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两堤,夹水出江”洪道整治新思路

2018-08-20 12:34关爱斌
江西农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蓄洪区分洪行洪

关爱斌

(湖北省汉江河道管理局,湖北潜江 433100)

1 杜家台分蓄洪区现状

杜家台分蓄洪区上连汉江,下通长江,是汉江下游唯一的分洪控制工程。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具备有分蓄汉江和长江洪水的双重功能,同时也具备汉江洪水经洪道直接行洪入长江的条件。1956年杜家台分洪工程建成,将汉江下游超额洪水引入泛区调蓄,1970年通顺河下游通长江的黄陵矶闸建成后,形成了完整的杜家台分蓄洪区,总面积613.98 km2。工程建成至今,共分洪、分流运用了21次,在历次运用中分别降低仙桃水位0.7~3 m,充分发挥了工程效益,为保障汉江下游和武汉市的防洪安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杜家台分洪道上接杜家台分洪闸,下至周邦,长20.5 km,是将汉江下游超额洪水引入分蓄洪区调蓄的分洪通道,分洪道宽800 m,两岸堤防堤顶高程约30~32.8 m(黄海高程)。

行洪河道上起周邦下至黄陵矶闸,长53.08 km,既是汉江洪水经分蓄洪区分洪入长江的行洪通道,同时也承担部分分蓄洪任务。通顺河交汇处(王家赛闸)以上的行洪道系人工筑堤形成,以下为通顺河天然河道。行洪河道上段为地势开阔的蓄洪区,两岸有多个分洪围垸,下段属通顺河水系下游河道。

2 近年分流运用情况

近年分流运用情况见表1。

表1 2005年和2011年分流运用情况

3 洪道整治必要性

3.1 分流运用常态化对洪道提出整治要求 丹江口水库加高后,汉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发生了变化,10~100 a一遇的汉江洪水在碾盘山河段泄量有不同程度减少,20 a一遇的分洪流量可通过杜家台洪道流入长江,而不需要使用区内围垸蓄洪。2005年和2011年2次分流运用的实践表明,通过杜家台分流能明显降低汉江仙桃以下河段洪水位,减轻汉江秋季洪水时下游河段水面坡降大而造成的对两岸堤防的防汛压力。

3.2 洪道现状自身的整治需求 1984年杜家台最后一次分洪运用,至2005年分流运用之前,杜家台20年没有分洪,在这期间洪道逐渐被开垦利用,种植了大量树木、芦苇等高杆作物,还开挖围垦了大量鱼池,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现今已成为分流决策的羁绊。为使杜家台分蓄洪区安全分流,为分流运用常态化、机制化提供保障,必须对洪道进行扩卡除障,明确洪道的控制边界,并对洪道两岸部分薄弱垸堤进行适当地加固,以提高洪道的行洪能力。

4 洪道整治思路

4.1 总体原则 根据长江委编制的《汉江干流综合规划报告》的调洪演算成果,防御汉江不同典型年10~20 a一遇频率设计洪水时,杜家台闸分洪流量为1 350~1 830 m3/s。结合两次分流运用实际情况和洪道水面线计算成果,选取杜家台闸分流1 500 m3/s与汉口水位25.0 m(冻结吴淞高程)组合的水面线作为加固和退挽的设计洪水位。按照“一河两堤、夹水出江”的总体思路,洪道整治主要是清除行洪堵点,达到扩卡增流,保障洪道分流运用时行洪畅通的目的。根据水面线计算成果,洪道垸堤退挽的原则是:通顺河入汇口上游洪道宽度不小于800 m,通顺河入汇口以下洪道宽度不小于600 m。

4.2 主要任务 洪道整治工程任务为:接长九沟桥,拆除九沟桥右岸阻水路堤;对洪道两岸的阻洪卡口新农垸、赵家垴垸、香城垸、周家墩垸等4个垸的部分垸堤进行退挽和加固;拆除三羊垸垸堤,对下东城垸外滩鱼池围埂进行平整;按原规模还建各退挽堤段现有涵闸、泵站。

4.3 存在的挑战 洪道整治涉及仙桃、蔡甸、汉南三市(区),堤线长、地处偏远,部分堤段周边属基本农田,整治过程不可避免遇上施工战线长、征迁任务重的矛盾,以及如何落实工程建设资金,确保工程顺利高效实施,也是洪道整治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5 结语

“一河两堤,夹水出江”的洪道整治思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人们只要不等不靠,以国家利益和工程质量高于一切的态度,上下同心、积极化解矛盾,就一定能取得不愧于党和人民的成效。

猜你喜欢
蓄洪区分洪行洪
淮河正涡段行洪区联合运用对淮河干流水位影响研究
水工模型试验对湄潭县城分洪方案的优化与改进
分蓄洪区运用损失变化特点及应对策略初步探讨
滹沱河(南水北调—机场路)南岸高标准行洪区行洪通道布局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淮河正阳关至涡河口段行洪区单独运用时对淮河干流水位的影响研究
二维非恒定流模型在大辽河河道现状行洪能力分析中的应用
大名滞洪区分洪口门位置的确定
北关分洪枢纽液压启闭系统控制维护保养浅谈
怀洪新河防洪调度运用思考
淮河行蓄洪区运行管理状况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