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汤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

2018-08-20 09:56易进科徐应乐王文科徐鹏辉
吉林中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交感全血颈椎病

易进科,徐应乐,王文科,徐鹏辉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8)

交感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主要类型之一,其病理变化主要是椎间盘退变从而直接或间接引起周边组织缺血、受压以及牵张,导致丧失机体功能[1],同时颈部的肌肉和韧带维持的颈椎生物力学平衡被破坏也可导致交感型颈椎病的发生[2-3]。疼痛麻木是交感型颈椎病最常见的主要症状[4]。祖国医学认为颈项部为脑髓之门户,是联系全身脏腑的一个枢纽,经络分布的密度最高,交感型颈椎病的发生是人体荣卫气血,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6]。针灸在内外科疾病中的治疗得到了广泛应用[7]。本文研究了汤药配合针灸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9月-2015年2月由我院收治的12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年龄25~65周岁。排除标准:未按规定疗程进行治疗,或中途退出治疗,无法判断疗效者;患者有胃出血、胃溃疡症状;具有血液、肾、肝等原发性疾病;精神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根据简单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患者在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2组基线资料对比(n = 60)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药汤药治疗:生牡蛎30 g,珍珠母30 g,葛根20 g,全蝎12 g,天麻12 g,钩藤12 g,丹参9 g,川芎9 g,桑寄生12 g,水煎200~300 mL,每天1次口服。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主穴选取病变椎体上下共3个椎体的双侧颈夹脊穴,配穴选择局部阿是穴、合谷穴、申脉穴。患者取俯卧位,针灸部位碘伏常规消毒,用华佗牌0.3×40 mm针灸针,进针1.0寸左右,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接G6805-ⅠⅠ型电针仪,频率30 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 min,隔天治疗1次。2组的治疗观察时间为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疼痛消失,且感应力、肌力、反射等机体功能恢复正常;有效:疼痛基本消失,感觉、反射、肌力等体征明显好转;无效:无达到上述标准甚或恶化。

1.3.2 疼痛评价 使用类比评分法来评定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两端各自代表剧痛(10分)与无痛(0分),患者根据自身情况来填写评分。

1.3.3 全血黏度变化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当日抽取空腹肘静脉血5 mL,常规抗凝后,30 min即送实验室,选择赛科希德S6 000血流变测试仪在25 ℃恒温下检测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 s )表示,对比采用成组t检验或配对t检验;计数数据对比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 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疗效判定对比(n = 60) 例

2.2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表3)。

表3 2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x± s ,n = 60) d

2.3 VAS评分对比 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表4)。

2.4 全血黏度变化对比 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表5)。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n = 60,x± s ) 分

表5 2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变化对比(n = 60,x± s )mPa.s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颈椎病与督脉及太阳经关系密切,当人体正气不足时,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可影响督脉,使项背挛急,疼痛加剧[8-10]。

相关研究表明,针灸可刺激局部穴位感受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颈肌或血管痉挛,有利于恢复颈椎正常解剖关系和生物力学平衡[11]。针灸针刺颈夹脊穴,可直达病变的神经根,进而使血液循环得以改善,消除或减轻患者神经根的水肿与炎症,促进局部的代谢[12-16]。

交感型颈椎病发病后期阶段会出现颈部疼痛、上肢痛麻等症。现代研究也表明神经根性炎症是导致患者疼痛的一项主要原因,所以治疗的重点是消除患者神经根的水肿与炎症。针灸治疗能够达到减轻局部缺血等作用,能改善神经周围微循环环境及营养状态,促进局部渗出物及瘀血的吸收,以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及运动功能[17-18]。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流动性、黏滞性等变化规律的科学,全血黏度升高就会导致患者血液循环尤其是微循环出现障碍,使得细胞、组织缺氧和缺血[19]。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都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更低。

猜你喜欢
交感全血颈椎病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有氧运动增强骨骼肌α2-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的交感缩血管反应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SD大鼠骨骼肌交感缩血管反应和功能性抗交感的影响:NO和α1—AR的作用
时空交感(外一篇)——杜甫《地隅》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临床意义
睡眠过程中交感和副交感拮抗活动的初步分析*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