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育人视角下旅游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018-09-04 04:57姚瑶
大学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教学

姚瑶

[摘 要]校企协同育人是提升旅游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就是指学校和企业、行业以协同理论为指引,突破雙方的壁垒、整合双方的资源,共同培养人才。在校企协同育人视角下,旅游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法有校企协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协同开发实践教学教材、协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和协同打造实践教学队伍。

[关键词]校企协同育人;旅游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6-0159-03

中国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和相关数据,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与此同时,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变得异常强烈。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为1600万,其中具有大专以及以上学历的达到300万以上,每年新增就业人数约60万。目前全国旅游高职院校每年培养的毕业生基本保持在5万人左右,优质旅游人才供不应求。

对此,国家旅游局、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旅游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旅发(2015)24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以服务旅游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旅游业就业创业为导向,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的原则,加强统筹指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旅游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和管理服务人才。

然而,在国家大力倡导旅游职业教育、旅游业人才需求旺盛的背景下,本应在人才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旅游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却频频遇冷,尽管就业率并不低,但专业对口率、高端就业率和企业好评率却都不高。尤其要指出的是,其就业流失率居高不下,许多毕业生仅仅工作几个月后就另投他业。旅游业人才需求和供给之间的错位已经不容忽视。而造成这种错位的根源就在于旅游高职教育中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始终是“两张皮”,毕业生实践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旅游业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需求。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出现恰好为旅游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在校企协同育人的视角下,如何充分挖掘企业的作用,改革实践教学是当下旅游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内涵

简而言之,校企协同育人的主体是学校和企业。 师资队伍有两支,即学校的专职教师队伍和企业里的能工巧匠、技术专家。教学场地也有两处,即学校的教室、实训室以及企业一线的服务、生产场所。企业全面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专业课程教材的开发和编写,专业课程的教学和指导、专业实践实训指导以及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等各个方面。

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校和企业双方来说都是互利共赢的,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来看,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企业的加入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增强人才培养的适用性,深化实践教学,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而对于企业来说,其则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完全匹配企业用人需求、充分满足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不仅如此,企业与学校开展协同育人,也可以作为对外宣传的亮点提升其社会美誉度。学校在专业人才和科学研究方面的优势,也能够帮助解决企业在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难题,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旅游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重理论轻实践是旅游类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再加上实践教学环节课时量的不足、教学设计的不科学、评价指标的单一等诸多问题的存在,使得实践教学收效甚微。学生既不能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也无法在实践中检验自己专业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以至于旅游企业常常感叹,毕业生虽然接受的是职业教育,但其实践能力根本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要解决这一难题,对实践教学现状的分析必不可少,笔者就旅游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的诸多不足之处做如下总结:

(一)旅游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健全

其主要表现为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研究、有效的管理和多元的评价。在大部分旅游类高职院校中,实践教学仅仅是作为专业理论课程的一个补充而存在的,实践教学课时量的多少、内容的制定、评价的给出都由任课教师自己决定的。更有甚者,有些旅游类高职院校尽管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都规定了实践教学的课时,但在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根本就没有开展实践,而是让企业的兼职教师开个讲座,组织学生参观一个旅游企业,甚至是让学生交一份所谓的实践报告就算实践教学了。如此一来,实践教学形同虚设,学生的实践能力当然无法满足旅游企业的用人需求了。

(二)旅游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旅游类高职院校中,实践教学的内容多由授课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安排,缺乏对实践教学内容的研究和创新,更缺乏与行业、企业之间的沟通与衔接。实践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哪些能力才是企业在用人过程中真的不可或缺的则需要认真地研究与分析。很多旅游类高职院校在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时,没有紧紧围绕旅游服务能力这一核心,缺乏对行业、企业的调研,没有依照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来进行,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旅游企业的实际工作之间缺乏一致性。此外,很多旅游类高职院校对实践教材的开发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大部分实践教学只有由授课教师撰写的简单的教学安排。由于缺乏教材的指引,很多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都比较茫然,既不知道做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做,更不知道为什么做,无法实现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的初衷。

(三)旅游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校企合作不足

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旅游企业用人的需求,因此也可以说,实践教学与企业诉求是息息相关的,旅游企业在旅游类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中应发挥主体作用。但事实上,很多旅游类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都流于形式。旅游企业在前期并未参与到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之中,在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也缺乏有效的管理,更谈不上主动参与实践教学的效果的评价了。旅游企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提供了一个实践教学场地而已。旅游类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层次低、周期短、效果差,旅游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较低。

