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秉均:平凡人生,美丽心灵

2018-08-01 05:43陶晨
至爱 2018年7期
关键词:小霞阿婆上海市

文 陶晨

2011年9月27日,重阳节前夕,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领导一行看望慈善老人陶秉均

陶秉均是一位非常平凡的老人,平凡到生命中的点点滴滴,都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闪光点。今年82岁的她人生经历并不算丰富,但却始终保有着一颗热烈而充满爱的心。

记者走进陶阿婆的家,家里的陈设看上去多年未曾修整,但布置得整洁清爽。交谈后得知,陶阿婆目前和小女儿、外甥一起居住,方便照顾起居。陶阿婆刚退休时每月的退休金只有1700余元,老伴早已过世,而2011年3月份她的大女儿因患肠癌离开了人世。她自己因腰椎膨出导致腿脚不便,眼睛也不好,动过白内障手术,尿酸指标偏高,每年的医药费花销总要超出公费部分。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老人,每年要拿出几千元钱帮助困难群体,对慈善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始终如一。

陶阿婆在上世纪60年代曾经当过里弄干部,由于工作出色、热情待人,被外派学习,之后她就被调往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从事保育员工作,一干直到退休。陶秉均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爱心窗口的前任接待员刘虹美老师曾经是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的同事,得知刘老师从事爱心窗口接待的工作后,陶阿婆便经常到基金会爱心窗口捐款,把基金会当成了值得信任的“慈善桥 梁”。

她从2007年开始,每年捐款1200元,结对资助一名家境贫困的小学生。按照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规定,资助一名小学生每年只要1000元,而陶阿婆每年都会多给孩子200元钱,说是让他买一些需要的学习用品。陶阿婆平时生活简朴节俭,甚至因为嫌电影票贵多年舍不得去看一场电影。她还常年吃素,省去不必要的开销,但会把平时节约下来的钱用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她觉得自己现在过得比有困难的人好,就应该力所能及地献出自己的爱心。

2011年6月,当看到患白血病的儿童为治疗费用所困时,她再次换乘地铁来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门捐款600元。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看到有些患白血病的孩子,因为费用高昂,家长只能放弃治疗,心里很难过。尽管捐的钱很少,帮不了他们什么忙,但这也是我的一份心意 吧。”

2011年重阳节前夕,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冯国勤等领导走访慰问了陶秉均老人,为她送上慰问品,衷心地感谢这位长期为慈善事业做出贡献的“慈善老人”,并祝她节日愉快。

2017年,当陶秉均老人之前资助的小学生的父母找到了收入稳定的工作之后,家庭脱离了贫困状况,并表达了不再需要社会救助的意愿,陶秉均就再次来到爱心窗口要求继续资助其他贫困学生。这一次,刘虹美老师帮她找了一位就读于上海海洋大学的女大学生小霞(化名),每年资助2000元。就在资助后的几个月,这位女大学生给陶秉均写了一封信,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没多久,陶阿婆就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惊喜—一个家庭生日聚会,给她过20岁的生日。阿婆回忆说:“好像是10月,我请了小霞、我女儿,还有当年在儿福院我班上的两名孤儿,一起到饭店里欢聚一堂。我还给小霞买了一根项链做纪念。小霞当时很激动,说自己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过过生日。”感觉陶阿婆已经把小霞当作自己的孙女一样亲了。

平时,由于腿脚不便,陶秉均已不太下楼,但只要社区举办献爱心的活动,她一定会准时到场,献上自己的一份心意。此外,对有困难的亲友她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原来在儿福院班上的一名孤儿联系上了陶阿姨,她已结婚并育有一对双胞胎儿子,没有工作,生活较为困难,陶阿婆得知后立即资助2000元给她。

爱并不都是伟大而崇高的,爱更多的是平凡而细微的,平凡之中见真情,祝福拥有美丽心灵的陶秉钧老人健康长寿,好人一生平安!

猜你喜欢
小霞阿婆上海市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给阿婆一个暖冬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小镇阿婆茶
阿婆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吴公子
吴公子
心疼阿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