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刍谈

2018-07-24 09:45陈美娇
考试周刊 2018年64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能力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摘 要:受到教师教育意识、教育水平、教育考核评价方式的影响,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关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不足,导致学生的能力低下,背离了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基于此,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立足核心素养视角,积极培养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问题解决能力

有人说:未来世界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之人,而是自主学习能力低下的人。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热点,成为教育领域推动教育体制改革,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思想和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有学者研究表明:在这个知识化、信息化的社会,人们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只有2%可以用到退休以前,这和20世纪的70%相比着实具有很大的差距。由此可见,在现代社会,学校的教育应当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本文立足核心素养视角,探索小学数学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现状及对策。

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现状

(一) 教师缺乏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意识和素养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一方面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教育改革意识,能够认识到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能够在教学中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依然延续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当前我国的教育考核评价依然以终结性考核评价为主,即以学生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考核评价机制。这样的考核评价机制,会促使教师形成以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为核心的教学目标,最终影响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其次,长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各种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不过是“喊口号”“走过场”,流于形式,教师不会予以重视,最终使得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意识;第三,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使得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于知识的灌输和传授,缺乏创新教学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最终影响了小学数学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二) 学生方面的因素

1. 惰性思维的影响

对于小学生而言,要想促进自身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需要在学习、生活中积极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然而,很多小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涯规划意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呈现被动的状态,即学生需要在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下方能认真学习。这种被动的、惰性的学习态度,影响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思维,最终导致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低下。

2. 小学生粗心大意,审题错误

数学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审题错误必然导致解题错误。而很多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解题错误的原因并不是学生不懂,而是源于粗心大意导致的审题错误。如读错数字信息、凭直观印象分析题意、目标题意理解错误等,都是导致学生解题能力低下的关键因素。

二、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对策

(一) 创新教学形式,营造问题解决的教学环境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需要教师营造适宜的教学环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鼓励学生拓展迁移等方式,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1. 创设问题情境是关键

小学阶段的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克服学生的惰性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追问的形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问题情境导入法的运用,通过设置悬念导入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奠定基础。

2. 积极开展小组交流合作

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催化剂。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模式的开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认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落到实处,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在开展小组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几个问题:首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问题的设计、合作小组的分组等过程中,立足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科学组织,为构建高效的合作交流效果奠定基础;其次,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积极的科学的引导,循循善诱的方式,组织小学生积极讨论交流,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另一方面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3. 鼓励学生拓展迁移,积极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

鼓励学生拓展迁移,是实现“学以致用”目标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鼓励学生拓展迁移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实践性的课外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运用能力提升。

(二) 强化学生主体,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立足“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当前比较流行的“翻转课堂”构建,让学生结合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课前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解决教师布置的任务或者问题,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基于篇幅限制,笔者不再赘述翻转课堂构建的对策,相信广大数学教师已经有所耳闻,并能够很好地运用于自己的教學实践活动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立足核心素养理念,结合当前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朱阳金.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

作者简介:陈美娇,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观音洞镇黄泥小学。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能力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借力“三度开放”探究设计,点燃课堂思维之花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对策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