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吉图地区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分析

2018-06-19 13:19董仁杰金石柱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功能定位延边吉林市

夏 志, 董仁杰, 金石柱

(1.延边大学国际研究生学院;2.延边大学理学院;3.延边大学东北亚研院:吉林 延吉 133002)

城市功能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或所承担的分工。城市功能定位反映城市在不同区域中的主要职能特点[1]。产业指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产业发展是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与核心部分[2]。区域内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密不可分。近年来,国内学者基于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相结合的研究不断丰富。如连华从产业集聚的视角来审视兰州市城市功能定位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发现在兰州市城市功能定位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兰州市城市功能定位的基本思路[3];汪江龙在回顾北京城市功能演变与产业发展互动历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新时期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对产业发展的需求和实际影响,提出基于新时期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性[4];李崇峰从综合发展指数、产业结构和优势产业状况、城市间的交流程度、城市群的空间和功能特征及群内各个城市的自我功能定位等5个角度对辽中南城市群城市功能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5]。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是吉林省乃至中国政治与经济发展的特殊区域。本文通过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3大地区(长春市、吉林市和延边地区)的产业结构、产业比较优势和城市间的功能联系进行测算和分析,为今后区域内各城市间合理分工协作,城市内发展优势产业提出针对性对策,为长吉图地区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了使研究区域内的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分析更为准确,本文研究的区域范围定为长春市全境、吉林市全境和延边地区全境。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视角下,进一步准确定位长吉图区域内各城市功能,确定它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从而集中发展优势产业,进而推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整体协调发展,以便带来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1 研究区与城市定位

1.1 研究区概况

2009年,国家批准实施《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把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一国家发展战略中,“以珲春为窗口,延吉—龙井—图们为前沿,长春—吉林为引擎,东北腹地为支撑”[6]。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以下简称“长吉图”)坐落于吉林省的中东部,是中国唯一的沿边近海地区,位于新欧亚大陆桥的中心,同时也是东北亚区域的核心地区,范围包括长春市、吉林市的部分区域和延边地区。长吉图区域面积约73 000 km2,占吉林省总面积的39%;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0%左右;GDP占全省的55%以上[7]。它是中国沿边开放开发的重要区域、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和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

1.2 长吉图地区城市性质与城市功能定位

城市的性质指城市在国家或一定地区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反映城市的本质特征和主要职能[8]。城市功能是城市性质的集中体现。准确规划城市性质和城市功能定位,是长吉图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与前提[9]。

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省会城市,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效益一直位居着吉林省首位。它的城市性质和城市功能的确定对于吉林省的发展至关重要。根据《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长春市的城市主体功能定位,长春市是东北中部中心城市[10],主导产业包括汽车、光电子、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光电子、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制药,为其突出的城市职能。长春市的城市性质定义为,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中国北方绿色宜居城市。

吉林市作为吉林省的第2大经济体,它的城市功能也为吉林省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它的城市功能概括为全国重要的以化学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和吉林省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吉林省重工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长白山林特产品基地;具有中国北方特色的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根据《吉林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吉林市的城市性质确定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以化工为主的新型工业基地,具有中国北方特色的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延边地区处于特殊的边境地理位置,是长吉图地区发展的核心区域。延吉市作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首府城市,其城市职能为大图们江地区开发的战略基地和门户;中国图们江地区的金融、商贸和信息中心;中国图们江地区的交通和物流中心;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食品、用品生产基地,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和教育培训基地;长白山林特产品加工基地;旅游综合服务基地以及延边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根据《延吉市城市总体规划》,其城市性质为中国图们江地区中心城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具有民族特色的东北亚著名旅游城市。

根据不同的区域规划视野,各区域在城市性质和城市功能定位上应当有不同的认知和表述。上述对长吉图地区3大城市的城市功能和城市性质的描述中,缺乏了在长吉图视角下的规划。基于长吉图视角,应重新对其城市性质和城市功能定位进行思考与规划。长吉图区域的战略构想是“内外统筹与沿边开放创新战略、增长极培育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战略、产业优化与增长方式转换战略”三位一体[11]。围绕此战略构想,发挥长春市和吉林市的经济、人才等各方面优势,积极带动经济体较为薄弱的延边地区的发展。延边应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地理位置特点,主动融入到长春市和吉林市的经济交流中去。以点带面,通过面状辐射整个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的发展。

2 长吉图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分析

区域要形成发展合力、提升整体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优化,城市之间能够功能互补。本文通过对长吉图的产业结构、产业比较优势和城市间的功能互补系数进行测算和分析,为区域内合理分工协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打下良好的基础。

