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孩子罗伯特》教学实录

2018-08-26 20:33黄晓兰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8年7期

黄晓兰

一、谈话导入,揭示问题

师:马丁·路德·金,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一起读一读他终身为之奋斗的梦想。

生:我梦到有一天,……黑人男孩和女孩能跟白人男孩和女孩手拉手,像兄弟姐妹似的走在一起……

师:他的梦想在一个叫罗伯特的孩子身上得到了实现。虽然罗伯特没能和一个叫丽莎的白人女孩手拉手成为朋友,但却得到了丽莎的爸爸——一个极度讨厌黑人的人的深情拥抱。这个深情拥抱对罗伯特来说,比起手拉手的意义更加深刻,竟让罗伯特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

师:那么,在丽莎爸爸的怀抱里,罗伯特为什么情不自禁哭了起来?联系丽莎曾经说过的话,想想丽莎的爸爸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

【教学意图:这一环节从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入手,启发学生产生疑问“罗伯特为什么哭”,激起学生解疑的兴趣。他为什么哭?其实就是指向了丽莎父亲对他态度的转变,引得罗伯特心里五味杂陈,最后情不自禁哭了起来。罗伯特只是一个孩子,他根本不知道丽莎、丽莎爸爸讨厌他的原因。接着围绕“丽莎的爸爸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这一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比较丽莎爸爸前后的态度变化。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质疑、解疑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明确了方向,做了铺垫。】

二、读思结合,探究问题

1.在丽莎爸爸的怀抱里,罗伯特为什么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体会罗伯特内心的恐惧与复杂心情,感受“拥抱”的内涵

师:是啊,罗伯特的行为不仅感动了你,还感动了一个人,他就是——

生:丽莎的爸爸。

师:一个极度讨厌黑人的人,这个人还给了罗伯特一个拥抱。

师:然而在得到这个拥抱之前,罗伯特来参加丽莎的葬礼之时,他是怎样的?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罗伯特的句子,抓住罗伯特心情变化的词语,想想从这些词语和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罗伯特本来也担心去白人教堂会被人撵出来,可是为了要跟丽莎说最后一次“再见”,他还是鼓足勇气跟尤金太太和十几个白人同学一块儿去了。

生:我感到了罗伯特很怕丽莎的爸爸,可是为了来和丽莎道别,他冒着被撵出来的危险,说明他是多么善良。对曾经伤害过他的人,他也不计较,说明他有一颗真诚、宽容的心。

生:“担心”说明罗伯特犹豫去不去参加丽莎的葬礼,“鼓足勇气”说明罗伯特的善良战胜了一切,即使明知丽莎的爸爸不喜欢黑人,但还是决定去参加丽莎的葬礼。

生:罗伯特紧张极了,生怕这个高大的男人把他赶出教堂。以前丽莎不是说过她爸爸最讨厌黑人吗?他的心怦怦地跳得很厉害,赶紧低下了头。

生:他满怀惊恐地抬起头来应道:“先生?”

生:“紧张”“心怦怦地跳得厉害”“吓”“发抖”“满怀惊恐”这些词语反映出罗伯特心中的恐惧与不安,说明丽莎爸爸以前对黑人的态度在罗伯特的心里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

师:然而,一切都变了。

生:“丽莎的妈妈和我想请你在仪式完毕后代表小朋友们为丽莎扶灵出殡,行吗?”“谢谢你,哦,谢谢你,孩子,你——”丽莎爸爸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生:“喉头哽住”“紧紧”说明丽莎爸爸在得知罗伯特所做的事情之后,内心无比感动。

师:除了感动,还可能有什么?

生:懊悔、自责,自己以前讨厌黑人。罗伯特也知道丽莎爸爸不喜欢黑人,但是他一点也不计较,不仅捐出了买战斗机的钱给丽莎治病,还亲自参加丽莎的葬礼。

生:“罗伯特没想到父辈的拥抱竟是这么亲切温暖,他更没想到拥抱他的竟是丽莎的爸爸。他仿佛看见了丽莎红红的脸笑着,友好地向他伸出了双手,他禁不住低声哭了起来。”我从这里感受到罗伯特是多么激动。想到居然得到了丽莎爸爸的拥抱,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现在他的心里一定特别复杂。

师:罗伯特获得了这个来之不易的拥抱。那么,对罗伯特而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拥抱?

生:深情、激動、来之不易、期盼已久、理解。

师:对于丽莎的父亲而言,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拥抱呢?

生:充满感激、充满歉意和愧疚。

师:这个拥抱在种族歧视分外严重的背景下,又是怎样的拥抱呢?

生:象征着种族平等的拥抱。

生:是一个说明黑人并不比白人差的拥抱,黑人和白人能够友好、平等相处的拥抱。

师:此情此景,让罗伯特禁不住低声哭了起来。

【教学意图:这一环节紧扣问题“在丽莎爸爸的怀抱里,罗伯特为什么禁不住哭了起来”,通过抓住罗伯特参加葬礼的一系列情感变化,突出了他内心的波澜。他内心或许压根不知道“种族歧视”一词,就如“他不懂为什么老师一不在跟前丽莎就不停地叫他‘小黑鬼,弄得他像做错了什么大事似的”。他从参加葬礼前去或不去的犹豫到参加葬礼时的恐惧不安,再到得到了丽莎爸爸的拥抱之后,从被无故讨厌到被深情拥抱,罗伯特心中有太多的感触,“哭”在此时是最能释放他内心情感的体现。这一核心问题,让学生能更好地抓住罗伯特情感变化的主线,体会到罗伯特的恐惧与复杂心情,感受这得之不易的“拥抱”。也让学生能更形象、直观地理解“种族歧视”这一抽象概念,从而体会到课文主人公内心的感受。】

