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微”入妙: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内生力

2018-08-24 10:50李永祥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活动语文课堂

李永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微活动”由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延伸而来,指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和课余时间开展的,旨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自主实践活动。它突破了原有语文教学在时空、内容、手段等方面的封闭状态,变被动接受为活动探究,变当堂教授为全程指导,变掌控课堂为帮助自学,变关注成果为关注过程,变急功近利为立德树人。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聚焦语文核心素养,将学习的自主权真正还给学生,用“微活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内生力?笔者认为,因地、因材、因人,顺时、顺力、顺性创设好“微活动”至关重要,但更要处理好课堂中的“教”与“学”,多元、多边、多层,精心、精准、精致地介入,造“微”入妙。

一、巧心妙思,理念介入,用“微活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运作策略到位,师生全身心投入,教学就会成为师生享受的过程。反之,课堂运作策略不到位,学生游离在课堂之外,课堂就会成为束缚学生思维的场所。”[1]为了防止学生闹而不思,闹而生乱,一盘散沙;也为了防止学生闲而怕动,问而不答,一潭死水。“微活动”中,教师的介入尤为重要。这种介入,既非放任学生的学习,也非牵制学生的学习,更非羁绊学生的学习。“微活动”中教师无须俯视学生,把学生不当“活生生的人”;也无须仰视学生,把学生当成“完美至极的人”;而是要平视学生,置身教学情境,投身教学实践,介入学习状态,陪伴学习过程,引领学习进程,领跑学习习惯。介入策略的实质是一种教育的担当,不是把责任推给学生,而是揽过来,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是为了让课堂灵动起来,让学生主动起来,让教育生动起来。变教师主演为导演,变讲堂为学堂,变学会为会学,变统一要求为分类推进,真正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师生和生生在宽松和谐、相互合作、情趣横生、思如泉涌的空间展开心灵对话,他们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

二、巧把时空,共创共生,用“微活动”引领学生爱上阅读

1.用创设情境介入——开场锣鼓,铿锵悦耳,唤起期待。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2]作为语文学习,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多元情境引导下,才会陡生兴趣,馋嘴流口水!比如《秋天的怀念》,可以播放轻柔美妙的音乐,请学生欣赏秋菊吐蕊之美,由花及人,引出一个特殊的作者,唤起阅读的期待;可以播放《命运》交响曲,在震撼人心的音乐声中,向学生介绍奏响命运最强音的贝多芬,由人及人,引出一个坚强的作者,唤起阅读的期待;也可以不播放任何音乐,问学生“是谁怀念谁?”读题解题,披情入文,引出一个苦涩的作者,唤起阅读的期待。

2.用留白休止介入——闹中取静,处惊不变,静水流深。

为了激活课堂,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微活动”,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对学生的活动束之过紧,包办太多,必要时该讲当讲,当讲精讲,精讲少讲,少讲不讲,戛然而止,留白休止,对学习活动,给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机会,让知识、情感和精神在学生心灵深处活泼泼的流淌,教师倾听看法、洞察想法,引导学生丰富调整自己的理解。“微活动”的精魂在“活”,关键在“动”。动口、动笔,这只是教学外观的时尚和惊艳,动心、动情这才是活動真正的内核和驱动。把学生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帮助他们爱上阅读,滋养心灵,成长为自己最好的样子。这是“微活动”中介入策略的初衷。语文学习,就好比一场旅行。如果急匆匆地走过,就会有走马观花之嫌,许许多多的美丽风景就会成为过眼云烟,而且,一行下来累得半死。“读书切忌在匆忙,涵泳功夫兴味长。”语文学习要培养语感,提升语文修养。教师应该让学生放慢脚步,甚至暂时的驻足,停下脚步,在文中“满满走,欣赏啊!”[3]静静品,享受啊!不做结论式甚至标签式解读,进行个性化、参与式阅读。比如,在《故乡》等有些大容量的阅读教学中,总会有恨课时不够用、难以尽致的感慨,似乎课已经完了,但要讲的内容还没完。对这样的课,一堂课中,可以围绕一个中心点,教师先重锤猛擂,当学生已经被精彩的力量所折服所感动所沸腾时,让课堂出奇的静,留给学生分析品味的时空,不热闹的过头,让表面的繁华掩饰生命的体验。教学《故乡》时,第一个课时,就围绕一个“变”——景变、人变、情变,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我”对故乡的眷恋和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第二课时,反其意而为之,让学生在“变”中找“不变”——不变的是性情,是责任,是希冀,理解“回乡”也正是“寻梦”。

3.用有效聚合介入——扯而能收,收放有度,形散神聚。

“扯”是为了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得以自然生长、自由呼吸,学生会因“扯”而精神振奋,兴趣大增,学得有劲头,读得有起色,心情自然轻松、愉快,合作自然潇洒自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但扯得太远,便忘了回家的路,忘了初心,就像断了线的风筝,越走越远,再也无法控制。教师课堂教学应该收放有度,行于所当行,收于所当收。教师的总结提炼与学生的探究顿悟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教师的“一语道破天机”,学生才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思路又一次得以拓宽,视野得以开阔,挖掘得以深广。如自读课文《出师表》,在课堂教学中,由“表”导趣后,可放心、放手,给时间、给自由,让学生自读对译,小组交流,全班展示,读懂弄通,完成对文章结构的把握,清楚诸葛亮劝说后主所提的三条建议。但笔者认为,紧抓语脉后,别停着,歇着,让学生扯“心”而谈,品读语言,思接千载,感受至情,方可读透文本。透悟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赤诚忠心,透晓他伐魏兴汉的坚定决心,透视他劝告后主亲贤远佞的诚心,透晰他陈情言事的良苦用心。

