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支持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

2018-09-10 00:49黄茂海吴军梅李玉水
中国国际财经 2018年9期
关键词:国家战略农业保险精准扶贫

黄茂海 吴军梅 李玉水

摘 要:在“十三五”时期,社会提倡扶贫工作,并且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党中央、国务院也提出要坚决解决脱贫问题。而保监会也提出了“创新方式打好保险扶贫攻坚战”的口号,现在全国都致力于精准扶贫工作,所以各个保险金融机构也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发挥其内在的作用,围绕精准扶贫不断的努力奋斗。我根据现在我国贫困地区的实际状况,对怎样进行保险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并且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方式,以便保险经营机构能够在精准扶贫的大环境中有序发展。

关键词:精准扶贫;国家战略;农业保险;因病致贫

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到现在,我国要有效的解决农村人口贫困问题,使全部贫困县都能摆脱困境,合理处理区域性贫困问题。等到2020年时,要实现减贫7,017 万人,每年要减贫 1,170 万人,平均每月减贫 100 万人,所以目前的减贫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也进行了相应的号召和安排,希望能够发挥社会的力量来实現脱贫扶贫的目标。从而保证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能够顺利加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队伍中去。扶贫工作是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保监会召开党委中心组会议,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项俊波指出,现在和以后保险业需要深入落实中央扶贫工作的相关要求,积极研究帮助困难地区实现脱贫致富的方式和道路,并且认真履行脱贫攻坚战中的相关职责,要以脱贫开发为基础,并且付诸于实际行动中去。根据保监会的相关要求,我国现在贫困人口的实际状况,对保险精准扶贫工作提出新的看法和道路,从而保证保险机构能够在全国扶贫开发的过程中发挥其内在价值,更好的体现保险的精准扶贫、深入扶贫、真正扶贫。

一、我国贫困人口的范围和实际状况

解决贫困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有限的完成共同富裕是保险业的职责所在,关注贫困人的生活,使用多种方式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需要坚持进行扶贫开发工作,找到适合中国发展的扶贫开发道路,成功的帮助7亿贫困人口完成脱贫任务。从2014 年到 2017 年全国贫困人口从 1.22 亿 人 减 少 到 7,017 万 人,2017 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6,610 元,达到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水平的 65%,全国农村5,000 多万人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因为我国面积比较广阔,国情比较复杂,以大聚居为主,人们的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也存在不同,有些区域的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封建,还是使用过去的生产模式、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不高、内在价值较低,生活环境往往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人均收入较低,经济发展和基本设备比较落后,文化方面也处于贫困状态。医疗保障能力不强,因为疾病问题大大加重了农村的贫困。现在我国还有 592 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4 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有 680 个连片特困地区县,共有 832 个县区 7,017万人口享受国家相关扶贫政策。争取在2020 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因此党中央、国务院也提出了脱贫攻坚的战略口号。现在的保险业更应该在精准扶贫工作发挥其内在价值。

二、利用保障杠杆,研究保险精准扶贫的新方式

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项俊波指出,为了更好的完成国家的各项规定和要求,保险业需要挖掘内在潜质,不断研究和探索保险扶贫攻坚的新方式,推出大病保险和农业保险,从而为保险中的扶贫攻坚任务打下基础,主要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因为疾病问题所造成的贫困问题,注重商业健康保险和慈善援助。依据项俊波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我国贫困地区的实际状况和贫困因素,结合保险精准扶贫的精神,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一)健全保险服务系统,增加保险服务的范围

现在全国贫困县、区和主要人口都分布在一些比较偏远、贫困的区域,她们居住不集中,人口较少、范围比较广泛,有的地区生活环境比较险峻,尤其是在贫困地区保险服务机构比较少、人力资源不充足、服务能力较差。还有的基层乡镇都没有保险服务网点,人们对于保险的相关内容一无所知。所以很多贫困地区人们的保险意识不强烈、保险观念落后,人们参保的数量较少,保险覆盖的范围比较小,家庭如果遇到困难,或是相关的经济问题时,只能依靠政府,忽视了保险的作用。商业保险的效用在贫困区域不能体现出其内在价值。根据保监会的相关要求“要完善贫困地区保险服务体系,支持保险机构在农村和贫困地区设立保险服务网点,提高贫困地区保险服务的可及性”。保险监管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特殊处理,改变原来农村保险营销服务构建的标准和要求,放松审批标准,提出相关的惠民政策,让有能力的保险公司在贫穷区域收集信息、构建服务站点,创新经营模式,为有需要保险的地方乡镇做好相关的保险服务工作。农村营销服务管理中,要积极相应政府的号召,要深入基层,关心爱护贫困人民,进行深入实际的帮扶,从而保证县乡保险服务机构可以在扶贫研究中朝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发展,并且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有效的发挥保险行业的实际价值。

