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华宁县盘溪镇肉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应用

2018-07-28 02:30梅水芬宋春莲舒相华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6期
关键词:冻精输精黄牛

梅水芬 王 冉 宋春莲 舒相华*

(1.华宁县盘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华宁 652801;2.华宁县畜禽改良站,云南华宁 652800;3.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

华宁县盘溪镇位于华宁县东侧,南盘江沿岸,东连红河州弥勒县,南连建水县,形成两州三县结合部,面积176.9km2。盘溪镇是华宁县回族的主要聚居地,是肉牛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区域,但长期以来,养牛多数是本地黄牛,由于本地黄牛体型小、生长慢、生产性能低、商品率不高等特点,养牛的经济效益低。通过良种肉牛品种西门塔尔、短角牛冻精为父本,母本为本地黄牛,经过配种改良后所产的肉牛具有体格大、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高的杂交优势,有效解决了本地黄牛体格小、生长慢、产肉少、效益低的问题。推广肉牛冻精改良技术是有效扩大良种覆盖面,提高牛群质量和数量,提高养殖效益,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测定、调查牛群

农户家庭散养及规模饲养条件下西门塔尔牛、短角牛与本地黄牛的杂交一代(F1)、西门塔尔牛与西本、短本的杂交二代(F2)及本地黄牛255头。分别调查了30头6到12月龄本地黄牛、F1代、 F2代的市场交易价。

1.1.2 测量工具

磅秤、软尺和测杖。

1.2 试验方法

1.2.1 改良方法

短角、西门塔尔肉牛(细管冻精)为父本,本地黄牛为母本。

1.2.2 授精方法

采用直肠把握输精法。

1.3 数据处理

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杂交组合筛选肉牛冻精品种实验

西门塔尔、短角红牛与本地黄牛进行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牛体重显著提高。西本、短本F1和F2代犊牛平均初生重分别为33.6kg和44.3kg,比本地黄牛(23.4kg)分别提高43.6%和89.31%。3月龄西本、短本F1和F2代平均体重分别为103.32kg和138.74kg,比本地黄牛(85.02kg)提高 21.53%和 63.19%;西本、短本F1和 F2代犊牛初生至3月龄平均日增重为775g和1049g,比本地黄牛(696g)提高11.35%和50.72%。6月龄西本、短本F1和F2代犊牛平均体重为147.5kg和198.22kg,比本地黄牛(105.86kg)提高39.34%和87.25%。西本、短本F1和 F2代犊牛初生至6月龄平均日增重为491g和992g,比本地黄牛(232g)提高111.64%和237.59%。12月龄西本、短本F1和F2代犊牛平均体重为348kg和455.05kg,比本地黄牛(190.88kg)提高82.32%和138.4%。西本、短本F1和 F2代犊牛初生至12月龄平均日增重为832g和1427g,比本地黄牛(472g)提高76.25%和202.33%。结果表明F2生产性能最优。(详见图1)

图1 不同月龄体重对比图 单位:kg

2.2 生长性能测定结果

体尺显著提高,3月龄体高、体斜长、胸围F1代牛比本地牛分别提高了20.21%、18.62%、3.5%、,F2代牛比本地牛分别提高了40.6%、40.37%、10.71%;6月龄体高、体斜长、胸围F1代牛比本地牛分别提高了7.1%、6.90%、5.87%,F2代牛比本地牛分别提高了43.61%、30.91%、32.75%;12月龄体高、体斜长、胸围F1代牛比本地牛分别提高了12.31%、14.95%、28.03%,F2代牛比本地牛分别提高了23.11%、23.11%、45.57%。经统计分析,差异极显著(P<0.01)(详见表1)。杂交牛不同时期的体尺比本地牛有较大提升。

表1 本地、F1、F2的体重、体尺测量统计表 单位:头、cm

2.3 杂交肉牛的适应性观测、经济效益调查

通过对地理环境、气候、饲草料、饮水等方面的适应性观察,表现出抗病力强、耐粗饲、适应性强等杂交优势,且经济大幅增加。调查了30户养牛户,90头6至12月龄牛的市场交易价(详见表2)。

