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时代传播正能量的媒体人

2018-08-31 02:54张艳萍
新闻采编 2018年4期
关键词:舆论能量受众

◇ 张艳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作为新时代的媒体人,如何展现新气象、体现新作为?关键在于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

“正能量”原本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意思是积极的能量、正向的能量,后来引申为一个社会学的概念,泛指一切给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驶入新时代。作为媒体人士,该以什么样的形象、什么样的姿态出现,这是应该深深思考的问题。如何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服务,如何更好地在受众与政府、社会之间起到桥梁纽带作用,这更是当今媒体人应该时刻提醒自己的初衷。新闻舆论工作要积极参与社会的沟通与国家形象的传播,广大媒体工作者责任在肩:一定要发挥自身平台特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向社会传播正能量,为建设美好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借助传播优势,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近年来,新媒体凭借其速度快、容量大、交互强、形式多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但新媒体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为负面新闻、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一些新媒体受利益驱使,针对某些受众群体,利用其猎奇心理,特意用某些“爆料”来吸引受众的眼球,炒作明星的出轨、小三、婚外情、离婚等绯闻。虽然这些狗血剧情会吸引人们的关注,并成为一些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其带来的负面导向却是不容忽视的,更是严重侵蚀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新媒体是个强大的能量场,传递正能量,受众就会潜移默化地朝正能量方向转化发展。反之,新媒体传递负能量,受众就会被负能量所污染。在思想多元、文化多元、利益多元的新时代,新媒体秉持和坚守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和人民传播正能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迫切,通过有效载体传播公益、正能量为主体的主流价值观,既是新媒体的责任担当,也是新时代新媒体面临的首要任务。

因此,新媒体要主动借助传播优势,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用网络传播正能量。要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用正面宣传挤压各种噪音杂音泛滥的网络言论生存空间,用正面声音消解各种错误观点的不良影响,通过多渠道发声抢占舆情的主动权,做社会公德的维护者、职业道德的促进者、家庭美德的传播者和个人品德的示范者,创造一个积极健康、引领主流文化价值观、净化社会风气的媒体环境。

主动作为,旗帜鲜明地弘扬主旋律、正能量。当前,新媒体的崛起增强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提高了受众的参与度,拓展了民众话语权的空间,但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和隐忧。另外,一些受众群体警觉意识不强,辨别能力不足,随意随手转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从三个方面入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一是要认识清醒。行动上的坚定来源于认识上的明确,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当前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对错误思想言论,要坚决予以抵制,让不良信息无声可传。二是要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我们的新闻媒体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做党和人民的喉舌,要凸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做到客观公正,维护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三是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正确的舆论引导对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既是方法又是目标。要提高适应新媒体、应用新媒体的能力,充分利用新媒体方便快捷受众广的优势,加强正面宣传。发挥传统媒体优势,加强媒体融合发展,为新媒体提供丰富的、正确的信息来源,以新媒体为载体传播正能量。主动设置新闻宣传主题,加强顶层设计,出优秀稿件,出宣传精品,不断扩大影响力,主动为媒体提供正面新闻素材,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目前,互联网等新媒体已经成为效率最高、范围最广、人数最多、速度最快的传播手段,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无“微”不至的“微时代”。面对新形势,与时俱进,做好党员干部舆论思想引导。一是主动作为,旗帜鲜明地弘扬主旋律。当前,新媒体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观念意识多样多元多变,我们必须切实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顺势而变、主动作为。在不断巩固和拓展舆论阵地的同时,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媒体发展规律,主动占领和运用好新媒体阵地。2015年底,“广东韶关发布”正式上线,它利用新平台、根据新形势、融合新特点、传递好声音,整合了新闻生产力,实现内容与速度的统一,如连续推出了一系列在社会上有影响的新闻报道,访问量连年递增。可以说,运用新媒体真实传递了党和政府的声音,增强了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在人民群众中的亲和力和感召力。二是善于引导,做正能量的“发光体”。围绕当地政府中心工作,紧扣主旋律开展宣传报道,紧抓反映社会发展本质的宏大主题,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近期,不少新闻媒体致力于改版,使新闻活力再现,让大家在工作中创新表达方式的同时,也牢牢掌握宣传舆论导向,争夺宣传工作的主动权、主导权,做正能量的“发光体”。三是有效管理,聚合发展正能量。坚持用好、管好并重,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新媒体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发挥新媒体在宣传和舆论引导中的作用。现在不少媒体整合规范了现有的官方微博、节目微博和个人微博,并结合自身优势特色形成了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组成的矩阵,着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赢得新媒体条件下的传播优势,走上接地气的创新之路。通过立体式集成矩阵式新媒体宣传平台,旗帜鲜明地宣传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切实打造良好的新媒体舆论生态。

一要当好“扩音器”。媒体工作者要充分运用好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作用,利用新媒体形式丰富、互动性强、到达精准、推广方便的特点,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好声音,为全国网民打造一场场互联网正面典型的舆论盛宴。二要当好“推进器”。要认真贯彻“让公益成为网络底色”的工作要求,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网络平台传递爱心,推进公益活动广泛开展,引领网络新风尚。三要用好新媒体。媒体工作者们要利用新媒体报道政府为民办的实事、好事,为民制定的好政策,利用新媒体向大众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宣传法律、健康、环保等相关知识,通过新媒体向大众传播正能量,发挥好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四要精心策划主题。要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主动设置议题,加强策划创新,组织网络媒体以及一系列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充分运用好媒体,大声讲好最美故事,大力传播最美声音。五要遵循规律、抓住时机。要围绕群众关注、政府重视、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设置议题,做到重大问题不缺位、关键时刻不失语;不道听途说、断章取义,不以个体代整体、不以局部代全局,做到准确客观、释疑解惑;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把党委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六要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要坚持适应形势、严格规范、审慎把握、依法依规的原则,开设并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提供强大支撑。□

猜你喜欢
舆论能量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能量之源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诗无邪传递正能量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开年就要正能量
凝聚办好家长学校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