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CT增强扫描在结肠癌患者术前病情分期评估中的应用

2018-06-25 01:03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肠腔肠壁结肠癌

陈 华

目前,诊断结肠癌及其分期的主要方法有CT、腹部超声、钡餐肠道造影检查及纤维肠镜等影像学手段[1-2]。其中,CT在诊断结肠癌患者的临床中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其可以有效提示患者结肠病变性质等情况,能够准确反映相邻脏器有无受侵、是否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等情况[3],是术前评估及手术方式的选择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对本院60例结肠癌患者术前腹部CT增强扫描TNM分期诊断与临床病理TNM分期诊断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WTO相关诊断标准[4],且均采用手术病理组织检查证实为结肠癌。60例患者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37~68岁,平均(52.85±7.35)岁;病程 2~7 年,平均(3.14±1.03)年;发病部位:直肠25例,降结肠7例,乙状结肠18例,横结肠4例,升结肠6例;病理分型[5]:低分化腺癌3例,中分化腺癌46例,高分化腺癌6例,印戒细胞癌2例,黏液腺3例。排除伴有痔疮、严重慢性内科疾病、其他肿瘤疾病及精神性病史等患者。本次研究内容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60例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术前腹部CT增强扫描 嘱患者于检查前2d食用少渣食物为主,检查前1d食用流质食物,于检查当天禁饮食;检查前予2.5%的泛影葡胺900mL,同时进行2次灌肠清洗,用2.5%的泛影葡胺1000mL进行保留灌肠,检查仪器为16排西门子螺旋CT扫描仪,患者取常规仰卧位,定位相扫描患者腹部,接着进行自盆底肛门到肝脏顶部水平的全腹部螺旋容积扫描操作,扫描层厚为0.5mm,时间约为5s。扫描结束后进行增强扫描操作,采用碘佛醇75mL+生理盐水20mL;根据3.0mL/s~4.0mL/s的速率,经肘静脉快速推注。在CT值达到阈值后,触发动态三期扫描,参数设置如下:管电流为250mAs、管电压为 120kv、层厚为 0.5mm、范围为 300~400mm、螺距为1~1.5。之后,将扫描所获的数据传输至工作站后处理软件,并通过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及容积重建等后处理技术对其血管情况进行重建。

1.3 结肠癌TNM分期诊断[6]由本院3名资深腹部影像学医师阅片,对患者做出结肠癌TNM分期的诊断。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并行病理TNM分期诊断。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腹部CT TNM分期诊断 术前TNM分期T期:Ⅰ期15例,Ⅱ期25例,Ⅲ期13例,Ⅳ期7例。因本研究临床N(3例)、M分期(1例)的病例数较少,故分别将其纳入T分期中的Ⅲ、Ⅳ期中进行统计分析。以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术前腹部CT增强扫描TNMⅠ、Ⅱ、Ⅲ及Ⅳ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3.3% (11/15)、88.0% (22/25)、100.0% (13/13)、100.0%(7/7)。其中,术前Ⅰ、Ⅱ期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9.46,P 均<0.01)。

2.2 典型病例腹部CT表现 全组6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肠壁增厚的表现,厚度为5~23mm,管壁局部僵硬,并且管腔呈现不规则狭窄的表现。肠腔内呈现不规则状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所示肿瘤密度较正常肠壁高,以肠壁显著强化为主要表现,并且肿块内存在局限性凸陷的无强化区。典型病例见封二图1。

3 讨论

腹部CT、纤维肠镜及钡餐等影像学检查是临床对结肠癌患者常用的检查方法。其中,纤维肠镜能够直观显示患者肠道溃烂、黏膜表面的颜色及出血等情况,并且可利用钳取组织对可疑病变的部位进行病理检查与诊断,但对肠腔外病变、邻近脏器及组织侵袭等情况则无法直观显示[7-8]。钡餐检查能够清晰显示患者肠道黏膜表面病变特征的情况,但难以清晰显示肠壁与肠腔外部的变化情况[9]。而腹部CT检查扫描时间短且扫描范围较大,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全腹部扫描操作,腹部CT检查不仅能够清晰观察到肠道的病变部位、肠腔狭窄程度及病变段肠腔内外肠壁的情况,而且能够清晰观察到病变与周围血管组织、器官的毗邻关系,可显示周围器官受肿瘤浸润程度以及有无出现腹盆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等情况,并能够对结肠癌患者病情分期进行评估[10-11]。