表2 6~12月龄杂交牛售价与本地牛比较 单位:头、元、%

3 讨论

3.1 对本地黄牛进行冻精改良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

从测定的结果看,与大理、楚雄、会泽及我之前调查的西本杂交牛以及短角牛杂交牛的初生重,不同月龄的体尺和体重测定结果相同,肉牛冻精改良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均显著高于本地牛,且杂交代数越高,生产性能越优秀。可见,利用良种冻精作为父本,杂交改良本地黄牛,可充分体现肉牛杂交优势,肉牛冻精改良杂交技术的推广运用,特别是多元杂交或级进杂交技术的推广运用对肉牛生产的效果更好。

3.2 肉牛冻精改良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过调查,6至12月龄的F1代牛平均比本地牛高1975元,高出本地牛68.3%,F2代牛平均比本地牛高5520元,高出本地牛190.9%,经济效益大幅增加。冻改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很好地推动了养牛业的快速发展,有效解决了农村部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充分利用了农作物秸秆,通过牛的过腹还田,使农业资源得以循环利用,社会效益明显。

3.3 科学实施是肉牛冻精改良成功的关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项目领导组和技术组;二是抓好示范户,通过试验示范,总结经验,逐步向面上推广应用;三是转变服务方式,将原来单一的坐等畜主牵牛到站配种转变为上门入户服务;四是加强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举办肉牛改良、人工授精、发情鉴定、肉牛饲养管理技术及各种应用技术普及培训班37期(县办2期,镇办12期,村组23期),培训各级技术人员191人,养牛户685人(次),采用一对一带徒弟跟班学的方式培养掌握冻精业务,熟练操作输精技能的人员;五是增加改良点,在山区半山区区域设改良点,方便养殖户;六是在试验示范、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盘溪镇肉牛冻精人工授精技术规程》《盘溪镇肉牛标准化养殖技术规程》,重点介绍了肉牛的杂交改良繁育技术、高效养殖技术,为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4 准确地掌握母牛的发情期是做到适时输精和提高受胎率的重要保证

在实际工作中,判断母牛是否发情要靠养殖户自己来鉴定,母牛发情的外部观察法可归纳为:一走、二爬跨、三翘尾巴、四撒零星尿、五黏液粘尾巴、六安定时候输精。输精员进行直肠检查,检查卵泡发育程度,大大提高了母牛的发情鉴定准确性。授精时间,性成熟体成熟后初始发情的母牛授精时间为第三次发情时人工授精,经产母牛为发情后16~24h人工授精,授精时间视母牛的岁数而改变,岁数越大越往前,极大地提高了母牛的授配率和受胎率。

3.5 直肠把握输精技术要点

冻精改良是一项环节较多、操作难度较大、经验性极强的技术,掌握操作要点极为重要。采用子宫颈深部(子宫颈内口)输精,保定配种母牛后,抓空直肠粪便,一手把握子宫,如遇母牛努责松开手指,另一手将输精枪以向上300角插入阴道,寻找子宫颈口,输精枪进入颈口后,缓慢拨开子宫颈内皱褶,再向前推进,当输精枪进入子宫体达2/3部位时即可输精,一般不宜进子宫角,当到输精部位,可将枪往后移动1厘米左右而输精,输精时如遇母牛努责,应待放松后输精,且要轻轻推注,不宜过快。从液氮罐中取出的冻精,横放在38℃的温水快速解冻,然后擦干水,用卫生纸包裹,放入贴身衣袋中,运往输精地点,进行易地授配。配种后的母牛一星期内禁止使役和激烈运动,一月内不喂食盐,以青粗饲料为主。

猜你喜欢
冻精输精黄牛
不同输精方式及输精剂量和次数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深部输精技术在规模猪场中使用效果分析
制作泥巴黄牛
黄牛冻精改良易地输精的技术应用
关于乌兰察布肉牛养殖的对策建议
关于肉牛冻精改良异地输精的解冻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探讨
输精周期和数量对绿壳蛋种鸡受精率影响
打击“黄牛”到底靠什么
提高肉牛冷配受胎率的措施
车101:给黄牛做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