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地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实证分析

2018-09-04 04:57黄凤记卢翠珍韦红美韦湛兰曾丽颖梁乃力
大学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校企合作高职

黄凤记 卢翠珍 韦红美 韦湛兰 曾丽颖 梁乃力

[摘 要]薄弱地区高职院校由于地处经济相对落后、产业底子薄的地区,校企合作进程严重滞后。如何才能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本文以百色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其当前办学辖区内、外两方面的校企合作状况,并提出了薄弱地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要立足于现实,既要巩固好已取得浅合作的成果,又要力争在政府、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开展与企业的中层次合作,合作的模式可以采取多种合作的方式试行,突出优势专业与扶持品牌专业,直到找到适合自身的最佳模式,最后以校(院)办企业或与相对固定的企业在设备、技术、资金全方位深度合作为目标,深入拓展职业教育。

[关键词] 薄弱地区;高职;校企合作;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6-0175-03

按照教育部2011年发布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1]精神,高等职业教育应高举“产业为导向、将产、学、研三位一体紧密相结合”的办学旗帜,依托当地有利的企业资源等,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同时又能给学生提供就业前的一个综合训练,利于学生毕业后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本文以百色职业学院为例,就校企合作的现状引申探讨薄弱地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的对策。

一、办学辖区内校企合作的现状

百色职业学院地处经济落后的桂西地区,各种产业底子薄,社会各类企、事业单位能给职校生提供实训的机会不多。2014~2016年学院根据发展的需要,组织人员到百色市辖区内36家大型企、事业单位进行洽谈、调研校企合作工作,有合作意向的仅10家,仅占27.78%(10/36),存在学校自己“一头热”的现象[2];辖区内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企业管理型的事业单位对校企合作的支持率要高于私营、合资企业,详见表1。

在进一步与有合作意向的单位进行洽谈后发现大多数单位仅在师资输出、接收师资进修以及接收学生临时性的参观(见习)等方面有合作意向,更深层次的合作则无法实施,能签订接收、安排学生实习的仅占40.00%(4/10),详见表2。

*打“√”表示同意,打“×”表示不愿意。

二、办学辖区以外校企合作的现状

广东及广西的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各类企业较多,因此百色职业学院从建院开始就重点到广东及广西沿海地区等地开发校企合作事宜,目前与学院签订有接收学生实习的企业,每年均能接收一定数量的“双师型”教师进修和学生实习。为调查了解合作的效果,分别对曾经外出进修的教师和实习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在问卷之前采取了统一培训调查员等质量控制措施,并且在调查完成之后抽取10%的学生前往实习企业调查核实,对调查结果进行校正。结果如下:

1. 2014~2016年共接收“双师型”教师进修56人次,累计进修时间达到12992小时(按每天8小时制计算),由于进修专业为自选的对口專业,效果非常好。

2. 2014~2016年前往广东及广西沿海地区等地实习的261名学生中,专业对口顶岗实习的仅占30.65%,专业相近岗位实习的占26.44%,专业完全不对口实习的占31.80%,农民工式实习占11.11%;专业对口岗位顶岗实习中以合资企业和其他(为学生自行联系的实习单位)比例稍高;农民工式实习(当农民工使用)在私营企业的比例高达21.43%,学生没有学到任何与课程有关的知识,详见表3。

