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研究

2018-10-13 07:55
关键词:肌群电针腰部

刘 雁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

非特异性下腰痛在临床上指腰肌劳损、肌筋膜炎、肌纤维组织炎等多种急慢性腰部病变所致的腰部运动功能障碍,80%的成人在一生中会出现非特异性下腰痛所致腰部运动功能障碍。本研究采用电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并将其与单纯进行电针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确诊的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方法知情,同意参与,签署同意书,意识清楚,且符合诊断标准。排除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合并肝肾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以简单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44±11.3)岁,平均病程(6.4±1.3)个月;试验组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46±12.1)岁,平均病程(7.3±0.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用电针给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在电针基础上加用核心肌群训练,具体方式如下。电针疗法:取腰部气海、夹脊穴、腰阳关、阳陵泉等穴位,针刺得气后采用电针治疗仪进行治疗,采用连续波,以患者能接受的强度引起震颤感,30 min/次,一个疗程为十次[1]。核心肌群训练:训练之前进行特定动作以观察肌肉链,判断腰椎深层稳定肌情况,以此展开弱链测试,制定训练方案。训练双侧仰卧位:用非弹性吊带将双腿悬吊于空中适宜位置,弹性吊带可以于骨盆及腰处添加辅助,这时候患者可以收腹提肛,将骨盆上抬。训练俯卧位:用非弹性吊带将双腿悬吊于空中适宜位置,弹性吊带可以于骨盆及腰处添加辅助,这时候患者上臂支撑物体,并收腹提肛,做弓腰团身动作或将身体骨盆抬起并将姿势保持[2]。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持续试验后,对比观察两组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及改良JOA腰痛疗效问卷评分。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根据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疼痛时的感受,在纸上划条直线,一端表示无痛,另外一端表示剧痛;疼痛的不同程度由直线上的位置不同的点表示。改良JOA腰痛疗效问卷评分:评分包括下腰背痛、腿痛兼麻刺痛等主观症状,日常活动受限度(ADL),直腿抬高试验、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临床体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评分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患者评分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VAS及JOA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VAS及JOA评分比较(±s,分)

组别 VAS JOA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n=34) 5.26±1.36 1.63±1.79 9.47±4.33 17.89±5.56对照组(n=34) 6.32±1.22 2.85±1.42 12.64±4.43 15.15±5.73 t 3.38 3.11 2.98 2.01 P 0.01 0.01 0.01 0.04

3 讨 论

非特异性下腰痛指腰肌劳损、肌筋膜炎、肌纤维组织炎等多种腰部病变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电针疗法运用电针治疗仪,运用连续波,以此能够达到改善腰部淋巴循环的效果,而进行核心肌群训练能够有效稳定脊柱,增强肌群肌肉协调收缩能力[3]。因此,本文研究了电针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

通过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进行对比,可以得知:单纯进行电针治疗与电针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均有疗效,且电针结合核心肌群训练疗效更优于单纯进行电针治疗。

所以总而言之: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进行电针治疗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疗效确切显著,优于单纯的电针治疗法,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被推广。

猜你喜欢
肌群电针腰部
护腰最多戴3个月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锻炼核心肌群 这四种方式可以事半功倍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延熙小肌群力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
更正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