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教师的幸福感

2018-08-26 20:33吴羽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胸襟青年教师同学

吴羽

“精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最近,我有幸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一书,让我受益很多,感触颇深。

《致青年教师》一书以其新颖、独特的风格呈现在读者面前,能立马抓住读者的心。书中很多宝贵的意见能让我们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作者以平近的语言,将那些典型、生动的案例娓娓道来,在工作中给我们以启示,在生活中给我们以指引。阅读该书就如同与一位智者在促膝交谈。有人说结缘教育是一生的幸福。然而,我却无数次在内心抵触、自怨,总找不到身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感。我一边读《致青年教师》,一边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与思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只是一味地专注于适应工作环境,在被动中提高着自己的教学和业务水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根本就没有更深层次的规划。在这本书中,每一篇文章无不折射着作者的教育观和人生观。本书从“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裝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六个方面,结合吴老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与案例,阐述了青年教师应该具有的理想和教育素养。

生活中我们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如《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一文中作者讲道:“我们教育孩子们成为人,我们自己首先必须是情感正常的人,所以,当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和伤感时,就让我们的眼泪流出来。”作为教师,一定得有真情实感,而且适时释放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都说爱是无法分给每个孩子的,也许有时我们会忽视或冷落某个孩子,但是当你发现时请立即纠正,及时送出爱。我带的班里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叫邓国强,是一名残疾儿童,先天性脊柱弯曲。他的骨头易碎,手指几乎没有指甲,手一年四季冰凉。开学第一天,他的父母对我说:“老师,这孩子交给你了,我们只希望他在学校里平安、健康就行。至于学习嘛,能认识几个字就行啦!”于是我照做了。帮他打饭,打他最喜欢吃的肉丸子,替他拉衣链,帮他系鞋带;让同学们陪他聊天,和他做游戏。有一天,邓国强拿着练习本走上讲台对我说:“老师,你看,提手旁的字是不是还有‘提水的‘提、‘拍手的‘拍呀?”他一边做着与手有关的动作,一边拉住了我的手。那一刻,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虽然邓国强身体残疾,但他的智力没有问题呀!他是个懂事的孩子,他会在讲桌上放一个苹果悄悄地告诉我:“老师,送给你的!”他会趁同学们课外活动时默默地拾起地上的垃圾,然后悄悄地倒掉。所以,同学们都很关心他,争着抢着为他拿书包,替他打饭菜。那一刻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夸他是个爱学习的孩子,那一刻他笑得很灿烂。他的成绩从60分到70分甚至80分,让人感到无比欣慰。“六一”儿童节,我们全班收到了一份礼物—— 一大包糖果。这是邓国强的爸爸送的,他说感谢老师和同学们让邓国强快乐。同学们很感动,大家都说以后会更加关爱邓国强。同学们都感受到了爱。爱是相互的。在生活和学习中,用我们的情感去敲击学生的心弦,能让他们发生转变,甚至能影响

他们的一生,这难道不是一种幸

福吗?

教育教学中我们要用宽广的胸怀去包容学生。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当好学生的领路人,还要拥有博大的胸怀。因为教师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一位优秀教师的心境就如同大海一样辽阔,如同长空一样高远。只有教师的心胸博大,那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才有可能成为学生的乐园;他所教的学生,才会愉悦地敞开自己的心灵。一次不经意的包容足以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还隐约地记着那次课堂上的“纸团”事件。那是夏天的一个下午,课堂上我正转身在黑板上板书上课的内容,身后传来一声响,我转过身一看是一个小纸团。通过学生的眼神,我已经锁定了“嫌疑人”。就在这一瞬间,我气不打一处来。但就在我准备发泄的时候,我克制住了怒气。课后,我找到了当事人——我们班出了名的“淘气大王”。我改变了以往的对策,来了个以柔克刚。还真是“言者用心,听者有意”,此计一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能是“淘气大王”为了报答这次课堂上我对他的包容之恩,从那以后,课堂上的他与以前有了天壤之别。正所谓“给别人一次机会,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教师胸怀博大,学生自然就“大气”。这其实跟我们常说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是一个道理。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不能事事斤斤计较,不能心胸狭隘。我们不妨也做一个“肚里能撑船”的教师,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教师,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艺术吗?

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做一个专业知识和能力很强的教师。一个连自己专业都不爱的教师怎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而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开关”就在自己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照耀着学生前进的道路。我们要想当一盏不灭的灯,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才能使这盏灯一直发光。现在的学生接受信息很快,也很多,知识面很广,而知识速度更新得又是如此之快,如果我们还停留在原来所学的知识层面上,我们迟早会被淘汰。所以,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应当远远高于学生,非此不足以为师。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阶段,我们应当表现得比学生更善于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指引前进的道路。

我认为,书中没有黄金屋,书中也没有颜如玉,书中有的是我们成长中所需要的养分。读书会让我们成长为一个内心充满智慧的人,一个拥有健康心理的人,一个具备健全人格、正直善良、有理有节的人,一个幸福的人。读完《致青年教师》中的85个小故事,在融入心里的同时,我也被吴老师那份教育的理想深深感动。他的经验为我们青年教师在教育的道路上做了很好的引导,他的故事是我们在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对自己的职业负责,对教师这一职业多一份热爱,追求一种做教师的幸福感,在工作中勇于创新,上出一节节精彩的课,让学生徜徉于课堂的幸福中。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小学小学)

猜你喜欢
胸襟青年教师同学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新的开始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海的高度
宽阔的胸襟
海的高度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