*为学生自行联系的实习单位。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得出,薄弱地区高职院校在实施校企合作过程当中,既有成效也有不足,做得好的主要在于师资的进修方面,不论是在办学辖区内还是办学辖区以外,各类型的企业、单位都乐意接收并给予充分的安排,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的理解与帮助。不足之处在于学生的实习安排方面,由于企业自身的经营性特点,所以很难全面顾及职校生的培养工作。分析其原因,既有高职院校自身的主观原因又有企事业单位方面的客观原因。高职院校自身的主观原因主要有:①由于薄弱地区的高职院校成立时间较短,对于校企合作工作尚没有一个很好的长远的规划,同时与办学区域内的各类技工学校设置的专业重叠较多[3],使得区域内企业在安排学生实习时均采取先到先得的方式,无法安置更多的实习岗位;②高职院校没有一个很高的技术支撑点或者科研平台,或者说缺乏硬技术类的专业供企业选择,造成企业对实习生不信任,不敢放手其在岗位上使用;③由于体制的限制,院校本身无法建立自身的校(院)办企业,同时与外面企业的合作无法达到“设备、技术、资金”全方位合作,校企合作全部都要靠企业的支持很难办得到。企事业单位方面的客观原因主要有:①由于企业本身的经营性较强,存在利益方面的博弈[2],当地政府层面的财政补贴很缺乏,对高职院校教学的帮助完全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和企业领导层的个人意向;②在国家层面由于缺乏法律及制度上的保障,校企合作完全处于一种靠感情联络的状态;③顶岗实习与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有矛盾,在校学生未毕业又不能考取资格证书,没有资格证书又不能上岗操作的矛盾非常突出,造成许多企业在接收学生的同时应付式的安置工作,学生没有学到应该学的技术[4]。针对以上原因,笔者认为要做好薄弱地区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就必须对校企合作理论进行再理解与修进[5]。随着职业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深入发展绕不开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纪献兵等[6]的理论,校企合作可分成浅合作、中度合作以及深度合作三个层次。浅合作仅包括一些学生参观(见习)、实习等,中度合作包括合建校外实训基地、一起开展科研活动以及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式”服务等,深度合作包括设备、技术、资金全方位合作等。从目前百色职业学院的校企合作状况来看,尚处于浅合作的阶段,仍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再进一步推进。

1.要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地巩固好当前浅合作所取得的成果,学院应在每年的工作计划中主动做好当地政府层面的政策开发[7]。笔者建议还是从政策或制度的角度选择办学区域内的若干家实力较雄厚的企业为定点合作单位,企业的选择以当地国有、集体企业为主,努力开发企业管理型事业单位。学院每年年初即将年度内学生参观(见习)、实习以及教师进修等事宜与企业协商、沟通,合作过程要统筹兼顾企业的利益,然后按计划开展合作,不主张学生到办学区域外的企业实习,不断解决职教生实习难与实习不对口的问题。

2.学院要真正深入当地、广东、广西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了解就业市场,确定培养学生的专业以及确立培养支柱技术,按市场需求或略高于市场需求的标准培养技术类型的专业学科,顺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切实打造出特色的专业品牌,立足就业市场,增加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兴趣,努力将校企合作向中层次发展。

3.学院应拓宽思路,根据不同的专业采取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不同合作模式的实施并最终达到优化组合。目前国内校企合作的模式有多种:有将企业引进学校模式[8](即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就可以在校内实行“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也有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模式[9],也有校企互动式模式(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订,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和“订单”式合作模式[10](学生是由学校选拔的学生和企业招收的员工组成,教育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笔者建议学院根据各类专业的不同,每个专业选取一至两种模式试行,并根据实施效果不断调整策略,最终找到适合自身的合作模式[11]。

4.学院本身要从长远的角度谋划,争取地方政府在产业上的支持,着力办好自身的校(院)办企业、院办实训基地[12],可以自行经营,也可以借助当地有利于产业资源孵化的形式经营,向带有半营利性质的实训基地发展,培养“师傅带徒弟”师承式的实训,既要能解决顶岗实习与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之间的矛盾,又能增加校企合作的深度合作,达到教学与产业发展双赢。

四、结束语

当前社会,不管是教育办学方面的竞争还是学生就业方面的竞争都非常激烈,高职院校在谋求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不得不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抓好教育质量,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而校企合作是一种能够使学校和企业达到“双赢”的很好途径,应该为全社会所理解和支持,做好校企合作也将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407/xxgk_171561.html.

[2] 吴立军,吴晓志.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行为的博弈分析——基于企业和社会收益的不同视角[J].高教探索,2015(10):102-107.

[3] 檀钊.创新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6(5):20-22.

[4] 孙志勇,乐明于.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7(1):225-227.

[5] 黄文伟.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渐进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6(1):52-57.

[6] 纪献兵,陈银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6):223-224.

[7] 冉红琼,万卫,张颖江.基于政府责任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J].职教论坛,2016(2):86-91.

[8] 李训仕,杨培新,王长龙.园艺专业“校中厂”实训基地功能实现的实践与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6(3):329-331.

[9] 陈方辉.试论高职学生党建工作合力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6):21-23.

[10] 柳長安,白逸仙,杨凯.构建“需求导向、校企合作”行业特色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6(1):36-41.

[11] 潘建华,宋芬.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研究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9):58-60.

[12] 顾绮芳,蒋勋.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的现状及历史演进分析——基于CSSCI(2002~2014)数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11):235-240.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校企合作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