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美丽乡村规划编制方法探讨
——以延庆区千家店镇下湾村为例

2018-07-31 12:52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城市建筑空间 2018年6期
关键词:农宅村域风貌

文/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冯 婷 王 鹏

1 山区村庄特点

与平原村庄相比,山区村庄地形复杂,可建设用地较少且生产资源匮乏,交通可达性不强,产业发展受生态因素制约,村庄整体发展水平及村民生活质量与平原村庄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既促进山区村庄良性发展又保护村庄传统风貌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山区村庄虽位置偏远,但往往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因与外界联系不便,其传统风貌及乡村文明得到积淀和保护。因此通过深入挖掘山区特色优势,促进村庄功能提升,实现以发展促保护的良性循环,是山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手段。

2 山区美丽乡村规划编制方法

山区美丽乡村规划编制要尊重村民意愿和地方实际,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挖掘村庄特色,明确村民需求,分析现状矛盾,给出解决方案:在规划内容上要全面管控村域空间,保护生态空间,保证生产空间,优化建设空间,梳理村域资源并进行初步产业策划;优化村庄建设用地,疏通路网,整理闲置土地,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为村庄发展打好硬件基础;要特别强调保护村庄传统风貌,塑造村庄景观,提升环境空间,提出具体的村庄整体风貌指引和控制要求;为使规划能与后续实施方案良好衔接,应选取典型公共节点及建筑给予指导式设计示范;要重视村庄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根据不同村庄类型设立多方参与模式及村民自治制度,提高实施成功率。

3 山区美丽乡村规划实例

3.1 项目背景

下湾村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千家店镇东北部黑白河交汇处(见图1),属深山型村落,下辖照山洼、下湾、仓米道3个自然村,村域总面积8.4km2,现有村民345人,滦赤公路穿村而过,对外交通便捷。村内自然景色优美,有“滴水湖”景区(见图2),是AAAA级风景区百里山水画廊的重要空间节点,村集体将经营权对外转让通过门票分成获取收益。村民以旅游服务为主业,兼顾少量农、林业生产,年人均纯收入约15000元。2014年被评为北京市美丽乡村,2016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美丽乡村,但目前村庄总体水平仍有待改进。

村庄产业发展渠道不宽,民宿接待服务质量不精,旅游业特色不强,村民收益不足。村内设施年久失修,部分已无法正常使用,路面破损严重。农宅样式随意且材料多样,整体风貌不佳,部分农宅破败不堪已影响使用功能,村庄环境受私搭乱建和杂物影响(见图3)。调研中,村民对提高收入和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最为迫切。

规划将下湾村定位为以乡村生态旅游、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体现北京大山大水和延庆深山型传统村庄风貌的美丽乡村,希望通过环境提升和产业发展,将下湾村打造成一个宜居宜游的示范村。

3.2 规划方法

3.2.1 保护山区自然环境,优化控制村域空间

规划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希望通过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治理、村域土地明晰管控、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合理调控等措施,实现自然和土地资源有效保护和集约利用,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图1 下湾村区位

图2 下湾村自然环境优美

图3 下湾、照山洼、仓米道村环境现状

下湾村位于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内,境内的黑河、白河是北京市重要的地表水资源,村域内还有长城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区、百里画廊AAAA景区、基本农田等资源要素,规划梳理和落实村域内各类要素,划定基本农田绿线、河道蓝线、建设用地红线及文化保护紫线的管控范围,确定村域建设用地及非建设用地的范围和规模,划定村域限制建设、禁止建设、适宜建设3类空间管制区,强化村域生态用地保护,同时对废弃村庄闲置土地进行生态恢复,实现村庄建设用地减量发展。

3.2.2 深入挖掘村庄特色,制定精准产业指引

下湾村林地资源较少,近年来逐步退耕还林,林果业收入微薄,旅游业成为村庄主要产业。下湾村民俗接待服务存在规模小、人员散、档次低及缺乏特点等问题。规划希望通过挖掘村庄特色,制定针对性更强的产业发展策略,差异化发展村庄,实现现状产业升级,拓宽农民收入渠道。规划。规划深入评估村域内3个自然村的区位、风貌、资源和发展基础,结合延庆区旅游发展思路对百里山水画廊沿线各村发展情况进行研判,给出下湾、仓米道、照山洼3个村庄的特色发展主题指引。

1)下湾村 因空间大、综合服务程度高且距滴水湖景区近,故下湾村应向乡村旅游综合体验区发展,提供大众化民宿体验、采摘游乐及景区游客综合接待等旅游服务。

2)照山洼村 位置偏远,受外界干扰较小,传统风貌保存较好,周边山水景观佳但空间不大,规划打造养老、静修度假体验区,希望能引入外界资本形成多方合力,利用村中闲置农宅发展中高端长期租赁型民宿接待产业,提供面向少数人群的静修、疗养、养老等服务。

3)仓米道村2002年集中建设的搬迁村,现状整体呈白墙灰瓦“北派南风”建筑风格,传统风貌已异化,村庄空间紧凑、布局呆板,可改造空间不大。考虑到环境提升成本低,距景区较近且布局紧凑便于管理,规划希望借助已形成的滴水湖写生人流基础,打造学生培训教育及美术教育基地,与艺术院校合作,通过墙绘等创意文艺手法提升村庄风貌、增添村庄特色和趣味性。