2.1 长吉图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

对应分析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多元相依变量统计分析技术[12]。对应分析主要是运用降维思维对变量进行处理分析,通过将一个列联表的行与列中各元素的数据结构,以简洁明了的方式揭示行变量与列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13]。对应分析最显著的特点是可以在一张二维图上同时表示出2类或多类属性变量的各种状态,直观地描述原始数据结构。基于SPSS软件对2016年3个地区(长春市、吉林市以及延边州)的各产业产值进行对应分析(表1)。

表1 2016年长吉图地区主要产业产值

注:数据来源吉林省统计年鉴

利用原始数据(表1),进行对应分析(表2)。由表2可知,卡方检验值为67.78,相伴的概率为0.000a,其中,a为4自由度。表明2个变量“地区”和“产业类型值”之间相关性较强,因此说明对不同地区的产业类型研究有一定必要性。在惯量比例中,第1维度解释占总信息量的99.99%,而第2维度仅占0.01%。因此,使用二维图就能够较好地表示“地区”和“产业类型值”间的信息,并且观察图1时,主要以第1维度为主。

表2 对应分析结果汇总表

注:a为4自由度

由图1直观显示,长春市、吉林市以及延边地区在维度一上分布各异。从地区与三次产业产值间的距离远近分析,距离越近,代表其相关性越强。在维度一上,第一产业产值距离吉林市最近,其次为延边地区,最远为长春市;在第二产业产值中,距离长春市最近,其次为延边地区,最远为吉林市;在第三产业产值中,距离延边地区最近,其次为长春市,最远为吉林市。故长春市和延边地区相关性最强产业分别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吉林市在3大区域中,三次产业产值距离分布最为平均,故吉林市相对于长春市、延边地区,没有相关性特别强的产业。由各地区产业相关性强弱顺序可获得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及产业发展情况。长春市的产业结构为“二三一”,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省会城市,其产业结构较佳,在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第一产业的重视;延边地区在3个区域中产业结构更偏向最优结构“三二一”,由于延边地区近期制定的发展方向主要以服务业、旅游业等为主,所以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最为突出,但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优势不太明显,应注重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在吉林市方面,三次产业的比例都比较平均,在产业结构中优势点不明显。因此,吉林市的产业发展活力不大,吉林市应制定相应的产业活力机制,往最优产业结构"三二一"上靠近,促进吉林市的良性发展。

图1 各产业产值与地区相关图

3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情况各异,每个区域的产业结构状态也各不相同。长吉图地区处于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的优化调整。延边处于边境地区,边境地区经济体量不大,人口集聚度不高,产业竞争力不强[14]。更需要吉林省两大经济体(长春市和吉林市)发挥它们的“双核”作用,来带动延边地区的发展。而长春市和吉林市可以借助图们江的特殊区位作用,来进一步发展自身。进一步构建“长吉”(长春、吉林)一体化,和延边州内“延龙图”(延吉、龙井、图们)一体化,从而达到长吉图一体化的目标[15]。3个地区优势互补,共同促进长吉图地区可持续发展。

2.2 长吉图地区优势产业与城市功能

参考《吉林省统计年鉴》,将产业部门分为19个。本文根据各部门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将这19个部门归入6大行业部类[16]。依次分为第一产业、制造业、其他工业、高级生产性服务业、一般生产性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6大类。第一产业为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分为制造业和其他工业,其中其他工业为采矿业、建筑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将第三产业又分为高级生产性服务业、一般生产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其中高级生产服务业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一般生产服务业为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其他服务业为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7]。

图2中A、B、C、D、E、F代指表3中的各行业部门。分布图显示,长吉图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其他服务业的就业人数之和占地区从业总人数的82%,第一产业、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和一般生产性服务业仅占18%。可见,长吉图地区的3大支柱产业为制造业、其他工业和其他服务业,其中,制造业和其他服务业2项传统行业所占比重为65%,故制造业和其他服务业为主导产业。而高级生产服务业和一般生产服务业的就业人数比重偏低,所以长吉图地区的产业链处于中下游状态。长吉图地区主导产业单一,新兴产业还需大力发展,以达到沿边开放开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表3 2016年长吉图地区各行业从业人数

注: 数据来源吉林省统计年鉴

图2 长吉图地区各行业人员所占比重分布图

2.2.1 城市区位熵值

区位熵法可以计算出某一城市特定产业在整个城市群区域内的专业化程度,具有明确的职能专业化意义[18]。本文使用正态区位熵指数[19],对长吉图地区不同城市的区位熵值进行计算,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Q=(PabW-PaPb)/W2

