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车祸患者创伤应激障碍发生情况及心理健康程度观察

2018-07-26 01:16黄婕婷张湘波夏冠峰梁艳芬林旺燕梁燕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3期
关键词:警觉性车祸总分

黄婕婷 张湘波 夏冠峰 梁艳芬 林旺燕 梁燕娟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指由异常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1]。轻度的精神创伤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 郁郁寡欢, 伤心落泪, 生活动力下降, 不愿和人交往, 对生活缺乏兴趣;中度的精神创伤可能表现为长时间的情绪低落, 悲观厌世, 社会性孤独自闭, 或严重的睡眠障碍, 焦虑紧张, 恐惧胆小, 甚至出现自杀倾向;严重的精神创伤除了上述症状之外,还容易唤醒对创伤事件的回忆和体验[2]。交通意外是引发PTSD的常见事件, 在发生事故之后, 人们很容易关心的就是身体的健康, 但是很多人却忽略了心理方面的关怀。本文旨在分析研究车祸事件后PTSD患者的症状情况、心理健康程度及情绪稳定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车祸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 排除脑器质性损伤或意识不清的患者, 所有患者的受伤程度用创伤严重度评分 (ISS)进行量化, 所有患者ISS评分16~25分。其中男27例, 女23例;年龄18~47岁, 平均年龄(37.86±8.67)岁。PTSD测定时间为车祸后3个月, 按照DSM-Ⅳ的诊断标准[3]完成症状记录并作出PTSD的诊断, 将患者分为PTSD组(22例)和非PTSD组(2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注:两组比较, P>0.05

?

1.2 方法 采用 PTSD-SS[2]、SCL-9[3]进行测评并诊断 ,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水平。PTSD-SS包括PTSD的17项标准症状在内的24个项目组成, 可划分为对创伤事件的主观评定(条目1) 、反复重现体验(条目2、3、4、5、17、18、19)、回避症状(条目6、8、9、10、16、21、22) 、警觉性增高(条目7、11、12、15、20、23)和社会功能受损(条目14、24) 5个部分, 累积24 个条目得分为总分。采用5级评分法, 受创伤等级程度越大评分越高。SCL-90包含90个项目, 包含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 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生活习惯等, 分为5级评分, 被试者自我评价症状介于“没有”到“严重”的哪一个水平, 总分>160分提示阳性症状;阳性项目数>43项(≥2.0分)提示有问题;因子分≥2.0中, 2.0~2.9分为轻度, 3.0~3.8分为中度, ≥3.9分为重度。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PTSD-SS评分比较 PTSD组的PTSD-SS总分及主观评定、反复重现体验、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和社会功能受损评分均显著高于非PTSD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PTSD-SS评分比较

表2 两组PTSD-SS评分比较

注:与PTSD组比较, aP<0.05

?

2.2 两组SCL-90评分比较 PTSD组的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睡眠障碍/饮食不良评分均显著高于非PTSD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SCL-90评分比较

表3 两组SCL-90评分比较

注:与PTSD组比较, aP<0.05

?

3 讨论

根据统计至少有50%的人口会遭受造成心理创伤事件,包括意外、人为疏失、天灾及战争等, 而高达67%之幸存者会有持续之心理困扰[1]。重大创伤性事件是PTSD发病的基本条件, 车祸事件PTSD也十分常见, 发病率高达35%~58%,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心理、生理和经济等方面的负担[3]。PTSD将可能导致人们的心理行为失衡, 出现重度抑郁、焦虑症、有自杀的想法或行为、反复的侵人性回忆、持续性警觉性增高、持续性回避或反应麻木等较多的躯体不适症状等。更可怕的是, 心理伤害不仅影响一个个体, 更会影响个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功能[4-8]。

本研究结果也显示, PTSD组的PTSD-SS总分及主观评定、反复重现体验、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和社会功能受损评分均显著高于非PTSD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SD-SS评分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是一种理想的心理PTSD评定工具, 有研究显示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07, 分半信度系数为0.9539, 再测信度系数为0.8677[9]。从PTSD-SS的症状学来看, 两组评分均存在明显差异。相关研究表明对于交通事故后的患者, 外伤严重程度、康复后的后遗症、早期精神痛苦严重程度、家属的照顾情况和高龄等是PTSD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10-14]。在PTSD的人口特征学分析研究中, 统计结果显示性别、婚姻状态、家庭收入与PTSD的发生率息息相关, 女性、已婚、家庭收入低者更容易发病。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受试者性别与结婚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猜测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有较大关系。对于年龄大小对PTSD发生率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尚未得到统一的结论, 各研究研究结果有一定差异[15-19]。

综上所述, 车祸事件后患者PTSD的发生率较高, 临床上应更加重视患者的心理干预,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警觉性车祸总分
核电厂控制室系统环境设计研究
第十三章 惊险的车祸——氢能
睡眠剥夺对机体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简要机制
颜色对认知加工的影响:情绪以及警觉性的作用
由一起车祸引发的案例思考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夕惕若厉:编校警觉性说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