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整体内容逻辑框架研究

2018-07-31 12:52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宋文博
城市建筑空间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活富裕乡风宜居

文/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史 纪 宋文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国特色乡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意义重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解决我国当下乡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一主要社会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向乡村区域深度延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推动我国现代化由工业转向农业,空间布局从城市转向乡村。乡村振兴是重塑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性路径。

乡村振兴,有别于以往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与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互衔接:产业兴旺是乡村经济建设的内在动力;生态宜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基础;乡风文明是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治理有效是乡村政治建设的核心保障;生活富裕是美丽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要求。5方面互动协作,共同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1 乡村振兴整体内容框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破除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为出发点,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原则,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梳理各环节发展重点,搭建整体性建设内容逻辑框架,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帮助农民安居乐业,构建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新型产、城、乡一体化关系。

1.1 城乡融合体系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按照国家战略目标,到2020年,乡村振兴要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应基本形成。结合乡村振兴总体要求,梳理城乡融合体系内容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城乡融合体系内容框架

1.2 产业兴旺

从新农村到美丽乡村,乡村建设一直关注物质空间改善,实际上,留住人才是目前乡村最根本的问题,让农民在农村能赚到钱是激发乡村活力的基础,故乡村振兴首先要振兴产业,产业兴则民生旺,产业兴旺需重塑产业体系,构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构模式,优化生产体系并创新经营主体,从根本上改造提升农村发展动能,形成与时俱进的可持续竞争力。结合乡村振兴总体要求,梳理产业兴旺专题的主要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产业兴旺专题内容框架

1.3 生态宜居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美丽中国的基础就是美丽乡村,在国家全面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需依靠广大农村作为载体来实现。绿色农业、生态村庄、美丽乡村建设从土地空间着手,落实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打造乡土特色,完善设施配置,提高乡村物质生活条件,保障乡村安全。结合乡村振兴总体要求,梳理生态宜居专题的主要内容如图3所示。

1.4 乡风文明

乡村振兴除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重塑精神文明。良好的乡风、家风和民风是保障农村社会秩序的基础,是农民生活幸福感的源泉。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直接关系国民整体素质,提高乡风文明才能全面凝聚国家力量。结合乡村振兴总体要求,梳理乡风文明专题的主要内容如图4所示。

1.5 治理有效

我国农村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即为乡村自治的管理方式,这由农民的智慧所创造,也是乡村活力的源泉。乡村自治是我国最基本的社会管理方式,实现乡村管理有序才能实现国家的有效治理。乡村振兴将管理民主提升为治理有效,蕴含内容更广泛,创新治理主体并融合自治、法治和德治。结合乡村振兴总体要求,梳理治理有效专题的主要内容如图5所示。

1.6 生活富裕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生活富裕,农民脱贫才能使国家脱贫,农民富裕才是国家富裕。生活富裕既要提高农民收入,更要全方位保障农民利益。结合乡村振兴总体要求,梳理生活富裕专题的主要内容如图6所示。

2 美丽乡村规划实践

聚焦生态宜居,打造美丽乡村。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中“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共建美丽中国”被首次提出,随后出台的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依据美丽中国理念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新农村建设以“美丽乡村”为范式在国家层面首次被明确提出。从美丽乡村着手研究乡村振兴是城乡建设领域工作的切入点。从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再到乡村振兴,物质空间的提升和精神内涵的深入都对乡建工作有了更高要求。美丽乡村建设从空间美化升级为质量优化,主要包含区域层面、建设层面、经济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

图3 生态宜居专题内容框架

图4 乡风文明专题内容框架

图5 治理有效专题内容框架

图6 生活富裕专题内容框架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多年来致力于村镇领域的规划设计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课题《村镇基础设计空间配置关键技术研究》和“十二五”课题《宜居村镇设施配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8年又承接了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课题《基于新型农业产业化的特色小城镇产城乡一体化空间要素配置关键技术研究》,在乡建领域有较强的专业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014年开始,北京市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计划,相继发布《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2014—2020年)》(京政办发[2014]36号)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京办发[2018]5号),文件指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绿色低碳田园美、生态宜居村庄美、健康舒适生活美、和谐淳朴人文美的标准,在前期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建设标准,增加建设内容,提升建设水平。按照北京市政策要求,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相继承担了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赵县营村等7个村庄规划、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牛坊村等5个美丽乡村实施方案、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村庄建设风貌导则、北京市延庆区下湾村村庄规划、北京市密云区张家坟村等5个村庄规划等几十项美丽乡村相关规划建设,项目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馈和行业影响。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编制的美丽乡村规划重点研究以下内容:①村庄发展现状;②上版规划实施评估;③规划目标与定位;④空间管控范围与管控要求;⑤村庄用地规模;⑥村庄布局和形态控制;⑦村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⑧村庄基础设施规划;⑨村庄减量发展;⑩产业发展引导;⑪村庄发展时序;⑫生态环境保护;⑬防灾减灾规划;⑭历史文化资源保护;⑮传统风貌引导。制定的美丽乡村实施方案重点研究以下内容:①项目基本情况;②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③工程建设方案;④消防;⑤环保;⑥节能;⑦项目实施与管理;⑧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⑨社会评价。

3 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规划先行、建设提升、管理长效;美丽乡村建设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依法办事。笔者认为美丽乡村规划须全过程管控、全方位着手以打造真正宜居的美丽乡村。

猜你喜欢
生活富裕乡风宜居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宜居的海底城市
乡风
宜居大化
厚植勤劳脱贫的乡风家风
文明乡风聚人心
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要求”与实施路径
以民为本求富裕
吃“穷”一点,不管你现在有多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