(二)增加病保险覆盖范围,使得贫困户能够解决因病返贫的问题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逐渐成为我国农村贫困现象中的重点内容。如果因为疾病问题住院,往往就意味着农民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辛苦白费了。所以现在很多农村存在看不起病、住不起院、买不起药的困境。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雾霾”层出不穷、食品污染现象严重、饮用水污染也比较严重,所以人们的身体状况也受到了影响,健康发病的比例正在不断上升。现在的中国,针对医疗费用而言,我国的保险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针对我国经济比较贫困的区域,商业保险在处理重大疾病导致的贫困问题上也显得无能为力。根据我国精准扶贫的相关要求,利用保险的内在价值,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任务是现在的中国赋予保险行业的要求,更是保监会完成扶贫攻坚任务的目标要求。各个保险经营机构在国家精准扶贫工作中要迎难而上,坚决解决贫困问题,所以要下定决心,以更加新颖的思路,提出创新型的方式,坚决落实精准扶贫的相关要求,保证其政策能够付诸于实际行动。有效的处理好人们因病返贫的问题。在“十三五”扶贫开发的阶段,保险经营机构,需要根据我国贫困地区容易出现的重大病情类别,贫困人口的实际收入情况,推出收费较低、保障性能较强、缴费时间短、保护时间长、赔付比例高、操作便捷的保险项目,让贫困人群可以买得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并且在重要的时候能够发挥其实际效用的保险项目。保险出现后,要保证贫困区域有大量的客户群体,吸引群众购买,有效的处理贫困人口的治病问题。因病返贫具有范围较广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认为年纪较大、男性发病比例较大,医疗费用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而妇女、青少年不容易发病,所以不会出现贫困问题,就不注重医疗保障,所以贫困区域人员保障出现看不平衡的情况。保险经营机构在产品销售方面,要根据实际状况,稳步发展,要考虑到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使得重疾险能够深入到各个阶层的人群中去,构建因病返贫的保护体系,使得所有人员都能解决因病返贫、因病治贫的问题。

(三)大力推进“三农”保险,使贫困人口以农业脱贫

在“十三五”精准扶贫的要求中,农险公司需要不断强化社会保障的范围。从而保证贫困区域农业有所增值、农民的收入有所增加,农村的经济保持基本的稳定,进一步强化农民抵抗风险的能力。现在根据我国农业保险的实际状况,对十家保险企业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在精准扶贫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需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第一使用优惠政策,促进农业发展。随着“新国十条”的出现,农业保险的发展也遇到了新的契机,创造了更加宽广的发展范围,构建了健康的经济环境。国家积极支持扶贫工作,利用财政手段,不断强化“三农”方面的投入。因此,市、县政府村门在资金方面,也加强了对贫困地区农业方面的支持力度,减少投保资金,保证最大范围的贫困地区特色农业的覆盖面积,降低农户在种植方面的风险问题,增加种植收益。第二,体现社会责任,利用农险进行精准扶贫。农业保险涉及很多群众,保费低,保面广,但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多经营公司对于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承受不了相应的风险,出现了赔不起、赔不了、不想赔的情况。使得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热情不强烈,缺少创新性和主动性,很多项目都是停留在表面。很多农险公司都开始打起了退堂鼓。这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相矛盾,和农险扶贫、强化农业保险的目标相违背。所以,各个保险公司要深入认识到自身在国家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价值,关注社会效益,保险承办机构要发挥其调查价值,找到保险公司在农险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有效的处理农险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问题,为农险的发展助一把力。

三、推动农险产品研究,顺应农险精准扶贫需求

开发农业险种的时候,要以实际、适用、合理为基本准则。要合理考虑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实际状况,根据精准扶贫中农险产品的实际状况,研究投保范围比较宽泛的险种,比如农业种植、养殖、海上捕捞,要从小范围中挣脱出来,扩大农险服务的深度、精度和广度,提升产品质量,拓宽销售市场。把校园责任、家庭成员、儿童成长、天气状况等因素都融入农业保险精准扶贫的范围中去。贫困的市、县根据实际发展水平,在农民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规定交纳金额,针对贫困地区家庭中的车辆运输、航运水运、农房、农机、小额信贷、农村基础设施等内容也要进行承保,使得贫困地区不同人群,可以选择多元化的承保方案,有效的增加贫困地区农业、农村、农保的覆盖面积,加强投保率,有效挖掘农险扶贫的内在价值。

四、规范农险管理,增强农险精准扶贫的强度

在“十三五”保险精准扶贫中各个农险的营销部门要强化自律观念,遵守职业道德,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合理进行操作,争取做到不惜赔、不乱赔,不无故拒赔,保证农险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合情性,结合相关部门杜绝骗保情况的出现,按照规定办事,优化保险环境。使用保险方式,助力于国家精准扶贫工作。这是一个繁杂而艰难的社会工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相关要求,每个保险人都要发挥自己的力量,顺应国家的需要,全力以赴的打好脱贫攻坚战,从而保证2020 年我国7,017 万贫困群众也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唐金成,周园翔,王露浠.精准扶贫视角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7,(07):62-67.

[2]柯甫榕,黄德强,李彩玲,孙哲斌.商业保险支持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J].福建金融,2017,(06):33-38.

[3]胡巍,肖金城.保险助推农业精准扶贫创新模式研究——以贵州剑河养殖扶贫试点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4(03):135-140.

[4]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海监管局课题组,于冰.青海省精准扶贫中的保险服务[J].青海金融,2017,(04):44-47.

作者简介:

1.黄茂海(1971-),男,福建仙游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村金融与保险。

2.吴军梅(1970-),女,安徽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商业银行理论与实践。

3.李玉水(1982-),男,福建莆田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保险精算。

猜你喜欢
国家战略农业保险精准扶贫
文化产业发展:国家战略新境界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协同研究
农业保险效率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盐城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农业保险正外部性的经济法激励探析
日本颁布“国家战略”帮助“老年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