2.联系丽莎曾经说过的话,对比在丽莎葬礼上的表现,想想丽莎的父亲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体会罗伯特艰难的抉择,感受他的善良与真诚。

(师出示自学要求:默读课文第8~15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你为之动容的句子,用“△”标出关键词,在旁边批注感受,并进行小组讨论。)

师:“我口说我心。”同学们,请你们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学习感悟。注意用目光和耳朵倾听,用真诚和尊重的话语发表听取了别人发言后的意见。

(生分组讨论)

生:“丽莎可能会死?罗伯特听了禁不住打了个寒战。要是丽莎死了,岂不是永远见不到她了吗?呃,天哪!丽莎,你不能死,绝不能死!”我从这个句子中的“寒战”“不能死、绝不能死”感受到罗伯特非常不愿意丽莎死去。

师:把你的感受读一读。假如你就是罗伯特,再读一读。

生:我从“不能死”感受到罗伯特特别想挽救丽莎的生命。

生:丽莎是罗伯特的同学,

她把他当成了自己的朋友。

师:丽莎把罗伯特当成朋友了吗?

生:没有。“哼,谁跟你做朋友!我爸爸最讨厌黑人,他说你们黑人又蠢又脏。”我感到丽莎不仅没把他当朋友,而且还非常讨厌罗伯特。

师:可是罗伯特却——

生:“丽莎可能会死?”想到这里,罗伯特一刻也坐不住了。罗伯特摸了摸裤子口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三步两步冲到讲台前,把钱全部掏了出来。他把钱交给尤金太太,说:“给丽莎治病。”

生:这是对罗伯特的动作描写。“摸”让我感受到了罗伯特很舍不得他辛辛苦苦积攒下来买战斗机的钱。

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明罗伯特虽然舍不得钱,但为了挽救丽莎的生命,他还是下了决心做出抉择,捐出了自己辛辛苦苦积攒了很久的钱。

生:“冲”说明罗伯特害怕自己后悔,不给自己迟疑的机会。

师:就这样,罗伯特掏出了所有的钱。想想:他掏出的仅仅是钱吗?

生:他掏出的是爱心。

生:他掏出的是梦想。

生:他掏出的是宽容。

师:当尤金太太劝他回去

和妈妈商量一下的时候,罗伯特又是怎么说的呢?

生:“‘我妈妈不知道我有这么多钱。这些钱……都是……都是……我存着要买战斗机用的。罗伯特一提到战斗机就想哭。”我从这里感受到罗伯特其实还是很想买战斗机的,因为他一提到战斗机就想哭。

生:罗伯特在把钱捐出来

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地流出了大颗大颗的泪水。他是多么想买一台战斗机呀!

生:“每天放学都要转到那儿去看上一眼。”“他很担心玩具店也会关闭,那样就会运走那架心爱的战斗机。”这些句子让我看出罗伯特对战斗机的迷恋和渴望。

生:罗伯特甚至连妈妈给

的零花钱都存起来,为了尽快买到那台战斗机,还到处去帮人打扫卫生。这些钱来得真不容易啊!

师:可是他为了挽救丽莎

的生命,毅然放弃了买战斗机的梦想。

(生读第1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体会罗伯特对战斗机的渴望和为了帮助丽莎毅然捐出自己辛辛苦苦存了许久的钱的矛盾心情。)

师:罗伯特的所做、所想、所说,让你感到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相对丽莎对他的态度,又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意图:罗伯特对战斗机的渴望和得知丽莎生病便强忍不舍义无反顾捐出所有的钱,二者的对比突出了罗伯特的人性之美。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没有因为种族歧视而蒙上灰尘,相反,他的宽容、善良、以德报怨,反映了他发自内心希望被尊重、被理解、被善待的渴求。当班主任尤金太太把罗伯特的事情告诉丽莎爸爸的时候,谁又会不为之动容呢?围绕“丽莎父亲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这个问题,通过对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和感悟,一个内心充满矛盾但又毅然做出决定的罗伯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上,学生的心情随着罗伯特的心情变化而变化。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我想他们不仅认识了主人公罗伯特,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明白了一个道理。相信友善之花定将蔓延开来,坚强、宽容、善良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哲学,也定能触动他们的心弦。】

三、课堂小结,深化感情

师:罗伯特以他的善良、寬容、真诚感动了我,也感动了你们,我相信也一定能够感动目前世界上依然还歧视黑人的种族主义者。但是,要消除种族歧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面还有很多荆棘。但只要他们都像罗伯特这般善良、勇敢、宽容,朝着梦想不断努力,即使是冰山也能融化。种族歧视必将被种族平等、团结和睦相处所

代替。

【教后所思】

《现代汉语词典》对“核心”一词的定义为“中心;主要部分(就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言)”。那么,就语文教学而言,“核心问题”就是中心问题、主要问题。就一堂课或者一篇文章的教学来说,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关键。问题提好了,可以让课堂更活跃,学生思维更敏捷,教学的主线也更分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文本的理解,抓住重点,提出核心问题,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思考、讨论,能助推课堂

精彩的生成,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

效性。

“核心问题”是揭示文章主旨、指导学生学习的关键。在本课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在丽莎爸爸的怀抱里,罗伯特为什么禁不住哭了起来”和 “丽莎的爸爸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两个问题,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思考、讨论、朗读,认识了一个渴望被尊重、被善待、被理解的黑人小孩。他的善良与真诚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希望,一定会有更多像罗伯特这样的人,不畏曲解、不惧歧视,向往美好的生活并为之努力。相信在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学生通过课初的疑问和课中的探究解疑,不仅仅停留在对课文、对文中人物的理解和认识之上,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情感的体

验与升华,领悟到了人生道路上的真谛,那就是善待他人,用一颗真诚之心,温柔相待这个世界。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市新都区天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