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L-OHP+5-FU化疗药的相关性

2018-08-10 03:17郭腾王家宏国强赵艳飞
世界复合医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氟尿嘧啶奥沙利胃癌

郭腾 ,王家宏 ,国强 ,赵艳飞

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二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

胃癌(GC)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70%的患者患病产生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即现阶段患病率与致死率很高的一种疾病,预后极差,多数胃癌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1]。即使行根治性手术之后,仍有60%的患者术后会复发、转移,其中70%发生在术后2年内,约90%发生在术后5年内[2-3],以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为主联合化疗方案对治疗晚期胃癌有显著疗效[4]。P53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研究选取包头市肿瘤医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病理诊断明确的胃腺癌患者资料75例探讨患者T和N中P53的表达水平是否与L-OHP+5-FU化疗药的疗效相关联,为LOHP+5-FU化疗药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包头市肿瘤医院的胃癌组织(T)和癌旁组织(N)蜡块标本各75例,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组织学类型均为腺癌,术前均未行放化疗,术后均行辅助化疗以LOHP+5-FU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85 mg/m2的奥沙利铂(国药准字:H20040817)施以静脉注入d1联合0.4 g/m2的亚叶酸钙(国药准字:H20090089)施以静脉注入 d1联合0.4 g/m2的5-FU (国药准字:H31020593)施以静脉注入d1联合2.4 g/m2的5-FU连续施以静脉注入 46 h d1(2个星期反复),治疗6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

1.2 方式

施行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FQ-PCR)这一检测。按石蜡包埋组织切片miR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提取样本T和N内部的总RNA。测算RNA处于280 nm与260 nm这一分光光度计波长过后的吸入值,测算浓度并评测浓度。依据试剂盒指引评测T和N中的P53的表达量,以U6snRNA为内参照。依据所得Ct值,用相对表达量的公式RE=2-△△ct分别计算P53在T和N中表达水平。△△Ct=[肿瘤或癌旁组织 (CtP53-CtU6)]—[正常对照组织(CtP53)-CtU6],RE指代P53处于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内部的对应表达总量,就是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内部的表达及匹配正常组织内部的表达总量的比重。

分组及疗效评价标准:近期疗效依据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1981)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稳定(stable disease,SD)和疾病进展 (progression disease,PD),CR和PR患者需在1个月后确证疗效,以CP+PR计算有效率。

1.3 统计方法

凭借SPSS 17.0统计学软件统计并调研相关的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T和N中P53的表达水平的比较 N中P53的相对表达量高于T中P53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T和N中P53表达水平的比较(±s)

表1 T和N中P53表达水平的比较(±s)

组织胃癌组织(n=75)癌旁组织(n=75)P53 2-△△CT P 值2.66±0.68 2.84±0.83 0.036

T和N中P53的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T中P53的对应表达总量及患者的性别、年龄、TNM分型、组织学分型与具备淋巴结转移与否加以比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内部P53的对应表达总量及患者的性别、年龄、TNM分型、组织学分型与具备淋巴结转移与否加以比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和 N中 P53的相对表达量与患者对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化疗药的敏感性明显相关(P<0.05);在敏感组中:N中P53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T中P53的相对表达量;在耐药组中:T中P53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N中P53的相对表达量,见表2

表2 T和N中P53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例因素的关系(±s)

表2 T和N中P53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例因素的关系(±s)

临床因素T中P53的表达量2-△△CT P 值N中P53的表达量2-△△CT P 值年龄(岁)≥60(n=46)<60(n=)29性别男(n=57)女(n=18)组织学分级高分化(n=2)中分化(n=46)低分化(n=27)TNM分期T1±T2(n=7)T3±T4(n=68)淋巴结转移有(n=59)无(n=16)化疗敏感性是(n=46)否(n=29)0.3910.310 2.71±0.73 2.57±0.60 2.91±0.79 2.71±0,89 0.4690.513 2.65±0.71 2.69±0.60 2.83±0.85 2.85±0.80 0.6630.619 2.33±0.35 2.70±0.75 2.60±0.59 2.51±0.40 2.91±0.92 2.75±0.68 0.6180.264 2.78±0.72 2.64±0.68 3.12±0.64 2.81±0.84 0.2270.472 2.80±0.85 2.47±0.72 2.80±0.85 2.98±0.75 0.0100.014 2.50±0.66 2.91±0.65 3.03±0.86 2.55±0.71

3 讨论

胃癌处于普遍的恶性肿瘤内暂列第四,晚期患者处于5年内的存活率低过5%[5],我国即胃癌尤为普遍的一大国家,由于胃癌致死的人口总量占据国际的50%。目前,国内外公认的延长病人寿命和生存的治疗原则是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6-7]。

胃癌的产生及变换即数个时期与数个基因加入的尤为繁杂的进程,原癌基因相应的激活与抑癌基因相应的失活均与肿瘤的产生及进展间紧密关联。人身体的P53基因处在染色体17号内部的染色体短臂(17q13),长度即20 kb,经由11个外显子与10个内含子生成,其蛋白质产物处在细胞核,对应分子的质量即53 000 Da,就是P53。其可以监控细胞基因组相应的健全性,修复各类要素引发的DNA受损并消除各类具备癌变趋向的细胞等功能而凸显出抑癌功能[8]。国内研究[9]也指出了,P53相应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尺寸TNM分型不具备关联性,而与淋巴结转移间紧密关联。而另外的调研指出了,P53蛋白表达不单与分化状况、远端转移等具备关联性,还与浸润程度间紧密关联。此次研究结果指出了P53在T和N中的表达量与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不具备关联性,这与样品总量的尺寸不一致、监测方式与评定规范不一致具备关联性。T和N中P53的表达量与L-OHP+5-FU化疗药物敏感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53被认为是一个判断肿瘤细胞发生发展的有价值的标志物,和肿瘤的分化程度、复发、转移和患者预后无密切关系。然而,P53在T和N中的差异表达能否作为预测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药物敏感性和知道临床化疗选择方案的指标,该研究结果显示P53在T和N中的表达量分别是(2.66±0.68)和(2.84±0.83)(P<0.05),P53 的表达量在T和N中的表达量与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药物敏感性有关,与相关研究[10]的调研相一致。其指出了,P53在胃癌中的表达随组织分化降低而降低,分化程度分别是(0.635±0.111)与(0.501±0.084)(P<0.05)。 P53 在 T 和N中的表达量可作为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药物临床化疗选择方案的预测因子,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药的个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氟尿嘧啶奥沙利胃癌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丁俊晖与奥沙利文的亦敌亦友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奥沙利铂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