下湾村内有大面积自然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众多林地、果园、耕地。规划将这些自然资源与产业结合,通过塑造村域景观,创新旅游产品,丰富游览内容,设置绿色氧吧探险区、健康骑行带、花海游览区、风貌写生区、民俗体验区、林果采摘区等,丰富旅游内容和塑造乡村文化品牌,吸引客流并拓宽收入渠道。

3.2.3 完善加强设施配置,夯实村庄发展基础

下湾村对外交通较发达,与城区及周边城镇联系便捷,村内道路基本实现硬化亮化,但因缺乏后期维护,路面破损率较高。村内公共服务设施较完善,有活动中心、图书室、浴室等,基本满足村民日常需求。村委会集合多项功能,空间略显紧张,随着村庄经济水平提高,村民对公共设施需求增加,如因60岁以上老年人口增加,规划需增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村内水电设施基本满足日常需要,此次规划重点配置排水和雨水设施。以改造后村庄最大接待游客容量为依据,规划重新测算村庄旅游人口规模并将旅游人口需求纳入设施配置考虑。结合现状水井、水塔改造扩容并重新敷设给水管道,在3个自然村独立设置小型地埋污水处理设备以收集净化雨水、污水。

3.2.4 塑造山村特色风貌,提升人居环境空间

山区村庄因地形地貌特殊,布局依山就势且错落有致,具有独特的村庄风貌。下湾村3个自然村均依山而建,紧邻白河呈台地式布局,地形由西向东依次升高(见图4)。农宅分布在道路和山体间,呈带状布局,屋顶高低错落且相映成趣。规划要求保留传统民居因地制宜、顺应地势的特点,强调农宅建设应延续当地传统民居建筑风貌,体现延庆特有的村庄文化。在建筑尺度上,新建、改建住宅应秉持宁低勿高、宁小勿大的原则,农宅以1层为宜不得超过2层,保护村庄台地格局不受遮挡。

下湾村农宅规划沿袭石头围墙、砖墙材质、青瓦屋面、象征吉祥的装饰细节等本土建筑特点,为切实指导建设,从建筑材料、屋顶、色彩、门窗等4部分制定农宅建设导则(见图5),详细给出各部分建议选项和禁止选项,如建筑材料选择上建议采用当地石材为骨料,辅以青砖、红砖,禁止使用过于市场化的建筑材料如瓷砖立面、彩钢屋顶等。

图4 村庄台地式规划布局

图5 农宅建设导则

对以生态旅游为主导产业的村庄来讲,农宅除需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还应兼顾旅游服务接待。调研发现民宿为村民改造需求的首位。改造农宅时,应在保留延庆地区传统民居基础上,采用新建材及新工艺进行改良优化,为居民及游客提供满足现代生活需要的功能空间(见图6)。

山区村庄特有的台地空间作为典型特征也需予以保留突出,防止杂物侵占。下湾村环境空间改造从街巷空间、台地空间、节点空间3方面给出改造设计指引。

1)街巷空间 是村庄环境风貌的主要体现和公共环境改善的重点:统一整治街巷空间,拆除违建构筑物、清理堆放的垃圾,腾出宅旁、路旁零碎空间,增加生态绿化、休息设施、安全设施和景观小品等,提升街巷活力和空间品质;道路两侧存在高差的街巷统一设置栏杆;在住宅和道路之间增加绿化;立面围墙采用统一材质,通过不同组合形成不同样式;鼓励村民院内种植开花果木以丰富村庄景观;根据道路性质和路面宽度采取不同的铺装,方式;入村主路建议采用沥青或混凝土铺装,方便机动车行驶;村内人行道路建议采用石材碎拼或混凝土镶嵌石材,既舒适又突出街巷特色;宅间路狭窄,建议采用石材碎拼或石板路;为突出村庄特色,村内场地依情况采用碎石、鹅卵石、石材碎拼等不规则铺装,与街巷空间协调统一(见图7)。

2)台地空间 是村庄环境提升的着力点,多位于村内高差明显区域,如下湾村东西向联系的步行坡道就是一处典型台地空间。台地空间道路两侧因高差形成的坑缝易成为杂物堆放的重灾区,规划禁止个人侵占,用规定材质建造台阶和挡土墙并增加绿化景观,通过合理配置植物提升视觉效果(见图8)。

图6 典型农宅改造示意

图7 下湾村街巷改造前后对比

图8 下湾村台地空间改造前后对比

3)节点空间 随着经济发展,村民对环境空间要求越来越高,规划充分利用村内闲置地进行景观设计,为村民提供日常交流及休憩的场所,丰富村内景观并提升环境品质(见图9,10)。

4 结语

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到乡村振兴,我国对三农问题的思考不断深入、投入不断增加、解决方案不断升级。山区村庄在城镇化影响下,功能和产业结构逐渐转变。当前的政策、资金和市场优势给村庄发展带来良好机遇,同时也带来巨大挑战。良好的山水资源和传统的村庄风貌是山区村庄发展的根本,山区村庄应在保持原有特色基础上注重城乡衔接,以实现良性发展。

图9 下湾村入口节点设计

图10 下湾村路侧闲置地绿化设计

猜你喜欢
农宅村域风貌
冀东沿海穿堂式农宅冬季室内热湿环境实测及节能改造分析
炎炎夏日不用空调 凛冽寒冬无需暖气——探秘国内首个“近零能耗”农宅
炎炎夏日不用空调 凛冽寒冬无需暖气——探秘国内首个“近零能耗”农宅
包裹的一切
基于村域尺度的乡村发展类型及对策研究
村域人地关系定量研究——以重丁村为例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鲁西南地区既有农宅室内热环境优化研究
库车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