(1)

式中,a表示某个城市,b表示某个城市中的某个行业,Q表示 a地区 b行业的区位熵(专业化指数),通常由从业人员数进行计算;Pab为a地区 b行业的就业人数;Pa为a地区总就业人数;Pb为所有考察地区 b行业总就业人数;W为所有地区所有行业的就业人数。

理论上,Q的取值范围为-0.25~0.25。当Q>0时,表示b产业在a地区具有比较优势,反映了a地区的专业化分工特征[20]。该指数具有稳定性和对称性等特征,并且值越大表明专业化程度越高[21]。除此之外,该指数与产业和区域的划分方式无关,且具有时空稳定性的特征。因此,比较适用于地区之间以及时间序列对比分析。

由正态区位熵指数计算得出,长春市、吉林市和延边地区各行业的区位熵值(表4)。长春市行业区位熵值中,制造业、其他工业、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和一般生产性服务业的值大于0,说明长春市的制造业、其他工业、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和一般生产性服务业为比较优势产业;在长春市4大比较优势产业中,制造业的区位熵值最大,所以长春市制造业专业化程度最高。在吉林市,只有其他工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区位熵值大于0,其中其他服务业的值更大。所以吉林市比较优势产业为传统的重工业和基础服务业,吉林市专业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为其他服务业。在延边地区,第一产业、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区位熵值大于0,故延边比较优势产业为第一产业、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其中,第一产业的区位熵值最大,所以延边第一产业的专业化程度最高。

表4 长吉图地区行业区位熵值

2.2.2 城市间的功能互补系数

城市间的联系本质上是城市功能之间的联系[22]。本文进一步研究长春市、吉林市、延边地区3大城市间的联系情况,分析城市间产业功能的互补情况,对长吉图地区城市功能之间的联系进行剖析。

本文研究2009年“长吉图”战略提出至2016年长吉图地区城市间各行业部门功能互补的变化情况。基于2010、2017年《吉林省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各行业部门数据,计算长春市、吉林市和延边之间的城市间功能互补系数。

为了更好表达各城市间的综合职能差异,借鉴克鲁格曼指数模型[23,24],建立城市间功能互补系数(Fij),该指数越大城市间功能联系越紧密。

(2)

式中,Fij为i城市与j城市间功能互补系数,n为每个城市所有行业部门的数量,k为每个城市的某个部门,Eik为k部门在i城市的就业人数,Ei为i城市总的就业人数,Ek为k部门在所考察区域内的总就业人数,E所考察区域内所有行业的总就业人数。

根据上述研究方法,计算得出长吉图3大城市间的功能互补系数(表5,6)。结果表明,长春市、吉林市和延边州间的城市功能互补指数最高的为2016年长春市与延边间的4.14,最低为2012年长春市和吉林市间的0.92,2016年2座城市间的功能互补指数也仅为0.95。2009—2016年,长春市和吉林市分别与延边的城市间功能互补指数均明显大于长春市和吉林市间的功能互补指数。故长春市与延边间的城市功能联系最强,其次为吉林市与延边间的城市功能联系,联系最为薄弱的是长春市与吉林市。长吉图地区与国内较发达的城市群如珠江三角洲城市间的功能互补指数相比,相差甚远。2012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城市间的功能指数最高已超过25,平均城市间的功能指数也高达15左右[25]。从长吉图地区的城市间功能互补指数角度,长春市、吉林市和延边间的城市功能互补指数整体偏小。与较为发达的城市群内各个城市间的功能联系强度相比,3大地区之间的功能联系都较为薄弱,城市间功能联系发展进程缓慢。分析得出,长吉图地区间各城市联系薄弱,城市间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城市间以恶性竞争为主,无法形成成熟的城市功能互补网络,阻碍了长吉图一体化的发展。

表5 2009年长吉图地区3个主要城市间城市功能互补指数

表6 2016年长吉图地区3个主要城市间城市功能互补指数

2.2.3 长吉图地区城市功能互补机制

由城市间的功能互补系数分析得出,长吉图地区城市间的功能联系较为薄弱。故利用3个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在长吉图视角下,建立长吉图地区的城市功能互补机制意义重大。长春市以专业化程度最高的制造业为依托,加快发展优势行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等其他服务业服务能力;吉林市以采矿业、建筑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其他工业为主体,立足于其他服务业,培育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一般生产性服务业;延边以其他服务业为基础,构建以第一产业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的高级生产性服务业为特色的发展策略。基于长春市、吉林市和延边的各城市比较优势产业功能,建立上述城市功能互补机制,增强城市间的功能联系,构建长吉图城市功能互补网络,对长吉图地区日后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都具有指导意义。

