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三个“个性”定位

2018-07-20 10:17区淑玲
广东教育·高中 2018年5期
关键词:个性管理者学校

区淑玲

学校管理工作可谓千头万绪,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学校管理的一线实践者,我认为,在学校管理中要把握好至关重要的三个“个性”定位。

一、学校发展定位:理性建设学校个性

未来始于远见,远见促成创新。一所学校要有正确的、富有远见的办学思想,确立了明确的办学目标,学校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给学校的发展准确定位。管理者通过研讨、反思,分析学校的基础和发展的可能,发现学校的优势和不足,从而确定适合本校的办学目标,并引导学校充满激情的去追求事业的发展。传统体制下,学校较多的追求升格晋级,追求不断通过各类评估验收,在管理中起引导、主导作用的是各种评估条例和上级的要求。“千校一貌”就成为基础教育领域一种很特殊的现象。现代办学,学校更多的追求社会的知名度、美誉度,追求品牌和办学特色的影响力,追求学校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活力。当我们意识到了这种变化以后,就自然而然地变化了办学的目标追求,学校的个性得以不断张扬。可以这样说,办学目标定位的变化,引发了基础教育领域“千帆竞发”的良好办学走向。而在学校个性发展中,十分关键的是管理者的思想引领和行为影响。

例如,学校的建设如何定位,这是每所学校发展的基本问题,大家都会认为,学校是师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它应该是美丽的。但是拥有美丽建筑的学校并不一定是美丽的学校。我们认为,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的地方,它的一切应该围绕着学习主题布置,每一丛花草,每一面墙壁,都应该既细致有品位,又富含教育性,一个美丽校园应该是一幅舒展的画卷,是一本立体的教科书。因此,学校在新建及后来的扩建时,通过广泛研讨,形成了学校建设的基本定位:“把学校建成一本立体的教科书,把学校建成良好的生态系统。”所谓立体的教科书就是要努力使学校的每一寸土地、每面墙壁、每一个细节都蕴含教育意义,所谓良好的生态系统第一步目标是“草坪有鸽,池中有鱼,树上多鸟,四季有花”。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校园内榕树虬劲,翠柳拂地;绿树成荫,芳草四布。学校步入了佛山市绿化先进单位行列,是人们公认的“一个读书的好地方”。

二、教师发展定位:鼓励教师张扬个性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立校之本、兴校之基。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作为管理者,他往往比较多的考虑学校的发展和各项工作的增值,但往往容易忽略了学校工作中最活跃的生产力——人的个性要求与个人发展。我们认为,人是学校管理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在管理中我们以人为本,创设宽松的支持性环境和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和帮助教师不断发展自我,超越自我,体现生命的价值,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师的发展是使学生充分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一所学校可以没有大楼,但不能没有大师。学校每一项工作的发展是完全基于教师个性发展的,倘若学校离开了每个教师的发展,是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的。倘若教师没有了个性,学校就没有了活力。如果说学校管理的基本走向是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管理的作用是要使我们的每一项工作增值,那么学校发展的本质应该是“师生的发展”,任何学校,如果没有全校师生在生命意义的发展,素质意义上的发展,那任何学生数量的发展只能说是量的扩展,任何物化的发展只能说是资本支撑下的条件变化。根据这样的管理理念,学校明确提出了学校管理的价值追求是“促进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职工生命素质发展”。

管理学的基本定理是:链条的寿命取决于最薄弱的环节。因而任何一个部门,解决最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提升了整个生命体的质量。要达成这样的管理理念,它就需要管理者具有一种民主的思想和人文胸怀,蹲下来与教师对话,要真心实意地、经常地走进教师生活,熟悉教师的个性素质和个性发展要求,心甘情愿地为教师个性的展示和发展提供舞台、创设岗位,为教师个性的发展提供一切可能的服务,让教师享受到工作的快乐,并努力促使每个人在工作中感到充实和发展,在工作中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具有超越的勇气和能力,当每一个教师感到自己在不断发展时,我们的学校怎能不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呢?