(四)旅游类高职院校双师双能师资严重匮乏

近年来,旅游类高职院校的新教师多是刚刚走出校门的硕士研究生,这种“从学校到学校”的入職方式,使教师仅仅具备专业理论知识,而缺乏旅游业实践经验,不能了解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还有一部分专业教师虽然曾经在旅游企业中实习实践过,也因为教学工作占据了主要精力,缺乏对旅游业最新动态的了解。这就使得专业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教学活动时,往往并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指出学生的不足,并进行正确的示范。名师才能出高徒,教师本身如果实践教学能力有所欠缺,其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当然就难以保障。

三、校企协同育人视角下旅游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

在校企协同育人的视角下,旅游类高职院校根据旅游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利用旅游企业的生产和服务条件,选用企业兼职教师来指导实践教学,不仅能优化实践教学效果,还能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一)校企协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是指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总体,包含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等要素。要想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首先必须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在校企协同育人视角下,旅游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旅游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旅游实践教学的目标应该紧跟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以旅游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核心,同时还必须兼顾现有的实践教学条件。旅游实践教学体系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旅游类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高端就业。只有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功底、过硬的旅游服务技能、优良的旅游职业素养的旅游职业人才,才能有效解决旅游业人才需求和供给之间的错位问题。

二是旅游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该体系囊括了旅游专业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践教学以及顶岗实习等各个环节。实验教学是整个实践教学的基础,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旅游服务的基本技能;实训教学则包括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训活动,通过实训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旅游服务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则是在实验和实训教学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顶岗实习是整个旅游实践教学的最终环节,在这一环节,学生必须完成从在校学生到旅游企业准职业人员之间的过渡,为毕业后直接上岗,成为旅游业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做好准备。

三是旅游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该体系涉及对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过程管理等内容。鉴于校企协同育人中的双主体育人特点,管理体系不单单是对高职院校校内的实践教学活动的管理,还包括对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和实训活动的管理。

(二)校企协同开发实践教学教材

实践教学要顺利开展,需要完善的实践教学教材。大部分旅游类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教材都比较陈旧,缺乏创新和研究,不成体系,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缺乏科学的指引和规范的蓝本。在校企协同育人的视角下,实践教学教材的编写应该由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高职院校在对实践教学教材进行设计和安排之初,就应该广泛征求旅游行业、企业的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以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指引,贴近旅游业的实际服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其次,在完成对实践教学教材的初步设计后,高职院校和旅游企业应在对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反复的磋商后,再进行编写。实践教材应当融入旅游企业的真实项目设计任务。同时,实践教材必须做到及时更新,以便更加紧贴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总而言之,旅游实践教学教材要贴合旅游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更有利于学生的职业服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校企协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依托于实践教学基地,而其数量和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如何开拓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是旅游类高职院校主要面临的一个难题。充分发挥企业的育人主体作用,利用企业的优势和资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要强化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校内的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包括模拟实训室、专业实习场所等,用于强化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基本的旅游服务的基本技能。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校外的旅游实践中心,还有旅游企业真实的工作岗位、工作部门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能有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经过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学习,学生能充分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旅游服务的实践能力,进入旅游企业后能直接上岗进行操作。

其二是要加强跨区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并不局限于某一地区或某个城市,高职院校应该努力加强与具有较高品牌价值的百强旅游企业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推动跨区域的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机会,拓宽学生的视野。

其三是打造国内外双向实习平台。旅游类高职院校要创新资深的实践教学理念,在遴选实践教学基地时,不仅要把目光放在国内,同时也要与国外旅游企业展开实践教学的合作,选拔学生到国外实习锻炼。在国外的实习锻炼虽然历时较短,但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均将得到显著提升。

(四)校企协同打造实践教学队伍

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对旅游职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负责实践教学的教师不但要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旅游从业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送出去”和“请进来”双向并行。“送出去”是指送师进企,选择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社会责任感的紧密型合作旅游企业,建设教师工作站,选拔骨干教师分批次进入工作站学习和工作,提高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通过工作站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培训,大幅度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请进来”是指分别从旅行社、酒店聘请兼职教师,参与校内课程开发与实施。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指导实践教学。在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兼职教师要承担实践指导、岗位课程教学工作,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同时,学校也要安排专任教师到企业共同管理、参与指导。

四、结束语

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使得旅游企业对旅游职业人才的质和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的,旅游类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质量也愈加重视。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不容有失。校企协同育人视角下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仅仅是一个开始,在实践教学研究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协同育人在课程开发、师资培养、教材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研究,最终实现旅游类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促进旅游企业竞争力的稳步提升,实现校企共赢。

[ 参 考 文 献 ]

[1] 韦弢勇. 校企合作环境下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运行机制[J]. 教育与职业,2017(18):96-99.

[2] 高丽红. 校企合作构建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J]. 教育与职业,2014(26):167-168.

[3] 黄怀瑞.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15(2):62.

[4] 普清民,李微波,黄春平. 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J]. 高教论坛,2014(10):108-110.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教学
基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教学研究
立足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校企协同育人的电子商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植物保护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