3 讨论与结论

由对应分析可知,长吉图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并没有达到最佳结构,3个地区(长春市、吉林市和延边)结合自身产业发展情况,优势互补,充分升级区域内产业结构,是长吉图地区升级城市功能的必由之路。

注重产业间差距,加强长吉图地区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对城市功能定位起决定性作用。整体区域主导产业单一,重视各比较优势产业之间存在的差异,并缩小差距。从上述长吉图各城市区位熵值测算和各行业从业人数所占比重看出,制造业和其他服务业2项传统行业从业人数所占比重为65%,区域中的制造业区位熵值最高,其他比较优势产业区位熵值相对较低。故长吉图地区中还是以传统制造业和其他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加强长吉图地区中其他比较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使其成为主导产业,对一些主要产业链的缺失进行补充,加强区域之间的分工合作,形成长吉图地区各城市间配套的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区域企业部门生产力水平,提高区域整体产业专业化程度。

由城市间的功能互补系数分析得出,长吉图地区主要城市间功能联系较为薄弱,城市间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城市间以恶性竞争为主,无法形成成熟的城市功能互补网络,阻碍了长吉图一体化的发展。基于长春市、吉林市和延边的比较优势产业,建立城市功能互补机制,增强城市间的功能联系,对长吉图地区日后的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具有指导意义。

依据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发展要求,本文探索长春市、吉林市及延边的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关系。在长吉图视角下,提出3个地区(长春市、吉林市及延边)的城市功能定位思路与优化机制。建立城市间功能互补机制,升级长吉图地区城市功能结构,拓展城市功能定位内容,以便对长吉图地区的发展提供现实意义,力求为长春市、吉林市及延边地区未来城市功能提出更具准确性和现实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刘浩莉,马丽亚.资源型城市发展替代产业视角的税源管理策略——以大庆市为例[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7,29(03):101-105.

[3] 连华.产业集聚视角下的兰州城市功能定位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2(09):67-70.

[4] 汪江龙.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6(04):23-27.

[5] 李崇峰.辽中南城市群城市功能定位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6.

[6] 王亮.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产业布局与政策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2(02):89-93.

[7] 郭航帆.打造特色品牌构筑“长吉图”旅游产业带[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05):39-41.

[8] 王钟,王瑛,雒海潮.新乡市城市性质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22-24.

[9] 史雅娟,朱永彬,黄金川.中原城市群产业分工格局演变与功能定位研究[J].经济地理,2017,37(11):84-91.

[10] 郑贲,马萍.长春市主导产业优势实证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8,18(11):32-34.

[11] 高成和.中国长吉图开发规划纲要与朝鲜半岛经济[D].延吉:延边大学.2014

[12] 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3] 常胜,秦浪,汤弟伟.重庆市各区县综合发展水平差异分析——基于SPSS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5(01):114-120.

[14] 李玉叶,胡静波.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内蒙古各行业就业形势[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0(02):99-101.

[15] 张志超.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城市体系的动态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财经大学,2015.

[16] 刘学鹏.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新型城镇化耦合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02):60-62.

[17] 杨静,李凤英.秦皇岛市绿色食品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31(04):31-40.

[18] 刘怡,周凌云,耿纯.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评估:基于区位熵灰色关联度的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12):119-129.

[19] Yu R,Cai J,Leung P S.The normalize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9,43(1):267-282.

[20] 史雅娟,朱永彬,黄金川.中原城市群产业分工格局演变与功能定位研究[J].经济地理,2017,37(11):84-91.

[21] 张立巍,裴子英.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对吉林省工业结构的优化研究[J].企业经济,2011,30(07):117-119.

[22] 王媛,姜博,初楠臣,等.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功能联系测度[J].城市问题,2016(03):22-28.

[23] 于蕾.城市间联系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D].北京:北京大学,2011.

[24] Tong De,Liu Tao,Li Guicai,et al.Empirical analysis of citycontact in Zhujiang(Pearl)River Delta,China[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4,24(3):384-392.

[25] 刘涛,仝德,李贵才.基于城市功能网络视角的城市联系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地理科学,2015,35(03):306-313.

猜你喜欢
功能定位延边吉林市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年总目录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与系统制式选择分析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作品
浅谈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与制度完善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韩语近义动词的意义关系分析
——以捆绑动词‘’为中心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布局河北文化发展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