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8-07-27 14:10宋丽芳
江西教育C 2018年6期
关键词:实物文章作文

宋丽芳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教学提出了要求,具体还是要教师去做。目前,小学作文教学有可喜的地方,但也有值得深思之处。有的老师没有参照的东西,凭着感觉,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现在的作文训练,可以说是“老师怕教,学生怕学”,教师敷衍了事,也不进行反思,造成作文教学“疲软”现状。因此,作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方法引导,帮助学生将写作由难变易。

一、注重方法指导,作文原来有章可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说明工具的重要性。有位语文教育专家说:“方向不对,一切努力都是白费。”作文教学讲究的是工具,要把作文的钥匙交给学生。不管是写人、事、物、景,一堂课只要做到课堂流程清晰,工具使用得当,学生有收获有变化则是进步,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感知、联想。两节课下来,学生脸上不是往日的疲劳与痛苦,而是兴奋和快乐。笔者知道,这是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习作的章法,减轻了作文的难度。

二、实物感知,打开作文的活水源头

作文中的感知训练,正是通过创设情境和具体的实物感知,将实物带进教室,或让学生走出教室,其目的都是让学生明白作文是在具體的实物上,在真实的生活中,并借此将学生潜藏的生活经历激活,让点滴的生活经历都成为写作的素材。可以想象,十几年的生活,和接下去每一刻的经历都可作为今后写作的素材,那是怎样一个源源不竭的活水源头。笔者在教学三年级上册习作《美丽的秋天》时,在作文指导课前,就带领学生到校园走走看看,观察秋天的美,感受秋天的乐趣。

三、五级追问,作文即可顺理成章

追问,从字面理解就是追根究底地查问。多次问,是一个通过师生对话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如问学生“是什么”“像什么”“为什么”“想到什么”“怎么样”。追问是作文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种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客观到主观地追问,可以启发学生再思考,帮助学生更有序地组织语言,理清写作思路。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讲,课业负担较重,阅读课外书的时间有限,特别是农村的学生,因家庭经济的关系,课外书籍很少,有些甚至没有一本属于自己的课外读物。那么,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教师要注意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课文时,紧紧围绕每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结合文章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去总结所学的知识,并有针对性地将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布置成课外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运用。这样以课文引路,迁移练笔,学生写起来就比较容易。

四、阅读积累,文章则文采飞扬

感知训练,解决了学生不会写的难题,使学生走出了怕写作文的困境,不少学生因为找到了写作的方法和乐趣,爱上了写作。他们会不断地写自己的感知和体验,这样的文章读多了,你会发现,他们的文章虽然长了,但是语言却一直都是那些平白的俗话,谈不上新鲜独特,更别说优雅脱俗。这时教师就应该想到,是学生的阅读积累不够。比如一个“看”字就有许多种说法,平常的有:瞧、望、视、瞟、窥视、张望、环视、瞻仰等,如果注意积累,学生就会用到:端详、睥睨、觊觎等这一类给人别样感觉的说法。同样表达“看”的意思,如果能用上“端详,睥睨,觊觎”这一类的词语,不仅表达会更准确,语言也显得更多彩灵动,文章自然就更加优美而招人喜欢。为了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将文章中认为优美的词语圈起来,然后让学生想象这些圈画出来的词语。笔者兴奋地读给学生听,告诉学生,看到词汇如此丰富的文章时有多开心,希望每个同学都争取写出这样文采飞扬的文章。

五、利用网络报刊,办好成果交流

教师要经常在作文中赞赏学生,对学生日常进步表示肯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为更好激励学生,教师还要不断地把学生的优秀作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各类杂志推荐,以更有效激起他们不断挑战自我。从上学期到现在,已有多名学生的作品发表在各类作文刊物上。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就会更加努力地写作,迸发惊人的力量。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一旦学生作文水平提高了,那么作文创新教学就会让学生飞得更高。(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解放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

猜你喜欢
实物文章作文
带你学习实物电路图的连接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当手绘遇上实物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基于Arduino控制的半实物模拟驾驶系统
实物与宣传不符,卖方担责吗?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