我们认为,每一个教师内心都有著人生发展的梦想,管理者就是要帮助和引领教师把这种梦想变为现实。

(一)学校不断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修养,为教师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近几年来,我们开展了全员心理健康教育B证培训,如今全校教职工都已拿到证书;选送教师到英国等国家作了三个月到一年的培训。与此同时,邀请教育、教学、心理等方面的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先后有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吕达教授,人教社章建跃博士,北师大博导金盛华,哈佛大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岳晓东,华南师大心理专家王玲,省教科所郭思乐所长,广州教科院冯国文教授,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等,对教师进行科研培训,讲授科研方法,不断提升教师的教科研素质。我校在开展的广东省科研课题“生本教育”实践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学骨干,那新颖的理念,精巧的点拨、适时的激励和课堂上师生、学生的思维撞击所产生的智慧美、人性美深深地打动了来自全省各地和港澳的专家。同时,教师个人的才智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张扬。

(二)学校组织教师走出校门、走出国门,拓展教师的视野与境界,在“见多识广”之后,转变观念,发展能力:学校建立“学术津贴”让一部分教师享受“特殊成长待遇”。

(三)学校不仅在校内为教师创造发展的空间和舞台,对于有特殊特殊的教师,根据他们本人的成长需求,学校让他们有更广阔的成长天地。我们一贯主张和推行选人用人唯才是举,重学历,更重实力,不论资排辈,打破常规的做法。在中层干部的提拔,科级组长的选聘,初三毕业班教师的安排等方面,大胆启用新人,给他们安位子,压担子,铺路子,在岗位上磨练,让真正的人才在适合他们的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激发他们创造的热情。不仅如此,学校近几年来还向兄弟学校及上级部门推荐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精英和管理人才,他们或成为校长或成为某一级的领导。学校确立这样的理念;让每一个人真正有自己自由飞翔的天空,教师的成功就是学校的成功。管理者应该相信,每一个教师都是金矿,但每个人的潜能是不可能自发产生的。有了舞台,才有了展示的机会与空间,只有这样,学校才会真正拥有更多的人才和精英。

三、学生发展定位:激发学生个性发展

当我们徜徉于校园时,我们愉快地看到,校园内这树、这花、这游鱼,处处透射活力,生活其中,犹如公园一般。校园经过长期的建设,的确漂亮。但细想之下,倘若学校内没有2000学子、150教职工活跃的身影,那校园就不过是躯壳而已;倘若校园没有了晚修的灯光,那不过是一片寂静的土地;倘若没有了书声、歌声,那树、那花不过是没有思想的草木而已。校园内因为有了这么多孩子而变得如此生机勃勃,如此令人梦寐以求,因为有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学校有了品牌与个性。由此,我们认为,名校之所以可以自豪的称为名校,因为在其校史上有了品牌与个性。由此,我们认为,名校之所以可以自豪的称为名校,因为在其校史上有着那么多响亮的名字,有着那么多灿烂的瞬间,学校的荣誉,决不在于她的校舍和奖牌,而在她一代又一代的质量。今天的学校要成为永久的名校,管理者就必须竭尽智慧和可能,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最大的关注和帮助。管理者应该为此多问自己,学校究竟因谁而美丽?

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总结和形成了学生管理的一些核心理念和教育行为。我们明确提出“学校应该成为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放声歌唱的地方,让我们的学校成为在校生喜欢、毕业生怀念的乐园”,在学校教学中要努力體现“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在一天校园都是享受成功的喜悦”的教学思想。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努力体现“满怀热情地帮助每一位学生发展,倾注全力培养出类拔萃的英才学生,千方百计发现和帮助特长学生。

我们认为,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立的、鲜活的生命体,教育的最终价值应该是提升、发展每一个生命体的素质。因此,学校德育应该是一种全人格教育,它追求的决不是鉴别、分类、考核,而应该是通过教育激发每一个孩子对生命的珍惜、对生命价值的渴望与追求。因此,我校德育追求“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我们要求德育工作者要有“关怀的眼睛”和“教育的耐心“,德育行为上我校强调“注重文化熏陶,敏感教育契机,走进学生生活,注重学生体悟”,我们力图通过学校德育,使我们的孩子更加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热爱学习、拥有抱负和竞争实力,努力使我们每一个孩子在学校形成影响终生发展的人性基石、道德理性、价值境界。

总之,在纷繁复杂的学校管理工作中,找准了学校发展定位,学校才能办出特色,富有个性,独辟发展蹊径;注重教师发展,教师才能人尽其才,人尽其力,人尽其心;着眼学生发展,学生才能充满生命活力,焕发青春激情,绽放智慧光彩。如此,我们才真正抓住了学校管理的真谛。

责任编辑 魏家坚

猜你喜欢
个性管理者学校
窗口和镜子
语言表达重“个性”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学校推介
取得员工信任,靠什么?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