4.用真情融和介入——畏中求进,柳暗花明,渐入佳境。

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在微活动中,教师要寻找“共生点”,模糊处、困惑处、争辩处,把它视作思维推进的契机,解读文本。教师要给路径、给方法、给提示,让学生豁然开朗,茅塞洞开,醍醐灌顶,去体悟语文的善,去探究语文的真、去发现语文的美,营造至亲、民主、自由、开放的活动氛围,构建和谐、包容、多元、智慧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在微活动展示中发展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享受自我,走向成熟,趋向成功,臻于完美。比如学生在微活动中,不吭声,不肯动,教师就可以降低难度,换个角度引导,让他们打消顾虑,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并多鼓励,让他们以后更有信心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使他们变得以后能踊跃发言,由不吭声不肯动,变得爱说、能说,会说,爱动,互动,灵动。

5.用目标引领介入——化整为零,阅读名著,收获快乐。

“整本书阅读主要依托学生,教师的控制力有限,比较松散,活动也许更符合其本质。”[4]那如何拿捏好“整”与“散”、“控”与“放”、“成型”与“无形”、“班级授课”与“个别指导”之间的度?笔者认为,慢走细读四步走比较好。第一步整体规划,整部布置。如八上学期初制定目标计划,《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可安排在前半学期,与第二单元传记文相呼应;《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可安排在后半学期,与第五单元说明文相呼应。第二步整体把握、了解情节。从走近法布尔到走进《昆虫记》。第三步美文共读,专题研读。教师以《昆虫记》的卷目为纲,每周确定统一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带着目的来阅读,摘选出自己喜爱的昆虫,构建昆虫世界,领略多彩生活,汲取写作技法,形成阅读成果。第四步师生交流,共享成果。为学生个性地读,清晰地讲、艺术地说提供了锻炼机会和展示平台。从来不间断,让学生的阅读有序有趣,有法有径,有始有终,有花有果,收获满满,可以举办昆虫世界年终盛典。

三、巧设支架,创新创意,用“微活动”激活学生写作思维

1.用任务驱动介入——延伸触觉,勤练笔法,“小恩小惠”。

阅读和写作是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学生对写作的畏难,缘于阅读的不得法。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说真话,说人话,说漂亮话,“吾手写吾口 吾口述吾心”“我文我秀”,教师可以大胆创新,取法阅读;微设活动,借文生文。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小笔多练,才会不动厉色指导写法,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让学生活学教材,就近取材,成为妙材。

比如,教学《藤野先生》《背影》《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等课文时,为了和写作教学相结合,学习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在自己的写作中能借鉴运用。可以抓住经典的人物描写片段,设置“如何让人物‘活起来”的微写作训练。让学生探究出何为人物的特点,教给学生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引导学生拿起笔,动真格,抓特征,显神韵。借机识得经典名著的本真面目,打开尘封的话匣,描“活”人物。这当中,首先要放下架子,露一手,自己来写,因为“崇高的职业是需要有一些牺牲精神的,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距离”(陈宝生语)。只有“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5]。其次要支起架子,来实战,学生练写。外貌描写可以瞬间捕捉苏明娟的“大眼睛”,动作描写可以邀请“新飞人”谢震业出场。最后要撤掉架子,作推荐。对学生的稚嫩之作,要全班赏读,倍加呵护,“小惠之恩”,多加施舍。用科学的评价激励学生爱上作文,用暖暖的赞语播下兴趣的种子,用名著的经典意会写作的美好。让学生点滴积累,厚积薄发。让学生内心丰富,寸心感言,对老师说:“在你心里的我是灵动的,快乐的,你说的话总是触及我心里最深的地方,或许那些言语是你的平常,也或许是你的博学,也或许是我心里的缺失吧,但是我深深迷恋,总想着抓住那些美好!我曾分不清我迷恋的是你还是你说的话,所以初中三年,是我学生时代的美好,因为有你的身影!”

2.用问题导向介入——百改不厌,琢玉成器,百炼成钢。

不涉水,难晓水深。不治污,难唤水清。作文贵在下水,法在修改,妙在偶得。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下水作文”有助于激發学生写作的兴趣,解决困扰师生的双边问题。学生的“初稿作文”是作文实践永不枯竭的问题富矿,从中可以发现写作思维的新空间。引导学生审题立意,精心构思,锤炼语言,边写边改,写后再改,改后又写,如此反复,顽石可以点透,丑石可以雕琢,怪石可以赏奇。在这一臻于完美过程中,切磋磨琢,不断会有灵感产生,不断会有新意涌现。比如,为了把习作改得更好,有时在“一对一”的指教和辅导中,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发现初心的原本美好,寻得问题的症结,找到解决的方案。有时在讲评“博展会”的共赏和点评中,更容易彰显学生的个性,放大写作的缺陷,让优秀成为一种品质,让遗憾演绎绝地反击的写作故事,让所有学生互学互鉴,切磋技法,获得写作的成就感。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只有介入、引领,激活,造“微”入妙,关注学生的课堂语文实践,才能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内生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充盈着生活的气息,享受着生成的滋养。

参考文献:

[1]俞月君.教师需要关注的课堂细节[N].中国教师报,2017-9-6(05).

[2]朱光潜.谈美[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

[3][美]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尤炜.略谈“整本书阅读”的几个问题[R].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5][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中译图书)[M].三联书店出版,1991.

猜你喜欢
活动语文课堂
“活动随手拍”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写字大课堂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