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题报道”中行业报如何体现独特价值

2018-08-31 02:54
新闻采编 2018年4期
关键词:班组工人山西

◇ 任 瑛

在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根据中宣部的统一部署,结合山西实际,省委宣传部在全省新闻战线组织开展了“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努力营造我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舆论氛围。

对于《山西工人报》来说,在此次“同题报道”中既要展现十九大以来全省上下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崭新风貌,又要凸显该报的特色和价值导向。为此,《山西工人报》在前期精心策划的基础上,于11月派出多路精兵强将,分赴厂矿、企业、基层工会、社区等基层一线展开深入采访。经过前方记者的扎实采访和后方编辑的精心编排,刊发了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暖人心的报道。在与同行的“同题竞争”中以差异化体现自身独特价值,让读者眼前一亮,发现“风景这边独好”。

角度巧妙 目标精准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基层是时代的缩影,新闻记者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只有深入基层、心系民生,与人民同心同向,用心发掘闪光点,新闻报道才更有分量。因此,从基层这个富矿中挖掘报道素材,便成为我们这次主题报道的主要方向。

我们《山西工人报》的办报宗旨是“两为”方针——为工会工作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在同题报道中,要想突出优势、体现独特价值就要将我们熟知和热爱的广大职工、企业一线、基层工会作为主要的报道对象,不断扩散主题报道的引导力和影响力。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我们决定将报道对象聚焦到企业中最基层的劳动和管理组织——“班组”。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一线工人最密集的所在,我们把目光聚焦于此就是要以点带面,由近及远,缓缓呈现我省800万职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生动场景和走进新时代的主人翁风貌。

2017年11月13日,山西工人报社启动“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十九大精神在班组·记者基层行”活动,派出6路记者,充分发扬“走转改”精神,顶风冒雪,行程几千公里,分赴11个市,走企业进班组,聚焦大主题,采用小切口,在讲故事、挖细节上下功夫,共采写新闻报道近3万字,图片200多幅,专题报道近50篇。

为了确保记者走基层能沉下心、蹲下身、待得住,我社分管副总编亲自带队下基层,总编统筹协调、深入推进。我们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从基层工会组织推荐的企业班组中筛选有典型价值、代表意义的车间班组,分配给每名记者。在明确了目标任务的同时,我们要求记者把基层一线当作主战场,把实地采作为练兵场,充分挖掘亮点工作,采到鲜活的一手资料。由于组织领导到位、任务具体,激发了记者的积极性,《红色重卡下的坚定信心》《寒风中,讨论的热情似火》《机器轰鸣中的赤诚匠心》等一大批生动鲜活、沾着泥土、冒着热气的好新闻被采写回来。

在版面处理方面,我们每天在一版重要位置开辟专栏,以消息、通讯、记者手记、图片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全省职工学习十九大的生动场景和走进新时代的主人翁风貌。专栏形态多样,有分有合,少则一栏一篇,多则一栏多篇。其中11月14日至16日,《山西工人报》更是拿出头版三分之二的版面规模集中刊发“三新——十九大精神在班组·记者基层行”活动的稿件,形成浓郁的舆论氛围,在全省工会系统、企业车间、广大职工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们还充分运用融媒体手段,在报纸见报的当天同时在“山西工人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推送“三新——十九大精神在班组·记者基层行”活动,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态势,为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讲好我省800万职工走进新时代奋发有为的故事,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服务大局 体现视角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十九大精神在班组·记者基层行”活动刚刚告一段落,《山西工人报》又瞄准我省“三大目标定位”展开大宣传。

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和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是我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山西实际提出的“三大目标定位”。山西省总工会主动聚焦这个中心,组织动员全省职工广泛深入开展了以“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建议、小设计)竞赛为引领的劳动竞赛活动。山西工人报社主动担当起宣传、引领职责,开辟了《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五小”竞赛在基层》专栏,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度报道。

此次采访活动,报社总编、副总编同样靠前指挥,亲自出题提要求,迅速组建采访队伍,组织编辑记者按计划、分批次深入基层一线,采用系列报道、评论、记者手记、人物特写等多种形式,多角度聚焦“五小”在基层的开展情况,从中寻找亮点,见人见事见温度,用一组组好故事讲述了我省广大职工是推动企业良性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稳步向好的一支磅礴力量。

娘子关下一条山沟内,七八家民营企业相邻而居,都是生产石油压裂支撑剂的同行。当其他企业减效裁员、艰难维持时,规模最大的长青公司却效益可观,而且300余名职工无一被裁减、无一流失。“靠什么,靠‘五小’竞赛。”董事长李占刚说,“修复制粒锅省下31.2万元;将高温废气引入热管,4个月节约购煤资金15.3万元……”对于公司一线工人的29项竞赛成果,李占刚如数家珍,“每项小改小革,对困难时期的企业都是难得的温暖。”

11月16日,正在检修930E重型卡车的中煤平塑集团有限公司露天设备维修中心维修工拿出自制铁扳手,只见他一送一转,一个位置特别尴尬的螺丝很快就被拧紧了,原本需要一上午时间进行维修的工作也因此在一个小时内完成,这样的工具王跃有14件。“这些工具都是利用废旧材料拼接而成,专门针对维修过程中普通工具难以解决的问题设计的。”车间主任高永伟说:“王跃的这些工具看似简陋,实则充满智慧,维修时非常节省时间。在他的带领下,车间很多职工都自制工具。为此,今年提前4个月完成了全年大修任务……”截至10月底该公司收到类似的“五小”成果90余项,效益贡献值近3000万元。

脚下沾满泥土,新闻作品才会接地气。采访活动中,记者“蹲”在企业车间,“蹲”在“劳模工作室”,“蹲”在一线职工、技术大拿身边,通过深入、细致、扎实的采访,用小故事反映大变化、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小视角折射大时代、小人物体现大情怀,把一篇篇接地气、带露珠、冒热气、有深度的报道呈现给受众,将省委书记骆惠宁在观看“五小”竞赛优秀成果展时指出的“五小”不小、小中见大,体现的是创新精神,进行了深刻的诠释,充分展示了全省800万职工走进新时代在我省经济转型发展中的新变化、新贡献。□

猜你喜欢
班组工人山西
班组“5米经理”安全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强班组建设 促企业发展
我在山西等你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