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方式及方法

2018-06-07 09:38郑婷婷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郑婷婷

摘 要 小学期间学生恰巧处在形成自身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于小学教学进程范围内关注施展情感教育的影响能够推动小学生全方位、可持续的进步。随着新课标的进步,小学教育情况应该和和时代接轨,需要熟知小学语文教学于小学时期的关键影响,并且更应该更深层次的清楚于小学语文教学范围内汇聚情感教育的关键作用。于教学进程范围内,小学老师应该关注情感的注入,应该凭借做种形式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审美水平和全方位进步能力,并且还能够推动小学生高水平的接受语文要点,提升自己的表示水平和沟通质量。本文凭借研究小学语文授课进程内汇聚情感教育的关键作用,总结于小学语文教学进程内进行情感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情感教育 方式及方法

0引言

于小学语文授课范围进行情感教育具备一定程度的关键作用,这促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思想协调统一。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提升运用,小学语文授课模式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老师需要于授课进程范围内汇聚情感模式,促使学生具备丰富思想与全面发展的能力水平,促进小学阶段的学生养成向上的人生观念、积极的看待世界态度和正确价值理念。这便需要老师关注情感授课,关注与重视学生的内心思想,全面化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授课内容,指引学生具备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促使小学阶段的学生高水平发挥思维的灵活程度。与此同时,要凭借激励的途径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带动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感悟生活的思想,这样对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进步具备关键的作用。

1于小学语文授课进程范围内进行情感教育授课的方式和途径

小学语文授课进程具备一定水平的独特性,首先,小学语文授课的直接对象属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恰巧位于人生的知识和情感的形成和积聚时期,应该得到科学的指引,方可以养成积极的人生思想、世界理念和价值观念。其次,小学阶段的语文授课属于语文教育的初始时期,语文课程和其它课程不一样,自身具备多样化的情感,应该于切实教学范围内更深层次挖掘,同时对小学生展开积极的指引。所以,老师于小学语文授课进程范围内应该加入情感教育,促进学生感悟到语文授课中的深层情感。于小学语文授课进程范围内,进行情感教育授课的途径关键涵盖下面所述的内容。

1.1深层次开发授课详情的情感

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授课的书本大部分属于一些内容容易看懂的课文,老师于授课进程范围内应该深层次的挖掘课文内的情感思想,指引学生于掌握语文基本水平性质的要领的同时清楚课文的思想含义。老师首先应该对小学阶段的课本展开深层次研究,掌握课本内所表达的深层次情感,同时尽最大程度完成小学生情感和语文基础要领的相互融合,推动小学生可以自己感悟课文所表达的切实含义,最终完成情感授课的水平层次。比如,于讲述《卖火柴的小女孩》此类课文阶段,凭借小女孩的悲惨处境,能够深层次的感悟到资本对于平民的残害不公,与此同时可以深层次的感悟到美好生活的珍贵,对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情感具备一定水平的引导影响。

1.2持续变更提升课堂授课的方式

于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中进行情感教育,应该持续的变更提升课堂授课的途径。首先,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尽最大水平的凭借多媒体要领,让课堂教学的模式更加多样化,促使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当下的教育要领联系一致,凭借视频、音频和照片等多种模式的展开,提升小学生全方位的感官领悟,最终于情感水平层次中产生情感冲击。此外,小学阶段的语文老师应该革新性的建立教学情境,凭借情境的授课帮主学生可以身处其中,可以生深层次的体会到书本中的思想含义。与此同时,凭借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沟通,深层次的研究分析文章的情感含义,推动小学阶段的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思想、世界理念和价值观念。

1.3关注对语文课本的探讨分析

授课属于一类具备创新性质的方式,所以,语文老师应该施展自身的想象空间能力,持续的对语文课本展开探讨和分析,持续的变革自身的授课途径,高水品的全面化自身的授课详情。这样不但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创新思想水平,并且还能够促使学生的思想境界不断提升。比如,于进行《丑小鸭》这篇童话故事的授课进程中,应该扩宽范围,学习其它类似的童话故事,帮助学生能够深层次清楚了解童话故事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窃取的真、善和美的思想共振,最终完成对小学阶段学生变更提升思想的授课目的。

1.4持续提升老师的语言水平能力

语言属于具备情感特性的声音,语言能够凭借不同层次高度的声调、说话速度的快慢,以表达情感思想。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关注自身的语言表达要领,凭借提升自己的语言要领,于课堂授课范围内表达深层次的情感,并可靠地将情感传递给学生,进一步完成情感教育的授课模式。加入教师的语气平淡、姿态僵硬,那么便没有办法传递教材内蕴含的切实情感,学生便没有办法出现情感思想上的共同体验,这样的课堂授课只属于一板一眼地表达的语文基础含义,丧失了语文授课的切实意义。所以,小学语文老师需要担负起情感授课的关键任务,于提升自己语言要领的基础上,扩大课程的艺术涵盖范围,促进学生情感领悟水平的提升,指引学生感悟课文的深层思想。

1.5提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水平

小学语文课程中,课堂授课时应该提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唯有凭借老师和学生紧密性的沟通,方可以建立优良的老师和学生的相互联系,方可以科学的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积极性,更深层次提升学习的进度和质量。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应该以彼此尊重为前提进行。首先,老师应该关注学生,重视学生的自我思想,包容学生独有的意识行为。此外,学生应该尊重老师,在此涵盖老师的思想行为和性格特征。与此同时,应该关注老师和学生之间关注不但应该表现于授课进程范围内,还应该展现于平时生活进程中。老师应该凭借建立情感形式的课堂环境,关注学生,并尽最大程度推动学生的情感感悟。

2结束语

情感教育属于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授课的关键载体,老师应该关注情感教育的关键作用,于教学进程范围内汇聚情感模式,展现小学语文授课和情感教育的特点,促进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主动能力的提升,帮助小学生的全方位进步,提升小学生的整体發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白丽波.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12(03):00230.

[2] 吕立尊.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5(11):26-27.

[3] 王振环.试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措施[J].学周刊,2016(21):45-46.

[4] 李茂林.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6(32):96-97.

[5] 赵春凤.当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12):198.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