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综述

2018-06-07 09:38吴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学生

吴玲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能够让学生在健康的心理下成长,对社会起到积极的意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文献较多,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展和现状进行了归纳概括,结合实际对未来可行性的研究方向作出了阐述。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 心理素质

0前言

近年来,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社会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对学校的正常秩序造成影响,同时也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因为学校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学校和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方面,而忽视了学生心理教育,因此在我国心理教育方面,还有许多亟待研究完善的地方。为了促进我国心理教育课题的研究进展,本文就心理教育相关的文献综述做一归纳概括。

1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研究

在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研究方面,目前有两种理解较为流行。一部分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让个体通过合理的教育方式,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个人学习和生活,能够提高成功的概率。还有学者存在另一层次的理解,孙维胜(2015)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让个体通过教育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得自身的心理机能得到提高,充分的挖掘潜在的心理能力,从而促进整体的个人素质提高和个性的良好发展。笔者认为第二种理解方式更加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通过合理科学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个体的各心理层面进行有目的的积极干预,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研究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研究方面,笔者从情感教育、学习心理指导两方面进行了归纳概括,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2.1情感教育

关于情感教育内容,冯颖(2016)认为,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内心的感情世界非常的复杂和细腻,当情绪一旦被压抑很久后就会爆发,从而总会发生一些不可控的事情。所以情感教育要从青少年心理教育开始,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内心的积极情感得到充分开发,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来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提高忍耐度和内心可接受度。沈贵鹏(2017)提出,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尚未得到平衡,所以当遇到挫折时,很容易造成一些消极的情绪,如果不加以纠正,任由其发展下去,青少年的性格就会偏离正常轨道而出现不可控的偏向化发展,所以一定要让青少年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提高抵抗能力。Richard Nelson-Jones(2016)认为,情感教育时要通过一定的情境创设,让青少年在面对挫折的过程中锤炼意志,锻炼能力,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的理性,人格也会更加成熟,心理就会步入健康而稳定的阶段。

2.2学习心理指导

吴增强(2014)在《学校心理辅导通论》中对学习心理指导的目的进行了概括,他认为其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从而更好发挥自身的心理机能,提高学习效率,胜任激烈的学习竞争环境。学习是学生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学习竞争力太大,所以可能一些学生因此会失去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厌学,逃学等情况。文萍(2015)认为,学生厌学逃学的原因,是因为学生自身思想出了问题,但实际上更重要的是要对他们进行学习心理的指导,让学生意识到一时的挫折并不等于失败,人生的道路还很漫长,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要正确认识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

3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研究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價值方面,主要包括对学生主体的价值、对教师主体的价值以及对社会主体的价值三方面,笔者将其中代表性观点进行了归纳概括:

3.1对学生主体的价值

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能够获得重要价值。周作宇(2015)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满足学生需求方面做了阐述,他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得到心理健康知识,增加积极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掌握正确的心理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可或缺的工具,对学生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价值。

3.2对教师主体的价值

教师是培养和塑造学生任务的重要承担者,笔者认为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教师主体的价值体现在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自我完善。

3.3对社会主体的价值

冯建军(2014)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提供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因此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对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以上是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综述。其实,本文只涉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中很小一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广大学者进一步研究发扬光大,为培养高素质心理健康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维胜.浅析心理教育与德育[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5(02):44-46.

[2] 冯颖.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65-66.

[3] 沈贵鹏.心理教育活动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4] Nelson-Jones,R.咨询心理学中的心理教育[J].陈中永译.教育专题研究,2016(01):16.

[5] 吴增强.学校心理辅导通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4.

[6] 文萍.心理学理论与教育[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7] 周作宇.问题之源与方法之镜—元教育理论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8] 冯建军等.现代教育原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学生
学生写话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