度相对不完善,培训教育,外出考察、学习进修、业务锻炼的机会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年干部队伍视野的开拓、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升。青年干部一般都是经过严格的考核并录用的,综合素质较高,希望能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但入职后,行政工作强度大、任务繁琐费时、工作成效不明显等职业特点使得青年干部的个体自由性、创造性受到压抑,职业认同度降低,容易产生失落、迷茫、无助的负面情绪。加上青年干部大多面临着买房、结婚、养老、育儿等多方面的心理与物质压力,党组织的关怀教育职能如不及时凸显,势必影响到青年干部的工作认同感,对学校整体情况的把握、认知不到位,统筹协调能力不足,导致观察处理问题存在偏颇。

2促进青年干部成长的思考与对策

高校机关作为学校党政工作的中枢,要紧紧把握青年干部这一群体的思想特点,积极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助推、帮扶作用,做到政治上主动引导,专业上着力培养,生活上热情关心,用教育引领、用制度规范、用政策激励,积极营造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服务为本、岗位争先的良好氛围,切实推进青年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1)不断自我完善。内因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机关青年干部一是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克服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岗位对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局面,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做好理论储备,将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将知识储备化为指导实践工作的能力。二是要加强业务钻研,注重持续学习,在学习请教的基础上,关注与从事业务相关的新政策、新规定,时刻保持洞察力和敏锐性,拒绝懈怠。三是要善总结、勤沟通。在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后,要及时思考总结,探究工作优化渠道,服务效能提升。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总结、自我完善,这是决定成长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加强青年干部党性教育。坚持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引导,加强青年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素质。高校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将坚定信念作为加强和改进青年管理干部的首要前提。特别是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校青年管理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尤为重要,人生如屋,信念如柱,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举止。高校党委和组织部门要着力培养教育青年管理干部对共产主义的美好憧憬,让他们将马克思主义学懂弄透,从而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让高校的青年管理干部走的更稳、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这也是成为一名好干部的第一步。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系统重温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来源、基本内容、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观察社会、分析社会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二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让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成为青年干部的内心自觉。三是加强艰苦奋斗作风的教育,让青年干部贴近群众,懂得艰苦,激发斗志。四是严格党内生活,养成遵守党内规矩的习惯,增强组织观念。积极为青年干部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围绕党性教育主题开展心得交流、学术论坛、演讲辩论等,使学员通过活动党性得以升华。五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培育青年干部的爱校情结,营造团结、友善、关爱、尊重的和谐环境,促进青年干部要爱校情结的不断升华,增强组织认同感和自豪感。机关党支部书记要关心青年干部的思想动态,将党员群众思想工作做实、做细,引导机关青年对自身工作和工作生活压力形成正确认知,帮助他们走出思想误区,扭正一些消极懈怠的不良情绪,推动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3)按照勤政务实的新要求,加强高校青年管理干部的培养教育。“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勤勉务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高校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将“勤政务实”作为一贯的作风来加强和改进青年管理干部的培养教育。要培养教育青年管理干部,无论是高校事业发展的需要,还是个人进步的需要,都应该以他们勤政务实的作风来抓学习、抓工作、抓提高,工作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个人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提高。将组织培养和个人自学紧密结合,引导青年行政干部懂得学习、自觉学习,努力成为学习型管理者。要从单纯的政治理论教育思维中解放出来,党组织要充分了解支部内青年行政人员的思想困惑与工作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学习内容,真正为青年行政管理干部答疑解惑。不断(下转第79页)(上接第71页)创新学习形式,建设网络学习平台,突破集中开会、报告讲座等传统形式,积极倡导在线学习,学好用好共产党员网站、微信、易信等红色网络阵地,改善学习效果,拓展信息交流渠道,依托数字化办公平台,通过机关各类工作群、微信群与青年干部互动交流,将思想教育融入工作实践。

(4)拓展平台,助推成才。更新培养观念,建设目标清晰、多层次的培养教育机制。一是加强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遵循管理人员成长规律,以提升胜任力为重点,制订并实施青年干部队伍能力提升计划,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二是要推进机关青年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从行政素养、服务意识、作风效能、业务水平等方面,将职业道德建设、理想信念教育纳入机关青年培养计划,引导机关青年干部对行政岗位有清晰正确的认识,树立服务教育、服务师生的崇高职业理想。三是要结合青年干部在专业背景、业务能力、工作经历、管理层次等方面的个性化差异,从爱岗敬业、乐业精业、守纪廉洁等多个维度进行人才培养。机关党组织要发挥思想引导和组织协调的作用,建设符合机关岗位特点和工作实效的多层次、专业化的培养教育机制。拓展锻炼实践渠道,搭建有利于青年行政管理干部成长进步的发展平台。

(5)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建立健全培训长效机制。一是制定基层青年行政管理干部轮训计划,采取业务练兵、理论研讨、进修学习、技能展示等多种形式,对青年干部压担子、练胆子。定期送优秀青年行政干部到外校进修深造,吸收新的管理理念,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提升工作层次水平。二是树先进典型,引导创先争优,营造团结合作健康进取的团队氛围。机关党组织要注意在机关青年党员干部中选树典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身边人身边事激励青年一代。同时,认真做好在机关青年行政干部中发展党员工作,积极吸收青年干部群体中的优秀分子,给予党的培养教育和党性锻炼,培育为师生服务的行政意识和思想素质,帮助其更好地成长成熟。三是落实党员干部定期联系青年干部制度,由机关处室领导对口联系本单位青年干部,落实谈心制度,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工作。同时,跟踪了解青年干部成长情况,及时将本部门青年培养情况反馈给党组织,为修订完善机关青年干部人才培养规划提出意见建议。四是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在关爱中增强教育效果。机关党组织要紧密联系校工会、团委等工青组织,开展工会建家、青年联谊会、教职工趣味运动会等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群团活动,关心机关青年干部住房、收入、子女入托入学等实际问题,给予人文关怀,帮助他们正确应对工作压力,舒缓职业倦怠感,增强组织归属感和凝聚力。

高校要以推动管理人员提升专业化水平,提高管理效能为目标,在学校机关行政激励考核制度和机关青年行政管理干部培养规划建设中充分发挥思想引导、组织保障作用。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学习活动,让不同部门的青年干部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建立完备的高校机关青年干部发展机制,通常高校机关青年干部发展渠道,着力从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理论素质、业务素质,综合考核机关青年行政管理干部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组织沟通能力,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参谋意识、效率意识和责任意识。

猜你喜欢
青年干部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4年选题指南
扬州广陵区创新三项机制 培养青年干部
青年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学好“三门课”
以“三比三看”活动为牵引 推动青年干部扎实抓好党史自学
亚文化视角下青年干部懒政现象危害与治理路径
青年干部的定制“课堂”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浅谈我国高校青年干部学习型团队的构建
浅论青年干部成长的“三性”锤炼
高校机关青年干部国际化视野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