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特殊性及其构建

2018-09-04 04:57任梦秦捷吴美丽
大学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特殊性构建高校

任梦 秦捷 吴美丽

[摘 要]该研究以心理契约理论为研究基础,从心理契约的主体、内容、维度、测量和阶段方面阐述了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特殊性,探讨了师生心理契约对于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力和形成一致目标的作用,提出构建教学过程中师生心理契约的具体建议:提高教师责任履行能力,确定合理期望,加强有效沟通,注重情感激励,采用柔性管理策略。

[关键词]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特殊性;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6-0105-03

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形象地比喻“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关系是高校师生关系的实质,然而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游离”现象[1]。从小到大“被迫”学习,在脱离了地狱式的高考备考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在较为自由的学习环境中缺乏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逃课、沉迷于网络游戏等情况造成极少数学生被退学,而更多的学生是为了完成学分而学习,没有主动学习的动机。因此,各个高校为了端正学风在运用《学生手册》管理学生的基础上出台了各种各样的举措,通过课堂点名、规范教学过程等方式,确保学生按时出勤和教学质量,但收效并不显著,学生看小说、打游戏、睡觉、走神等“隐性逃课”现象仍是屡禁不止,作业抄袭、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成了许多大学生的“制胜法宝”。高校的教育对象是成人,应更多地想办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可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契约对企业员工凝聚力的增强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也同样适用于高校,本文拟探讨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特殊性和作用,以及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师生心理契约。

一、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特殊性

1960年,美国心理学家阿吉里斯(Argyris)首次提出“心理的工作契约(psychological work contract)”,认为组织中除了正式的雇佣契约规定的内容以外,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相互期望和理解,对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施恩(Schein)将心理契约的概念界定为“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提供的一种配合”,是无时无刻不存在于组织和成员之间的一系列未书面化的期望。心理契约具有内隐性、动态性、主观性、责任性、相互性等特征,高校师生的心理契约不同于一般组织成员的心理契约,具有其特殊性。

(一)责任主体方面

美国心理学教授卢梭(Rousseau)学派和古典学派对于心理契约研究对象的认识存在差异。卢梭学派强调心理契约是雇员个体对双方交换关系中彼此责任的主观理解,古典学派强调遵循心理契约提出时的原意,将其看作是雇佣双方对交换关系中彼此责任的主观理解。高校师生心理契约应采用古典学派的观点,研究师生对交换关系中彼此责任的主观理解。高校师生是相对特殊的两种群体,教师与其他组织相比具有较强的个体性特征,而学生与一般雇员相比其责任主要体现为提升自我能力。

(二)心理契约内容方面

大量学者运用实证研究了组织和雇员责任,笔者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将感知的组织责任归结为五个方面即公平合理的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报答性人际关系、尊严、对个人发展的支持,感知的雇员责任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忠诚、创造力、额外的心理努力、奉献。高校师生间不是雇佣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非直接利益相关的关系体系。高校教师的主要责任是为学生个人发展提供支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付出额外的心理努力。而教师与学生不需要建立长期关系,只是在某个阶段提供支持,所以不需要学生的“忠诚”。

(三)心理契约维度方面

心理契约一般分为交易契约和关系契约两种类型,有学者把“交易”“培训”和“关系”作为雇主应尽的责任,并强调“培训”责任是一个独立的契约维度。高校师生心理契约主要体现为关系契约[2],师生间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相互作用、共同合作;但“培训责任”更为明显,教师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素质提升等提供支持,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四)心理契约测量方面

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和组织承诺这三个基本概念可以被用于测量雇员在组织中的心理状态。与一般情况相比,高校师生中的学生满意度排除了物质满意度这个维度。工作参与是指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的认可程度,工作参与度高则学习投入程度就会高。组织承诺是指学生对教师和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母校”这一称呼把学校比作母亲,说明学生对教师具有较为强烈的依赖情感。

