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墓志铭汇考》释文校误二则

2018-07-06 03:16关云翔
皖西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墓志中华书局汉语

关云翔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隋朝建立后,书体融合南北两朝的形式,因此在碑刻中很容易发现各种书体相互掺杂的现象。北方承袭了北朝“体间隶楷”的书写方式,如北魏太武帝诏令中就有“篆隶草楷,并行于世”。并且“由于当时隶书的写法已经不同于汉魏,楷书的写法还有意无意地保留了一些隶意”[1](P428)。因此,产生众多的异体字、讹俗字,同时随着石碑碑文漫漶,对文字的释读增加了难度,难免会有不周之处。本文通过例举二则,希望对墓志释读和俗字演变发展规律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释“”

《汇考》中释为“僧僧强众”,《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作“猎猎强众”[3](P382)。

《汇考》释为“僧”。《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释作“猎(獵)”。若为僧僧,辞书未载。若为獵獵,《汉语大词典》中收录两个义项:①象声词。南朝 宋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作:“鳞鳞夕云起,獵獵晚风遒。”[16](P367)②形容物体随风飘拂的样子。唐 罗隐《登夏州城楼》中有:“寒城獵獵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17](P7548)可是代入墓志来看,①②均句义不通,难以理解。墓志原文所表示的应该是军队气势强盛,威武的意思。

《故训汇纂·犬部》“獵”字条:“辞赋家用字獵獵,字盖当作儠儠。《说文·人部》:‘儠,长壮儠儠也。’《说文》段注:‘《左传》昭七年、十七年,《国语·楚语》皆云长鬣。鬣者、儠之假借字也。韦昭、杜预释为美须髯。误。’《广雅》曰:‘儠、长也。’按儠儠、长壮貌。辞赋家用獵獵字。盖当作儠儠。”[18](P1434)朱骏声《通训定声·人部》:“儠,谓人高大丰伟。”[18](P169)《字汇·人部》:儠,力涉切,廉入声。儠儠,长壮貌。”[7](册232,P115)《龙龛手镜·人部》:“儠,良涉反,长壮貌。”[10](P38)儠儠的词义是形容高大强壮的样子,古代对于壮士的标准之一就是身材,如《水浒传》第五十五回:“训练众军头目,拣选身材长壮之士。”[19](P1858)又引申为气势刚强的意思,如《四如集》:“方叔早年文声儠儠,气吞学馆,惜其人与可传者不得而见。”[5](册1188,P635)

桓桓与儠儠俪偶,《尚书·周书》牧誓篇:“勖哉夫子!尚桓桓。疏:‘桓桓,武貌。’”[20](P425)唐杜甫《北征》诗:“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17](P2275)仇兆鳌注:“桓桓,武勇貌。”[21](P405)《尔雅正义气·释训》曰:“桓桓、烈烈,威也。注:‘皆严猛之貌。’疏释曰:‘皆威武严猛之貌。’”[7](册187,P104)《宋高僧传·唐新罗国黄龙寺元晓传》卷四:“随师稟业,游处无恒。勇击义围,雄横文阵。仡仡然,桓桓然。进无前却。盖三学之淹通,彼土谓为万人之敌。”[22](P730)(T50/730/a)《佛说造像量度经解》:“仙仙轩举状,仡仡庄勇貌、桓桓威武貌身之三也。”[22](P948)(T21/948/a)可知桓桓常与武事相连,而从对文角度来看,獵獵多修饰大纛旌旆,和桓桓并不对文,僧僧就更为不妥。可知,因此该字为“儠”。

“文字是语言的代表。我们要讲汉语的历史,不能不谈一谈汉字的历史。”但是,文字本身不是语言“因此,就文字本身来说,我们就只能谈字形的变迁”。[23](P38)这种不常见的俗写体现了隋代墓志文字形体变化的多样性同时也补充了碑刻文字字典,体现了隋代文字承上启下的时代特色,通过汉代简帛书和隋代墓志文字对比可以更加清晰的对汉字字形结构的变化产生了了解。

二、释

墓志应该释为“美诵清谣,是焉攸属,褒氂贬分,实在斯人”。褒氂贬分应该是褒贬氂分的同素异序。美诵清谣指的是具有良好的名声,其中清谣是化用典故,《汉语大字典》中指出清谣是秦汉四皓所做的诗歌。后一个应该也是化用,《文选》其中《西京赋》:“若其五县游历辩论之士,街谈巷议,弹射臧否,剖析毫厘,擘肌分里。”[16](册1 P63)清 《经史百家简编》曾国藩序:“梁世,刘勰、钟嵘之徒,品藻诗文,褒贬前哲其后或以丹黄,识别高下,于是有评点之学。”[35](P12648)褒贬,品评人物是魏晋所尚,《晋书·卷三十六》列传第六:“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36](P1058)处于清议之任的多是才学、品行得到众人认可的君子。赞扬墓志主德高望重,具有高尚的品行和地位。

三、结语

隋代墓志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是研究中古汉语史和词汇史的重要材料。由于距今时间久远,许多墓志漫漶,致使后人难以释读,通过对隋代墓志的考释,有利于认知中古时期汉字的发展,有利于达到阅读和理解的目的。所举的两例为历代字书和异体字典中所失收的,属于特殊的俗写。传统的金石学者对于碑刻墓志还是作为补充经史以资掌故来对待,尽管从语言文字角度对墓志进行校理研究的成果日益丰富,但是由于碑刻俗字众多,因此墓志文献还有许多值得研究之处。

参考文献:

[1]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M].北京:线装书局出版社,2007.

[3]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墓志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徐无闻.甲金篆隶大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8.

[5]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6](明)郭一经.字学三正[M].明山東曹县公署刻本.

[7]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2版)[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2010.

[9]黄征.敦煌俗字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0](辽)释行均.龙龛手镜[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1]秦公.碑别字新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2]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14.

[13]范韧盦.五体书法字典[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14](清)邢澍.金石文字辨异[M].聚学轩丛书本.

[15]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

[16](梁)萧统.昭明文选[M].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7]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8]宗福邦.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9]古本小说集成编委会.李卓吾先生批评水浒忠义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0](汉)孔安国.尚书正义[M].(唐)孔颖达,等,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1](清)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2]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大正新修大藏经[M].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0.

[23]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4]沈鹏,李呈修.中国行书大字典[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5]曾良.隋唐出土墓志文字研究及整理[M].济南:齐鲁书社,2007.

[26]北京图书馆金石组.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27]西安碑林全集第68卷[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

[28](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9](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0](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1](宋)丁度.集韵[M].明州本.

[32](清)仪润,等.卍续藏[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

[33]潘重规.敦煌俗字谱[M].台北:石门图书公司,1978.

[34]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敦煌古文献编辑委员会,英国国家图书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英藏敦煌文献[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35]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36](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猜你喜欢
墓志中华书局汉语
学汉语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南阳出土两方唐代墓志
追剧宅女教汉语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赋与唐代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