CT征象显示患者肠壁不规则加厚且超过6mm,同时肠腔内部存在肿块或出现充盈缺损的情况时,则有可能发生癌变性溃疡,并且肠壁强度异常,同时出现节段性狭窄的情况[12-13]。其次,当发生肠壁浆膜表面出现条索状阴影或伴有模糊阴影时,则有可能发生癌变及穿透肠壁[14]。此时,若发生周围脏器的脂肪层消退的情况,则提示周围器官已受癌病侵袭。CT重建技术可以清楚反映各方向位的淋巴结情况,临床标准为肿瘤直径>8mm,但亦有研究[15]认为约60%的结肠癌患者转移性淋巴结直径<5mm。本研究中腹部CT检查对结肠癌TNM分期Ⅲ、Ⅳ期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提示CT检查对术前TNM分期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本研究采用三期扫描法,利于直观反映患者胃肠壁多层结构的情况。其中,门静脉期系膜、网膜脂肪密度增加其欠清,而肝脏明显强化,因此对鉴别病变周围扩张的小血管与淋巴结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有助于判断是否发生腹部、肝转移与门静脉癌栓的产生。动脉期时胃肠病变部位与周围动脉明显强化,有助于准确判断淋巴结有无转移及浆膜有无受侵。

综上所述,腹部CT增强扫描可有效对结肠癌患者进行术前TNM分期评估,能够清晰观察其相邻组织的受侵情况,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图1 患者,女,42岁,升结肠癌,于本院体检发现腹腔占位,肿瘤分期为pT4N2M1,采取CT平扫与增强扫描检查。图中A-D分别为腹部CT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出现升结肠肠壁不均匀增厚的情况,且能够观察到规则不一的软组织肿块从腔外突出,同时增强扫描后出现显著强化,并且周围脂肪间隙出现模糊。

[1]杨东生,李复.结肠充气造影CT低剂量平扫结合常规剂量增强扫描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1):99-100.

[2]王馨华,李志,曹务腾,等.64层螺旋CT在结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肿瘤影像学,2017,26(1):30-34.

[3]楼焕进.161例肠癌病理诊断与术后诊断对比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2):83-84.

[4] Nerad E,Lahaye MJ,Maas M,et al.Diagnostic accuracy of CT for local staging of colon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m J Roentgenol,2016,207(5):984-995.

[5]Kijima S,Sasaki T,Nagata K,et al.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using CT colonography,MRI,and PET/CT[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45):16964.

[6] Ng F,Ganeshan B,Kozarski R,et al.Assessment of primary colorectal cancer heterogeneity by using whole-tumor texture analysis:contrast-enhanced CT texture as a biomarker of 5-year survival[J].Radiology,2013,266(1):177-184.

[7]刘春燕,伏红超,徐兰芬,等.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腹部肠壁增厚型肠道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3):92-93.

[8]张正铿,江燕萍,张树桐,等.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造影对结肠癌术前评估价值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4):4056-4058.

[9]张延祥,李松林,沈海滨,等.低张水灌肠螺旋CT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5):288-290.

[10]刘丽丽,李咏梅.多层螺旋CT常规图像与真横断位图像对结肠癌术前分期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2):319-321.

[11]Kim HY,Lee SJ,Lee G,et al.Should preoperative chest CT be recommended to all colon cancer patients[J].Ann Surg,2014,259(2):323-328.

[12]郭晓艳.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J].中国 CT 和 MRI杂志,2014,12(5):81-83.

[13] Kim HJ,Lee SS,Byun JH,et al.Incremental value of liver MR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potentially curable colorectal hepatic metastasis detected at CT:A p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gadoxetic acid-enhanced MR imaging,and a combination of both MR techniques[J].Radiology,2014,274(3):712-722.

[14]Paspulati RM,Partovi S,Herrmann KA,et al.Comparison of hybrid FDG PET/MRI compared with PET/CT in colorectal cancer staging and restaging:a pilot study[J].Abdom Imaging,2015,40(6):1415-1425.

[15]Kim HY,Lee SJ,Lee G,et al.Should preoperative chest CT be recommended to all colon cancer patients[J].Ann Surg,2014,259(2):323-328.

猜你喜欢
肠腔肠壁结肠癌
经腹肠道超声诊断克罗恩病合并肠瘘及肠腔狭窄
二甲硅油散的不同应用方式对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16 排CT 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横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多层螺旋CT在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粘连性肠梗阻不能和肠粘连混为一谈
结肠内支架联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疗效分析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