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激性糖尿病与微创碎吸术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8-08-23 10:10陈正雄丁志君林晖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

陈正雄 丁志君 林晖

[摘要]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HIH)患者应激性糖尿病状态与微创碎吸术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关系。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5月该文通过将79例已确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1999年WHO专家委员会制定标准,根据空腹血糖(FPG)的含量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划分为糖尿病组(≥6.1 mmol/L)和正常血糖组(<6.1 mmol/L),将两组患者根据病历进行常规脱水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应用抗生素和早期营养支持等治疗后,实施微创碎吸术。在手术进行后24 h(T1)、36 h(T2)、48 h(T3)、72 h(T4)、96 h(T5)、120 h(T6)、168 h(T7)等7个时间点提取3 mL静脉血,并对血浆中细胞介素6(1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进行测量。 结果 正常血糖组患者在术后36 h(T2)的(1L-6)、(TNFα)含量达到最高,而糖尿病组患者则在术后72 h(T1)的(1L-6)、(TNFα)含量达到最高;正常血糖组患者在术后72 h(T2)、96 h(T5)、120 h(T6)、168 h(T7)的(1L-6)、(TNFα)含量均低于同时刻糖尿病组;正常血糖组患者在术后168 h(T7)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脑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的临床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估,糖尿病组患者总体有效率、死亡率、住院时间和NIHSS评分均与正常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与应激反应相关,并且会对预后改善产生不良的影响,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激性糖尿病;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2(b)-0054-02

相关研究表明,高血压脑出血后,患者在颅内形成血肿堆积,直接损害到脑细胞的正常功能,由于患者颅内正常的血液循环和血脑屏障受到影响,使得颅内出现缺氧缺血的状态,导致血糖出现无氧糖酵解,使得酸性代谢物质大量堆积,进而出现酸中毒的现象,导致脑细胞衰竭,甚至出现高颅内压和脑疝等状况。同时,过量的血糖会使得脑部血流量降低,血液分解造成大量活性物质释放,产生活性抑制酶和凝血酶,促使细胞逐渐凋亡,由于脑出血产生的大量蛋白质产物、白细胞、血浆蛋白等细胞因子堆积,加重了血肿量,使得脑组织出现病变。为了研究高血压脑出血(HIH)患者应激性糖尿病状态与微创碎吸术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关系,2014年1月—2017年5月该文将选取79例已确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实验观察。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选择79例已确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在该院就诊的患者,其中男48例,女性31例,年龄区间为20~76岁,平均年龄为(53.4±17.5)岁。根据1999年WHO专家委员会制定标准[1],根据空腹血糖(FPG)的含量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9例划分为糖尿病组(≥6.1 mmol/L)和正常血糖组(<6.1 mmol/L),其中糖尿病组29例,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为(54.4±16.5)岁,高血压病史为(13.2±10.5)年,血肿量为(50.4±17.6)mL;正常血糖组4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为(55.4±17.5)岁,高血压病史为(14.2±9.6)年,血肿量为(46.4±14.6)mL。兩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患病史、血肿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选取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上述实验对象均已签署实验知情书。

1.2 实验方式

①治疗。将两组患者根据病历进行常规脱水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应用抗生素和早期营养支持等治疗后,实施微创碎吸术。主要方式是进行局部麻醉,然后采用CT定位法来判断颅内血肿部位和范围[2],以此获得精确的颅表穿刺点,再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将出血中心点为靶点钻透颅骨,将血肿腔中血肿液态部分经穿刺针侧孔引流管抽吸出来,再经外套管插入血肿粉碎针,多次重复冲洗,直至液体呈现清亮状态。

②采集。分别在糖尿病组和正常血糖组的微创碎吸手术进行后24 h(T1)、36 h(T2)、48 h(T3)、72 h(T4)、96 h(T5)、120 h(T6)、168 h(T7)等7个时间点提取3 mL静脉血;采集健康对照组毫升静脉血备用。对已采集的血液进行整理归纳后,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血浆中白细胞的介素6(1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进行测量。

1.3 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来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T1~T7时间内,糖尿病组血清介素6(1L-6)含量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与正常血糖组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和健康血糖组血清介素6(1L-6)含量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与正常血糖组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血糖组患者在术后168 h(T7)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血糖组患者在术后36 h(T2)的血清介素6(1L-6)含量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达到最高,随后逐渐减少,而糖尿病组患者则在术后72 h(T1)的血清介素6(1L-6)含量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达到最高,随后逐渐减少;正常血糖组患者在术后72 h(T2)、96 h(T5)、120 h(T6)、168 h(T7)h的(1L-6)、(TNFα)含量均低于同时刻糖尿病组。

正常血糖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糖尿病组、死亡率低于糖尿病组、NIHSS评分和住院时间均低于糖尿病组,糖尿病组治疗有效率、死亡率、NIHSS和住院时间与低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HIH)患者应激性糖尿病状态发生率较高,是因为应激状态下的患者的糖皮质激素分泌量显著增加,从而导致糖尿病现象。近年来,有研究显示高血压脑出血后糖尿病发生率高达41.82%[3],大幅度超过因脑梗塞所引起的糖尿病概率。

通过以上3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介素6(1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对比以及术后治疗有效率、死亡率、NIHSS评分和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可以推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激性血糖升高现象与术后血清中的炎性因子存在协同作用,使得患者的病情出现加重的现象[4]。通过对79例微创碎吸术后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6(1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可以观察到这些因子与应激性糖尿病症状的血糖变化情况之间的关系。从实验结果可以得知,出现应激性血糖升高的患者(血糖超过6.7 mmol/L)体内白细胞介素6(1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最高值出現时间更迟,并且这两种因子的水平普遍偏高,直到168(T7)h之后,才会缓慢恢复到健康的水平,而正常的血糖患者(血糖不超过6.7 mmol/L)体内白细胞介素6(1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最高值出现时间更早[5],峰值的数值也较低,因而恢复健康水平的时间被缩短。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HIH)患者应激性糖尿病状态与微创碎吸术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存在密切关联,炎性因子升高会对预后产生很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湛小波,周勇,史忠,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与微创碎吸术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西部医学,2013,25(3):402-404.

[2] 张斌,徐芳,陈伟,等.高血糖与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早期死亡的相关性[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4,22(6):411-415.

[3] 李毅,何煦,杨刚毅,等.脑出血患者早期高血糖与其近期死亡率相关性的Meta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10):918-923.

[4] 张友三,程岗,范磊,等.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率对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6,41(9):763-766.

[5] 农胜德,陆明雄,李廷阳,等.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清铁蛋白、血清P物质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1):104-106,109.

[6] 郑立冲,王协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炎性因子、血清铁蛋白、血清P物质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5,27(10):59-63.

(收稿日期:2017-11-19)

猜你喜欢
肿瘤坏死因子
宫腔镜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对改善hs—CRP、TNF、IL水平的作用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LVEF的关系探究
普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模型TNF—α的影响和心肌保护的作用
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加巴喷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IL—6的影响
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NK细胞、TNF、PGE2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前列腺素E1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肺组织TNF—α和PAF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