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2018-08-10 03:17宫磊魏玲赵燕热娜古丽王亮
世界复合医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死亡率缺血性家属

宫磊 ,魏玲 ,赵燕 ,热娜古丽 ,王亮

1.武警新疆总队医院急诊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9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其中,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居多,已成为威胁人民生命的主要杀手[1]。脑卒中是指由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部或全面性脑功能缺失综合征,由于该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预后差、致残致死率高[2],如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救治,则会迅速危及患者的生命。对患者进行早期诊疗,实施院前急救措施,可缩短急救时间、降低病死率、致残率[3],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次研究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院前急救措施对于该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按照是否实施过院前急救措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对,观察组42例(由救护车送入该院,实施院前急救措施),对照组46例 (由家属自行送入该院,未实施院前急救措施)。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入院后经颅脑CT或MRI证实。患者从发病到就诊时间均≤72 h。观察组患者男25例,女17例,年龄53~76岁,平均(63.6±8.4)岁;其中18例患者为重度,24例患者为轻度。对照组患者男28例,女18例,年龄52~78岁,平均(64.2±8.6)岁;其中20例患者为重度,26例患者为轻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研究均经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由患者家属自行送入该院治疗,未实施院前急救措施。

观察组:由急救车送入该院治疗,实施了相关的急救措施。主要措施有:①求诊电话指导。医务人员接听求诊电话时应问明患者症状,如初步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疾病,应告知患者或其家属立即停止患者的一切活动,平卧,保持气道通畅。接到指令后,救护的医务人员应在3~5 min内出发[4],尽快赶赴患者所在地进行急救;②病情评估。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血压、脉博、意识等,快速做出正确的判断,以确定抢救措施;③保持呼吸道畅通。若患者病情较轻,神志清楚,可采取平卧或侧卧位。若病情较重,出现昏迷、呕吐的患者则应先清理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或呕吐物,然后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呼吸道使患者产生窒息。可自主呼吸者给予吸氧措施,如患者已停止呼吸或无法自主呼吸,应给予气管插管措施;④建立静脉通道。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可使急救药物及时应用,尽可能选用静脉留置针,这样既可保证药物的快速输入,又可避免因患者体位的改变或其躁动而使针头刺破血管。有颅内高压症状者应给予250 mL,20%的甘露醇及速尿20~40 mL静脉滴注,患者稍微平稳后进行搬运;⑤搬运患者。对患者情况进行充分评价,达到可转运状态后进行搬运,搬运时应1人固定头部,其余人分别抬住患者的胸、臀及下肢,同时用力将患者搬运至担架上,尽量将担架保持相对水平,略微抬高头部位置,避免担架倾斜度过大引起患者恐慌而使血压再度升高;⑥安全转运。将患者头部置于车头位置,在转运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及各种导管、输液管的通畅,利用救护车上的设备为患者施行监护,在患者到达医院前提前与相关科室联系,开通抢救绿色通道,做好抢救准备和急诊辅助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中枢性高热、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好转、死亡及总有效率等预后指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取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结果

经过积极、有序的院前急救措施,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结果[n(%)]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相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情况比较[n(%)]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属于急危重病症,及时的抢救可为患者赢得更多的生命时间[5],因此院前急救措施就显得极为重要。院前急救是指在患者入院前所采取的与治疗相关的医疗急救措施[6]。有研究显示,由家属自行送入医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由于家属对该病缺乏正确的认知,常常会做出不利于患者病情的举动[7],如随意搬动患者,不会为患者及时清理呼吸道及口腔中的分泌物或呕吐物而造成患者窒息或加重病情,对患者的救治及预后很不利[8]。所以,及早发现脑卒中患者,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9]。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P<0.05)。院前急救从接到求诊电话,指导患者家属做出正确护理开始,到启动急救系统,奔赴现场,现场施以正确、有效、及时的救治措施,再将患者转运到医院给予进一步的救治,每一步都非常关键,是急诊医疗体系院外的延伸,对降低脑卒中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9%(P<0.05)。对参与院前急救的医务人员来说,准确而快速地判断患者病情是抢救成功的前提,对患者的抢救与对病情的评估应同时进行,这为提高抢救效率节省了时间。在运送途中密切监护患者并利用救护车上的设备给予患者各种相应的治疗,并提前与医院的相关科室联系,开辟救治绿色通道,也为救治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为肺部感染4.8%,中枢性高热35.7%,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9.5%,均低于对照组的13.0%,47.8%,和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一结论与王鸣[10]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不仅可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同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死亡率缺血性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