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与效益并重

2018-09-10 00:49姚蓉蓉
中国国际财经 2018年9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转型升级

摘 要: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国有企业的转型发展,现阶段正是我国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提升其综合竞争力,资产管理效率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发展节点,这样才能帮助企业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加强审计,做到资产管理规模化的同时也是实现规范化和合理化,减少国有资产流失的危机。本文重点探究了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实现国有资产管理规范与效益并重的策略。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与效益;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型升级;综合竞争

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经济新常态理念的引领下,企业新旧动能实现大转换,发展机遇期与发展挑战期并存,且企业要想在新形势下在市场保持一定競争力度,就必须实现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就是实现对国有资产的有效合理管控。国有资产规模的变化是和企业发展壮大的规模相协调的,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国有资产的种类也会不断增多,这就或多或少为资产的有效管理增加了难度。但是国有企业相比于其他企业类型来说,其资产的管理不仅要注重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还必须要注重资产的规模化,只有这样二者兼顾,才能防止国有资产出现不必要的流失。

一、目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存在到的系列问题

(一)国有企业对其国有资产管理的执行力度不够,相应的管理制度不甚规范

这主要表现在,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的管理在手段模式上呈现单一化趋势,管理粗放化,且不能及时到位,部分国有企业内部未能搭建生成完备的资产管理条例和管理准则,导致规范化程度不高。也有部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已经建立,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约束力,无法对资产实行及时管控。例如,国有企业一些大宗型设备是需要定期进行保养的,但是部分企业不注重对这一类固定资产的维护,只有等到设备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运作时才对其进行维修,这不仅不利于对设备寿命的保护,也会损耗不必要的维修成本。此外,有的国有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处理手段过于松散,甚至会低价出售或者不收取任何担保费用就进行外借,出售获得的收入则转变为员工的福利奖金或绩效资金,而没有纳入国有资产范畴,久而久之,该企业的国有资产就会存在大量流失的现象,对企业的整体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且,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管理要具有针对性,即每一个项目从规划设计,到物品采购,再到投入建设,这一系列环节均处于不同的资产利用条目下,应该分阶段进行针对性处理,而不是只注重片面,不顾及全局,反而无法实现资产管理效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二)国有企业对其资产的管理没有实现全方位信息化处理,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

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效率受制于该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部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经营决策的失误,例如有的企业存在领导“一言堂”的情况,而大部分“一言堂”的领导都喜欢依据个人好恶来决定企业资产的投资和流动方向,容易导致企业资产多用于重复建设或者盲目投资,最终给企业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和无法挽救的损失。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企业要想在信息时代稳定生存,就必须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注重对信息化的侧重。但是部分企业由于部门之间协调不通畅,在进行资产转移时并未及时将所有过程录入信息系统,最终导致信息流失。目前现有的财务核算系统存在漏洞,只能负责对财务信息进行完全录入,无法对其交易过程所涉及的资产运行流程进行规划和管控,这就使得企业无法及时分析、对比、综合各方面信息,从而对投资项目和资金流向进行准确掌握。

(三)国有企业对国有资产的考核体制不够完备

就我国目前的法律机制而言,2003年时国务院就已经出台相关法律条文,要求对国有资产进行严格管理。但是一些企业在执行过程中疏于管理,未能及时在企业内部制定相应细则,有的企业即使细则、制度已经制定完毕,但是制度不够合理,很难收到实效。相应的考核机制则由于涉及部门较多,范围较广而无法落到实处,很难凭借此类细则规范彰显一个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真实水准。

二、对如何实现国有资产管理规范与效益并重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以及国有企业的领导层都对国有资产管理有了新的认识,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资产的管理水平也相应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国有资产实现规范化管理和效益最大化并重还任重而道远。经验得知,国有企业必须保证一个前提,即资产能够实现保值增值,并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效益和管理水平。而且,科学化的资产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一)国有企业的员工和管理层要逐步转变思想观念,对规范和效益要同等重视

观念的更新和引领是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的前提。由于国有企业经营范围广,规模庞大,且涉及到的各类资产名目种类繁多,因此要想对国有资产进行合理化管理,就要保证上到领导层,下到每一位员工,都能对资产管理工作抱以足够重视的心态,不仅只是将其归入财务部门职责范畴。

具体而言,国有企业要不断创新、更新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的指示,国有企业要保值增值,资产的管控策略要做到能够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这样一个企业才能实现大规模、优质化经营。国有资产在管理中既要保障其安全,又要兼顾其增值效益,这就相当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另外,国有企业内部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做到制度有保障,执行有力度。针对企业内部存在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以及急功近利的不良心态,要坚决禁止,将国有资产的安全性纳入企业资产管理细则中,从制度的源头抓起,每一个项目的资金流动都要形成产业链式的汇总和收录,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

(二)企业内部要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资产的综合运营能力

首先,要加强对国有资产进行处置过程中的管理。上文已经提及部分固定资产因为保护不佳而流失的情况,因此,国有企业要对资产进行严格梳理,查找其中的水分资产,并加以去除,保证资产的时效性。其次,对问题资产的处置要格外重视。提前制定处置预案,制定完善的处置细则是必不可少的,也要尽量减少闲置资产对企业资金运作规模的影响。第三,要注意控制并规避投资风险。例如在对某个项目进行立项投资前,要仔细考核该项目的安全性和可信赖性。还要对企业已有库存的资产进行清点,防止重复采购,带来不必要的浪费。

(三)企业要在提高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同时加大预算考核力度

信息化管理模式具有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的特点,特别是对于大型国有企业来说,其资产管理系统的所有模块,包括项目、舞姿、生产和财务等,均要进行信息化处理,以此来确保业务流程和项目信息的准确无误,还能实现上下各部门之间信息的互通有无,使得每个部门都能了解企业资产的使用情况,实现信息的及时沟通和共享,保证资产的安全。另外,预算考核力度的加大指的是从预算和考核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性和实效性的管控。首先,企业要将预算纳入资产管控范畴,也就是将预算和资产的使用、处置等环节相结合,防止对企业资产进行过高估计,致使资产规模快速膨胀,以此来保证资产的质量。其次,企业要通过加强考核力度来强化对资产的管理。

三、结束语

只有考核机制完善,考核程序落实到人,才能保证资产管理落实到位。因此,制定的考核机制要能够覆盖企业的所有相关部门,并通过考核衡量每一位员工的工作效率,这样才能提高资产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钱国栋.浅谈会计委派制度——基于光明地产委派财务经理(总监)制度分析[J].经贸实践,2016,(17):207,209.

[2]赵霞.当前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财经界,2015,(29):67.

[3]张清.公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分析与制度设计[J].廉政文化研究,2015,(03):75-78.

[4]檀满霞.浅析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1):129-130.

[5]孙炳麒.国有企业中财务管理问题剖析[J].财会学习,2017,(05):50.

[6]姚孝贤.县级财政部门发挥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思考[J].西部财会,2013,(07):11-13.

作者简介:

姚蓉蓉,山东省青岛市水利局。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管理转型升级
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后国有资产管理浅析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