(五)心理契约阶段方面

组织的心理契约通常经历建立、调整、实现三个阶段,是一个动态循环往复的过程。建立合理预期后,在过程中对现实和预期产生的偏差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阶段重点考察合理预期的实现程度。一个循环结束后,由于新合理预期的产生和环境的变化,下一个循环开始。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阶段性问题突出,每一学期的结束可能代表了一个循环的完成,且不同年级师生心理契约中对于双方责任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3]。

二、高校师生构建心理契约的作用

心理契约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心理契約关系破裂会诱发双方不良的态度和行为,并且对组织和个人产生负面影响。在高校,如果心理契约关系破裂,一方面可能会造成学生各种违纪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教师责任不到位的情况。仅仅依靠技术手段和制度来约束学生和教师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应该形成彼此相互信任、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心理契约关系的建立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学业的完成以及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调动师生更好地履行各自责任的积极性

教师受雇于学校,学生在一定意义上是学校的“消费群体”,但高校非营利组织的性质决定了高校师生间极少涉及物质相关的利益问题。高校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从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中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全面提升自我能力,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整个过程中,双方是互惠互利、共同合作的关系,但不存在经济契约,不能仅依靠制度来规范。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五个层次中的后三个高层次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都可以通过建立师生心理契约得以实现。因此,建立心理契约可以有效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激励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履行各自责任。

(二)有助于激发师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虽然被认为是与生俱来的人格特征之一,但创造力是社会历程的主张越来越得到关注,与他人的互相作用影响了创造力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全过程。创造力责任感知作为心理契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责任难以书面化,具有显著隐形特征。创造力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复杂心理活动的产物,其形成和作用受心理契约认知过程的影响。高校是一个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机构,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教师和学生在思想碰撞过程中产生新的思想,发现和创造新的事物,而师生间建立良好心理契约是激发创造力的有效手段。

(三)有助于师生形成一致的努力目标

高校作为教育机构,教师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人才,而学生的目标是完成学业,掌握一定的知识,具备一定的素质,使个人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得以发展。因此,与其他组织相比,教师和学生的目标具有显著趋同性。以共同目标为基础的心理契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违背心理契约的风险,然而,一些教师停留在“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上课”,而不顾学生“听进去没有”,一些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把教师和高校的严格要求当作枷锁,而把通过考试确立为目标。这些会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而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则有助于形成高校师生间 “你教我学”的一致目标。

三、构建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建议

随着教学管理的日趋规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工作态度普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但教师工作态度认真不表明就能够与学生达成心理契约,构建心理契约的基础是各方履行各自的责任。高校不是应试教育,教师和学生的责任范围更广。教师除了要衣着得体、管理好课堂纪律、认真备课和讲课等基本责任外,还包括要使授课内容反映学科最新动态并且密切联系实际、拓宽学生视野和思维方式、讲授做人道理等更高层次的责任。而学生的责任除了尊敬老师、专心听讲、认真做好预习和复习等基本责任外,还包括掌握人际沟通技巧、专业技能、思考能力、自学能力等责任[4]。在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责任的履行情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基于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特殊性,以及国内一些学者采用双向视角对师生心理契约责任履行情况的实证研究结论,针对我国高校的教学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构建建议。

(一)提升高校教师履行责任的能力

高校教师履行责任是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缔结的前提条件,而教师履行责任的质量是心理契约发挥作用大小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教师履行责任能力的提高应包括多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师应不断了解、学习、收集与课程相关的信息与资料,掌握学科的知识积累、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具备课程相关的知识结构,并且有效地把科学研究转换为教学内容。教师应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产学研相融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5]。二是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合理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如训教型或思辨型,引入“内容决定形式”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设置互动环节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运用教学幽默和巧妙设疑,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三是教学手段的与时俱进。从最初的板书,到20年前的PPT多媒体教学,再到现在的网络课堂和翻转课堂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教师应不断了解和掌握现代教学手段。

