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学生个别教育

2018-07-27 14:10邵丽梅
江西教育C 2018年6期
关键词:班集体后进生集体

邵丽梅

个别教育是集体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形成,班主任要掌握个别教育原则。教育者要根据一定的教育规则,对学生中出现的不利行为进行正确的疏通和引导,从而使学生成为有希望、品学兼优的人才。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而与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亲密的班主任,则更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教育。

一、个别教育的必要性

一方面,个别教育是集体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集体教育必要的、有益的补充。班主任在进行集体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个别学生情况的处理。个别教育做得好,就会促进集体教育的进行,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另一方面,班集体中的每个人,由于其自身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每个学生的思想天地,都是不同于他人的世界,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掌握个别教育的原则。班主任和教师要从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消极不利因素,使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使每个学生都努力学习,积极向上,使班集体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二、个别教育的原则

(一)因材施教的原则

由于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及生活经验各不相同,必然形成学生性格特征上的差异。如:有的勇敢,有的胆怯;有的孤僻,有的活泼;有的上进,有的落后;有的热情,有的冷漠等。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与研究,摸清情况,从而选择最恰当、最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二)无私奉献的原则

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人民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对班主任来说更加重要。

原因是:后进生的转变是以爱为依托的,班主任喜欢的学生常常是充满信心、积极向上的;而一个受班主任冷落的学生往往性情孤僻、固执、消极,特别是沾染了不良习气的学生,更容易破罐子破摔,走下坡路。因此,班主任对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必须献出自己的真情、真爱,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自己的学生,不放过任何一个错误,也不忽视每个微小的进步。班主任要用爱的心血去浇灌他们饥渴的心,用爱的双手去温暖他们冰冷的心,触动他们紧绷的心弦,引起他们强烈的思想振动,产生思想共鸣,使他们敞开心扉接受教育,理解教师的苦心,“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一视同仁的原则

班主任的任何一点不公平,都会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身为班主任,切不可凭自己的好恶将学生分类。不能把好学生的缺点和错误都看成是偶然的而加以原谅,而对差生怎么看都不顺眼,必須做到公正无私,一碗水端平。不然,必然导致好学生骄傲自满,差生自暴自弃。这些都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也不是教师所希望看到的。

(四)批评与表扬相结合的原则

表扬和批评,都是班主任进行个别教育常用的、有效的方法。表扬,是对学生积极的方面加以肯定,给学生一个前进的动力,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向上;而批评则是对学生中的消极因素加以否定,从而通过逆向的工作方式使学生受到鞭策,进而产生前进的动力。

班主任要经常表扬好人好事,坚持原则,维护正确的事物;同时,要批评错误思想行为,抵制歪风邪气,形成人人要求进步,争做好人好事的良好班风。

(五)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从对学生负责的角度讲,班主任要严格要求学生,严格是对学生的爱。班主任越是热爱他的学生,就越表现出对学生的严格。

然而,学生与教师一样,同样有自尊心。学生只有在自尊心得到尊重的前提下,才乐于接受教师对他的严。不能因为严格要求学生,就可以不讲方法。班主任要把对学生的坚持不渝的严和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爱护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提出的要求易于转化成学生的自觉行动。

此外,个别教育还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响鼓也要重槌敲”,不放过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对后进生不歧视、不放弃,清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和思想水平,变落后为先进。(作者单位:江西省浮梁县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

猜你喜欢
班集体后进生集体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我为集体献一计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警犬集体过生日
如何对待后进生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