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乳腺肿物与甲状腺改变的关系

2018-07-26 01:16丁苇黄小平龙柳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3期
关键词:腺瘤多普勒乳腺

丁苇 黄小平 龙柳冰

乳腺癌为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乳腺癌发病因素尚不完全明确, 但考虑与年龄、激素水平、遗传因素有关。本次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瘤与甲状腺改变的关系,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2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乳腺癌组、22例乳腺腺瘤患者作为乳腺腺瘤组, 13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乳腺增生组, 另选同期入院体检健康者35例作为对照组。乳腺癌组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5.8±4.6)岁;乳腺腺瘤组年龄23~49岁, 平均年龄(36.1±4.5)岁;乳腺增生组年龄21~49岁, 平均年龄(36.4±4.8)岁;对照组年龄23~46岁, 平均年龄(33.2±4.3)岁。四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选择东芝APLio400设备, 探头频率10~14 MHz。在此之前需对其实施常规检查, 选择仰卧位或者左右前斜位置, 将研究对象颈前部和乳房进行充分暴露, 在对其实施乳腺检查的过程中中心位置为乳头, 通过十字交叉方法扫查患者两边乳房, 在检查时需要注意的是不应遗漏乳腺边缘位置和乳头周围位置, 首先选择二维超声对病灶情况予以观察, 其中包含病灶形态、大小、内部回声以及是否出现钙化点等[1,2]。随后对甲状腺实施切面扫描,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双侧甲状腺进行观察[3]。

1.3 观察指标[2]对 RSTA-D、RITA-D、LSTA-D、LITA-D,RSTA-SPV、RITA-SPV、LSTA-SPV、LITA-SPV, RSTA-SA、LSTA-SA, RSTA-SD、LSTA-SD, RSTA-RI、LSTA-RI进行观察和记录, 而后对甲状腺体积予以计算, 体积计算公式为每叶体积(ml)=π/6× 长 (cm)× 宽 (cm)× 厚(cm)。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甲状腺体积 乳腺癌组患者甲状腺体积为(18.5±10.8)ml, 显著大于对照组的(12.8±8.7)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腺瘤组、乳腺增生组和对照组甲状腺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甲状腺动脉血流参数 乳腺腺瘤组、乳腺增生组和对照组RSTA-D、RITA-D、LSTA-D、LITA-D, RSTA-SPV、RITA-SPV、LSTA-SPV、LITA-SPV, RSTA-SA、LSTA-SA及RSTA-SD、LSTA-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RSTA-D、RITA-D、LSTA-D、LITA-D均较对照组显著加宽, RSTA-SPV、RITA-SPV、LSTA-SPV、LITA-SPV较对照组明显加快, RSTA-SA、LSTA-SA及RSTA-SD、LSTASD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四组RSTA-RI、LSTA-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四组甲状腺体积比较

表1 四组甲状腺体积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

表2 四组甲状腺动脉血流参数比较

表2 四组甲状腺动脉血流参数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

3 讨论

乳腺癌患者甲状腺体积增加曾有文献报道过[4], 但是其文献报道均是依据触诊, 归纳原因为缺少碘。然而乳腺癌甲状腺体积增加比例较高, 由此可认为此两种病变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 经观察可知甲状腺体积有所增加, 显著的关系引导医学研究人员推测, 可能有某种生长刺激因素和内分泌激素对甲状腺和乳腺一同起到作用。

本次研究采用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病变尤其是乳腺癌甲状腺血流进行检查, 检查结果表明乳腺癌患者甲状腺血流同样存在变化, 从而证实了两者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此次研究表明, 乳腺癌患者RSTA-D、RITA-D、LSTA-D、LITA-D有所加宽, 脉冲多普勒谱波型并无显著变化, 但是其上升支以及下降支会表现出陡直, 进而提升了RSTA-SA、LSTA-SA及RSTA-SD、LSTA-SD, 并且RSTA-SPV、RITA-SPV、LSTASPV、LITA-SPV有所增加, 上述指标与正常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是其原因并不确定, 可能和以下因素存在关系:①患有乳腺癌时会增加甲状腺的体积, 而机体在确保正常生理功能时, 其血流量会有所增加, 血流速提升度[5-7]。②患有乳腺癌时甲状腺低回声结节现象显著增加,其结节具有较为丰富的血流, 对肿块周边位置的动脉血管进行环绕, 使其逐渐变窄从而提升了血流速度。③乳腺癌患者其甲状腺也许与激素调节以及内分泌因子存在关系[8-10]。

综上所述, 甲状腺改变和乳腺癌间确实具有关系, 但是其机制并不确定, 然而若排除产生机制, 就目前而言, 甲状腺改变和乳腺癌之间具有较为清晰的关系, 此种关系可能为乳腺癌易感因子。

猜你喜欢
腺瘤多普勒乳腺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结直肠腺瘤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