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可行性研究筹划管理应用

2018-08-22 07:48李穗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1期
关键词:管理问题

李穗

摘要:企业进行项目投资或经营决策,进行可行性研究筹划是必要步骤及基础程序。企业可行性研究及筹划可帮助企业合理有效地进行相关的管理与控制工作。文章针对企业可行性筹划的应用管理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肯定企业可行性研究筹划的意义,辅以案例对具体筹划应用进行说明。

关键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筹划应用;管理问题

项目投资或经营决策是基于企业生产发展的战略来开展的,应用很宽泛,例如固定资产投资、扩大生产、并购企业,还可能包括公司内部部门的设立的有关部署。可行性研究是根据公司战略、计划等对具体事项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的过程。可行性研究是企业规范化管理的产物,涉及重大决策前进行可行性分析十分重要,对相关资源、技术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选择最佳项目和方案,为经营层决策提供依据。具体筹划包括市场调查、相关数据分析论证、数据追踪等,企业事前对有关事项的研究筹划越充分,取得的成效将越显著。

一、可行性研究的重要作用

可行性研究是决策科学应用,具体应用时运用多种科学手段,通过广泛调查研究,综合论证技术实用性、财务合理性及法律实用性。可行性研究作为投资管理研究方法,经过十几年发展,不断完善,在企业决策过程中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可行性研究是经营、投资决策部署的必要准备工作内容。

2. 可行性研究是企业资金筹划的重要依据。

3. 可行性研究是日后签订各种协议和合同的依据。

4. 对于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工程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重要依据。

5. 可行性研究是向当地政府、规划、环境保护部门申请有关许可文件的依据。

二、可行性研究在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不高

即使明确了可行性研究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行性研究在思想上及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企业容易对投资项目存在传统的领导指挥型分析,即按照有关权利部门指示,先作可行性结论,再补充可行性研究,实际就是形式主义,可行性研究走走过场,让决策过程看起来规范而已,没有真正起到研究作用,对决策没有效果。

(二)可行性研究机制不健全

企业可行性研究机制决定可性报告的有效性,但部分企业存在投资行为的分析质量不高、内容不全面、不深入,落实执行效率不高,甚至计划性不强,随意性大的问题,这都是相关可行性机制的管理问题。

(三)可行性研究的监控与考核制度不完善

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完成评价考核应当相辅相成,企业应制定相对完善的评价制度与绩效考核制度。有些项目实施后,追踪考核不足,进行可行性研究时高度重视,但开发后,对结果没有相关的奖惩机制,有可能导致相关人员只追求短期效益而不顾企业长期效益。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树立可行性研究管理体系

企业应坚持可行性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相一致原则,在总规化前提下,经营层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有目标有意识地进行投资和决策行为,这是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基础性前提,也对其研究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领导层的重视,必将会配置有效资源来进行这一工作。

严格把控,根据科学、动态的模式对目标任务进行严格把关。同时,采用最适合自身的方法进行可行性研究计划。

(二)完善可行性研究筹划方式

可行性筹划服务于公司项目决策,一般情况下,会从市场竞争情况、生产规模情况、资金筹划、税务筹划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可以用量化指标来进行分析比较,为领导层提供数据依据。资金和税务方面筹划分析作为可行性分析小组中财务人员承担的工作,其计算数据对决策有关键作用。企业应对可行性研究工作部门设置给予高度的重视,企业可以在财务部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等相关的部门中挑选出合适的人选来组成专门的可行性分析小组,这对于企业的可行性计划研究会更加合理。

经营决策的可行性考量,有可行性考量,也有几种投资或运行的方案抉择,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通过一定可行性筹划模型进行分析考量,可以为经营层决策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三)完善监控及考核制度

追踪监控有利于企业对可行性研究后工作的落实与具体的执行。对于考核指标的制定要给予相应的重视,保障企业的项目投资或相关决策执行情况可以真正落实到实处,推进企业的发展。

四、可行性研究筹划案例

A集团公司计划对其所有的一宗地块进行出租经营,以下是A集团对合作方式的可行性筹划应用过程,从法律、资金及税务方面进行分析,项目涉及单位有中标单位乙方及项目所在地管理公司丙方。可行性研究筹划小组提供了几种合作方式。

合作方式1:“营业收入计入A集团账、扣除收入的12%作留存合作利润,剩余部分返还给对方”,操作模式为租赁经营活动使用A集团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开展,A集团对消费者开具发票。乙方为落实项目,在项目所在地设立管理公司(下称丙方)開展实际经营管理,丙方按照收入返还额向A集团开具发票,A集团按照发票计入成本,并向丙方付款。

丙方在设立时选择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其所开具发票适用增值税增收率3%。A集团为一般纳税人,收到丙方发票,最多抵扣3%的进项税,但A集团以其主营收入(有6%及17%税率计算,销项税税率与进项税税率差较大,导致需缴纳高额的增值税。

以第一年保底收入1020万元(不含税收入)计算,产生销项税额106.08万元。按留存收入12%即122.4万元收益,丙方需开具897.6万元发票,其中:预计33%的发票项目为农产品,金额296.208万,该部分发票不能抵扣;其余可抵扣3%进项税,合计可抵扣额为18.042万元,则最终需缴纳增值税88.038万元(另外还需缴纳8.8万元增值税附加税),综合税负率9%。

从现金流来看,实际留存资金25.562万元,实际收益较预期大幅减少。

租赁经营活动应使用A集团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开展,并对消费者开具发票。经营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商品和原材料由承租方采购、处理,若对外发生数质量等纠纷,A集团为责任承担者,即使合同约定了责任划分,也存在首先承担责任,赔偿顾客损失后,才根据合同条款向承租方追责。(若采用该模式,也建议采取签订三方合同,明确乙方与丙方的关系,乙方与丙方的权利与义务,及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纠纷时责任的承担者等关键合同条款,规避A集团风险。)

合作方式2:丙方使用其自身营业执照开展经营,其营业现金缴存至A集团方账户,营业收入以服务区场地租金的形式入账,留存收入12%收益,丙方需开具剩余88%发票,发票项目为“管理费”,A集团根据发票支付款项给丙方。

在该种方案下,丙方营业收入以场地租金的形式入账,增值税计税方式可以选择简易增收办法,税率为5%。而丙方开具的管理费发票可以抵扣3%的进项税。

较前述方案,该方式缴税额较少,经测算,以第一年收入1020万元,留存12%利润计算,A集团增值税24.072万元。同时,使用丙方营业执照及相关许可证开展经营,规避证照经营所属带来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

若为保证第一年实际留存122.4万元(1020*12%),提高留存比例到14.433%时,缴交增值税后,实际留存收益即可达到122.4万元,较第一种方案中留存比例要达到20.803%更易于让丙方接受。

综上,根据以上所述问题,建议如下:为保证A集团利益,适当租赁区经营收入留存比例,提高实际留存收益;确立合同各方主体,合同相对方应明确权利义务,明确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降低风险;建议采用上述第二点操作方案确定合同及开展经营活动。

五、结语

可行性研究筹划是先进的管理手段,能够在具体项目上进行有效的事前筹划,优化资源配置,协调部门合作,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应重视策划前的各种筹划分析,发挥可行性研究的积极作用效果。企业要建立健全可行性研究筹划管理目标体系,完善相关追踪监控及考核制度,培养可行性研究筹划人才,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方夏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管理问题
初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留学生管理问题及对策
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探讨
信息化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浅谈企业预算管理的问题及措施
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问题与思考
新形势下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析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关于村级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