(二)确定合理期望

师生心理契约内容中包含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期望,如果一方对另一方的期望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心理契约的缔结受到阻碍。教师通过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满足学生期望,而教师期望和学生感知的自身责任能否一致需要通过教师引导来实现。一是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教师应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在此基础上积极阐述课程价值,从课程教学目标与学生职业发展的关系、课程学习在未来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二是引入“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間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期望设定在该区域,为学生提供具有一定超前性、挑战性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潜能。三是树立榜样。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和创造力的激发都是在师生双方的交流沟通中实现的,优秀教师的言传身教能给学生带来学习动力,使学生自觉提高对自身的期望。

(三)加强有效沟通

心理契约从建立到实施全过程离不开双方的有效沟通,在学生和教师之间构建高速信息通道,准确地把契约内容、契约违背原因等信息传递给对方,及时对心理契约内容做出适当调整,有助于防范心理契约关系破裂。一是建立阶段的有效沟通。在心理契约初建阶段,教师和学生应全面而准确地表达、交流各自的相互期望,如在开课之初教师明确宣布课程学习要求、考核及评价方式,使师生双方对“责任”达成共识,便于日后教师对学生行为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通过强化等激励手段加以正确引导。二是调整阶段的有效沟通。当教师或学生一方难以履行责任时,应及时将违约原因和新契约内容传达给对方,使师生心理契约能够得到适当调整。违约原因可分为理解歧义、无力兑现和有意违背,其中理解歧义的产生原因是沟通不充分,无力兑现是由于超出能力控制范围的环境因素,而有意违背作为违约原因最容易造成心理契约关系破裂。三是实现阶段的有效沟通。师生共同完成了某一教学活动后,经过对彼此履行责任质量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双方很自然地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期末学生评教环节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自己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四)注重情感激励

大学生年龄普遍在18-23岁之间,很多学生首次离开家庭融入集体生活,在家庭资助下完成学业,与物质需求相比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鼓励和人文关怀。以“关系”和“培训”为主的心理契约可以从情感激励方面予以构建。一是尊重学生。教师应以平等相待的心态和言行对待学生,敏锐观察,耐心倾听,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学习和发展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二是形成信任机制。由于心理契约的内隐性,信任是心理契约得以持续和发展的基础。信任是心理活动的产物,师生间的信任体现了师生双方的相互依赖关系,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培养人际交往能力。通过有效方式和手段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交流和分工合作,如小组讨论、团队作业、集体呈现等,加强学生间在学习上的分享和互帮互助,同时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四是成为益友。教师的责任是教授知识,但如果和学生成为朋友,拥有共同的话题,将更能够了解各自的心理期望。

(五)采用柔性的管理策略

由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较强的个体性特征,且心理契约的每一次循环都受到上一次循环的影响,因此心理契约在执行过程中应该采用柔性管理方式。一是发挥优势。教师应根据自身特点,如性格、性别、年龄、专长等,选择适合自己且能够被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不是每一位教师都具备幽默教学的能力,逻辑清晰、治学严谨的教师同样能很好地履行责任,满足学生期望。二是关注学生状态。教师在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同时还应随时关注学生状态,当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时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了解学生懈怠原因,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三是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同一课堂中学生的地域文化、民族、思维方式、学科基础等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教师课堂通常选择满足多数学生的心理期望,对于特殊学生个体,教师应适当调整对他们的心理期望,同时对其加以引导和帮助。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学过程中,通过构建师生间的心理契约,可以进一步调动双方的积极性,激发师生的创造力,形成一致目标。针对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教师应从多方面努力与学生达成心理契约,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敬业诚信,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一份力量。

[ 参 考 文 献 ]

[1] 徐平.大學的真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 王文鹏.违背师生心理契约现象的成因与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6):97-99.

[3] 余珊珊,宋马林,崔连标.高校本科生的师生心理契约年级差异定量分析[J].科学决策,2017(1):52-76.

[4] 阿拉坦巴根,刘晓明.高校课堂教学心理契约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67-271.

[5] 陈玉新,任梦,秦捷.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大学教育,2017(9):180-182.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特殊性构建高校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