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感恩教育要从点滴做起

2018-08-21 10:10郭广顺
当代教育管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社会教育感恩学校教育

郭广顺

【摘要】感恩是对他人的帮助和恩惠由衷地表示感激,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我们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方式,唤醒学生的感恩情怀,让学生学会感恩。

【关键词】感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天生就是和贪婪,吝啬,冷漠对立。别让中国现在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因为他们关系到的是整个民族的未来。

1学生缺少感恩心的现状

作为一名教师,我敬业爱生,每逢农历三月三,都会自掏腰包给我班学生煮鸡蛋,但学生中总会有这蛋不是土鸡蛋,不好吃的说法;中秋节到了,给学生精心挑选的月饼,也有同学说:“这月饼不合我的口味.”我班一男生,由于自幼家境困难,父母被迫双双外出打工,无法照看他,10年后,父母接他到城里上学,在他父亲出差,母亲急性阑尾炎住院,需要人照看时,他竟然离家出走20多天,目的是为了报复父母当初没有照看小时候的他,他现在就是要让父母难受等。身边所见让我觉得现在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缺少了最基本的感恩之心,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和有义务来培养学生的感恩心,于是我在班级里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让学生回家洗一次碗,体会一下做家务的辛苦,也让学生了解家长们的感受。当即就有一部分学生不以为然,更不屑去做这样的事。第二天,只有小部分家长觉得这样的作业很有必要,他们难得看到孩子们主动要求劳动,并对他们的劳动加以了肯定。这样的结果让我大失所望,也没有达到我之前想要的基本教育目的。虽然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有所保留,可在他们的回答和对完成这一任务表现中也不难看出某些事实:他们觉得家务是家长理所应当的事,与他们无关,他们参与家务是额外劳动。

2学生缺少感恩心的原因

首先,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长辈们把他们当作宝贝,从来不让他们吃苦,而享受过度宠爱和溺爱的孩子有可能养成掠夺式的生活态度,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得尊重他人、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与他人难以合作等等。父母是孩子学习的第一榜样。如今,不少家庭急功近利,在孩子教育上重学习、轻品德,把分数、升学、上重点学校看得至高无上,严重忽视品德教育、情感教育;加之,一些家长受自身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的限制,缺乏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不可能站在别人的立场看待问题,也不会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感受,自然谈不上感恩。

其次,社会感恩教育缺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卡通、网络、新闻媒体等公共媒介中,只注重经济利益,忽略了對孩子的基础教育。

再次,学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道德教育真正缺乏的是实效。与其先治国平天下,不如先修身齐家,因为直观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更好理解。而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爱家、爱父母也远比爱祖国、爱人民实际得多。

3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感恩的基础

孩子们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思想的完善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我们没有权利去责怪现在有道德缺陷的孩子们,但我们有义务去改善和挽救正在渐渐淡化的道德观念和日益冷漠的心。只有这样我们的和谐社会关系才能建立起来,我们的未来才有希望。作为孩子最初教育者的家长们,应该以身作则,从小就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爱孩子,就要习惯让孩子干一些家务,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要让孩子了解家里的难处、父母的辛劳,从而珍惜眼前拥有的幸福,对父母产生尊敬、爱戴和感激之情。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是因为爱他才会为他付出这么多,让孩子了解父母生活、工作的压力和艰难。

4学校对学生感恩教育要从点滴做起

4.1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一位合格的班主任,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中、思想上都要对学生加以关心和引导,但这并不表示班主任在生活中担当保姆角色。班主任要学会偷懒,平时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既能锻炼学生做事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学生完成得出色时,班主任要及时鼓励,予以肯定。让学生明白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从中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老师的苦心。

4.2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楷模。爱的传递永远不可能靠说教来实现,榜样的表率作用是最奏效的。教师的品格对学生构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这力量绝非教科书、格言和道德说教所能代替的,它不是贴在墙上的豪言壮语,也不是写在纸上的名言警句,更不是挂在嘴上的信条。它体现在教师的品格之中,由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一滴注入学生的心灵。教师必须随时随地加强自己的修养,以身立教。教育讲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感恩并不是简单的行为习惯养成,急于让孩子感恩而进行严格要求,急于将责任的担子压在孩子身上,都是不切实际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效仿的楷模。在品德教育中,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并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他人和社会的感激。

4.3举行感恩活动,加强感恩意识的宣传。在班会课中结合社会中的感恩典型事例展开讨论,在班级中树立感恩的基本意识。寻找身边值得感恩的小事,如班级卫生委员刘倩晚自习后,默默无闻为班级关门窗,从无失责,确保班级教室里的财务安全;班里的王利军同学长期负责了教室里黑板的保洁工作,确保老师上课舒心等等。对类似这样的同学予以肯定,这正是大家值得感恩和学习的鲜活事例。感恩从身边小事做起,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责任与义务。作为学生履行学生的基本义务,遵守学校基本规范;在班级大扫除中,要求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自己承包打扫任务,并对自己的劳动负责;要对保洁的同学感恩,不随地乱扔垃圾;要对帮助自己的同学感恩,多说谢谢。

在学生中开展《摸摸父母的手》征文活动,让学生从父母手上的老茧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在周记中回顾和记录自己的感恩心得,发现身边的感恩事件。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对感恩教育的接受程度。

回报父母养育恩,为父母做一件事,如整理房问、洗碗、给父母捶背、为父母倒茶等,从中体验父母的的艰辛和不易。寻找父母身上让自己感动的东西,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付出。同时,我们在开展感恩教育工作时,可以收集一些与感恩教育有关的传统故事、中外经典故事,在班团活动课、团队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感恩的善根,使学生在故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启发道德的自觉,促使学生感恩心理的养成;可以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与感恩教育主题相关的古诗词或中外名人名言,以张贴在教室墙壁上,以朗诵比赛,以写感想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感恩的情结,积极营造出感恩的教育氛围,以氛围来影响人培养人塑造人;可以创设一些活动情景,用心理换位的方式让学生去积极参与感恩活动中,在亲身体验中感悟着父母的养育恩、老师的苦口婆心教导、他人对自己的关心帮助与友善,引导学生在相互理解中体验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美德。经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学生的感恩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学会感激,学会回报,学会做人。

另外,传统评价体系也要做出适当性调整,在评比优秀的时候,那些虽然学习不优秀,但对父母很有孝心,喜欢帮助同学的学生,也应肯定其闪光的一面。学校在评优时就设立一些肯定品德优秀的奖项,如爱校之星、奉献之星、团结之星、勤俭之星等等。

5社会正面的感恩教育必不可少.

第一,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赋予感恩教育的内容,比如儿童喜欢的动画片。第二,在舆论方面造成正面的宣传,发扬二十四孝等传统思想中好的一面的教育,对于社会中出现的过河拆桥,落井下石等与感恩之心背离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批判和打击。中国有句俗话: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国人的美德,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

总之,家庭、学校要意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在积极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的今天,我们要把感恩教育作为荣辱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感报恩德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努力营造一种全民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猜你喜欢
社会教育感恩学校教育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谈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形式的结合与创新
中学技术学科STS的实施研究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浅谈社会教育中的古筝教育优化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