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髋与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2018-08-23 10:10王超方策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髋臼股骨置换术

王超 方策

[摘要] 目的 探究半髋与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8例老年2型糖尿病粗隆间骨折患者病例,其中半髋置换术(HA组)50例,全髋置换术(THA组)48例,随访3年,对两组患者临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 H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 术后恢复下地活动时间、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显著小于对照组,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A 组患者出院后及术后 3 年的 Harris 评分均优于 HA 组(P<0.05)。结论 采用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粗隆间骨折,短期效果优良,但是远期疗效略逊色于全髋置换术。

[关键词] 2型糖尿病;粗隆间骨折;半髋置换术;全髋置换术;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2(b)-0023-02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临床上常见的髋部骨折类型,老年人由于年纪较大,身体各项机能下降,钙吸收效率较低,故此成为该病的好发群体,该病治疗依然以通钢板、角钢板、空心钉、重建钉、动力髁螺钉(DCS)等外科手术为主[1]。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中有所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当下,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改变,2 型糖尿病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患者因为甲状腺功能受损,在胰岛素分泌分泌不足情况下,蛋白质合成受阻,继而造成负氮平衡、骨质疏松,促使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率进一步提升[2]。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粗隆间骨折各有优缺,该文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8例老年2型糖尿病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X线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依参照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相关标准。HA组中男19例,女31例;年龄62~73(65.8±3.8)岁。THA组中男21例,女27例;年龄61~72(64.9±3.1)岁。患者家属对该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療过程中密切观察血糖指标,特别是饭后2 h血糖水平。并对患者饮食干预,鼓励患者采用少食多餐原则,以低糖饮食为主,并确保维生素摄入的充足性。饭后积极进行散步等活动,以促进消化,防止糖在体内汇聚成脂肪,诱发肥胖症,加重血糖病病情。

1.2.1 HA组 麻醉结束后,协助患者处于侧卧位,术区常规消毒,铺无菌巾,于髋关节外侧位置做切口,对股骨颈行截骨措施,拿取股骨头,清理、复位并对骨折端行捆扎固定,采用髓腔锉扩展髓腔,结合患者髓腔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长柄假体,在骨水泥技术协助下进行安装,继而进行关节复位环节,最后把患者臀中肌止点缝回到大转子上。

1.2.2 THA组 麻醉方法与常规消毒同上。做外侧切口,尽量外露肌肉组织,顺沿肌纤维方向钝性剥离臀大肌,切开大粗隆滑囊。T形切开关节囊,可观察到股骨粗隆间

骨折,止血与清洁、清理周围组织及碎骨片,在模板协助下于小转子近侧缘上部1 cm位置截断股骨颈基底,应用取头器拿出股骨头,以髋臼敞开器并外露髋臼。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臼杯并置入,待其方位稳定后,再次应用螺钉固定。扩髓后,在股骨颈前倾 20°放非骨水泥股骨柄至适宜深度,最后做引流、缝合与加压包扎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随访3年,采用Harris评分量表评估患者肢体功能情况:①优秀:90~100分;②良好:80~89分;③可以:70~79分;④差:<70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x±s)表示计量资料;率(%)表示计数资料,t和χ2对组间数据差异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检查情况比较

H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恢复下地活动时间、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显著小于对照组,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THA组为12.5%,可见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Harris评分情况比较

对参与该次研究的98例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应用Harris评分对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出院后及随访1、2、3年的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部位多数为股骨干和股骨颈的交汇处,因为股骨粗隆部的血供效果较好,故此骨折后不愈合情况极为少见,但髋内翻症状发生率较高[3]。直接或间接外力多是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诱发因素。老年人因为体质差,行动与反应迟缓,以致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率较高。相关报道显示,由骨质疏松引发的中老年骨折>70%,而糖尿病是诱发的骨质疏松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的一种类型,发病率约为20%~45%[4]。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内科疾病,器官代偿能力偏低,且糖尿病患者几乎存在较严重的骨质疏松,故此科学选择手术治疗方式使本病临床治疗中的重点。内固定传统治疗方法的应用,常常由于牢固性缺乏,而诱发下床活动时间拖延、内固定失效等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如预后效果。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则可提前患者下床负重行走时间,且不会产生髋内翻畸形现象[5]。

HA术清理并修整了病变组织,置换假体和人体工程学相匹配,该术式采用人工股骨头以金属髋臼帽和聚乙烯材料构成内衬,构建了聚乙烯和金属材料为基础的内关节面以及髋臼和金属构成的外关节面[6]。固定作用优良,并维持了关节活动度。具有术时间短暂、操作简单、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但是若采用该术式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疼痛感,有报道显示,HA术后患者的疼痛率为 11.1%,明显高于THA术后患者的 1.96%[7]。并且HA术后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假体磨损现象越发严重,可能会改用为THA术治疗。THA术因为对髋臼生理结构再次构建,从理论上分析,重建后的髋臼和假体相符率为100%,在关节稳定性维持以及缓解术后疼痛方面显著好于HA术疗效。该次研究结果显示,THA组患者出院后及术后3年的Harris评分均优于HA组(P<0.05),这和国外相关报道结果相似[8]。

对该次研究结果进行整体性分析,认为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粗隆间骨折患者,短期效果优良,但是远期疗效略逊色于全髋置换术。关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需结合患者年龄、致伤因素、操作者手术熟练程度以及患者经济条件与对生活质量提出的要求等因素。

[參考文献]

[1] 段军富,王博,李云靖,等.半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34(4):300-302.

[2] 杨国俊,石育芬,岑怡彪,等.半髋关节置换与PFN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7):957-958.

[3] 杨光毅,李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半髋关节置换与股骨髓内钉治疗临床比较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15(5):434-437.

[4] 陈庆华,冯宗权,熊廷亮,等.改良前外侧入路半髋置换治疗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23):3443-3446.

[5] 王驰.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6,40(3):237-238.

[6] 杨延伟,邓少林,刘金标,等.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J].四川医学,2015,36(8):1110-1113.

[7] 钱朔,翟江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选择[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7,23(5):109-111.

[8] 张超凡,张文明,黄子达,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10):1035-1039.

(收稿日期:2017-11-18)

猜你喜欢
髋臼股骨置换术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