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互助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8-07-27 14:10刘长英
江西教育C 2018年6期
关键词:新知学习成绩农村

刘长英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的主动权,使学生自觉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衡量教学效果的最终尺度是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的程度。

一、自主互助性的概念

自主互助性教学,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可以由学生自己解决。对班级中存在基础有差异的学生,可让他们通过互助,共同解决问题。有效的数学学习,就是教师让学生把自己能解决的绊脚石自己解决。这样,教师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关注后进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是教学管理者,更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二、自主互助式教学的优势

(一)体现教与学和谐的统一

这一教学方法要求教师精心备课,认真分析教材,預先估计学生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使学生能处理的绊脚石不再缠绕学生,教师做好监控、启发、鼓励、讲评等工作。把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因此,自主互助式数学教学为教师实施启发式、开放式教学提供了舞台。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为其将来走上社会接受终身教育,提升知识素养提供方法上的指导。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要提倡自主互助式数学教学法。在这种新颖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提供方法指导,而且还可锻炼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三、郊区农村学校学情分析

农村学生由于地域的差异性,他们有着自身的特点。

(一)心理特征

学生有了自己的“小秘密”,独立人格逐渐形成;好胜心理和焦虑心理都比较强烈;人际关系失调,有时候充满困惑,并注重自我形象的追求。

(二)学习能力及习惯

一是课堂学习。在农村小学,学生的课堂自主学习能力一直是个问题。通过学习和研究,我们认识到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通过自觉、能动、创造的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然而,在对不同班级和不同程度学生进行课堂自主学习指导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学习态度消极,缺乏自信,不专心听讲,独立学习无所适从等情况。

二是学习习惯。通过对五年级5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调查,显示66.7%的后进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不良学习习惯的形成与他们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有关,具体表现为:放学不回家,贪玩;上课不听讲,注意力不集中,还经常挑逗影响他人学习;不按时完成作业,书写马马虎虎,字迹潦草;学习无兴趣,不爱读书,不爱动脑筋。当学习成绩好时,信心十足,甚至趾高气扬;学习成绩差时,又认为自己愚笨,丧失信心,不作主观努力。

三是学习成绩。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要低于城镇学校的学生。在组织小学五年级统一考试中,虽然笔者所在的学校作为一所乡镇小学取得的成绩不错,但全县平均数学成绩的优秀率是80%,我们与城区学校相差了将近10个百分点,而且农村小学的学科成绩偏差也较为明显。

(三)组织纪律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小学生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是组织纪律观念差,行为偏常。20%的学生经常违规违纪,有打架行为的占5%,逃学的占2%,说谎的占30%,有偷拿行为的占2%。

四、实践与收获

例如,四年级某班共有11个孩子,5个学习能力较强,3个稍弱,3个极差。笔者将他们分成四个互助学习小组,一对一地帮扶。在授课中,通过教学引导,能力强的学生接受新知比较快,能力稍弱的学生掌握得没那么快。到了小组合作练习时,能力稍强的孩子可以帮助能力稍弱和能力极差的学生一起巩固新知。在输出环节,能力较弱的孩子可以达到与能力稍强的同学一样,展示新知,能力较差的学生也有所进步。在课下、放学之后,笔者所分配的一对一帮扶小组依然没有停止活动。每天叫他们共同写作业,互助解决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上显现出了进步。

作为农村的小学生,有时在理解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还不是很强。因此,教师要更加重视自主互助学习策略,因为这一学法在学习中将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教学生,缩小差距,由优生带动一大批学生,形成学习上的燎原之势,这样有利于大力提升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年县陈营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

猜你喜欢
新知学习成绩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赞农村“五老”
掐断欲望的引线
新知
新知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