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港长江港口岸线使用评估研究

2018-10-15 07:57王帆张海泉
中国水运 2018年10期
关键词:陆域泊位港区

王帆,张海泉

(长江航运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14)

某港长江沿线港口包括A、B、C、D和E5个港区。2016年以来,中央环保督查加大了对长江沿江地区港口码头的规范化治理,某港拆除了部分没有手续的非法码头,加强了水源保护区治理等工作。总的来说,某港岸线资源利用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已开发的岸线资源利用不尽合理,部分大型企业沿江布局,占用岸线较长,岸线利用率较低;二是港城关系不够协调,随着某市的建设发展,码头作业生产与城市建设发展之间,不仅存在疏港交通与城市交通互为交叉干扰的问题,而且还存在港口陆域纵深不足、码头功能与城市功能不相协调等问题;三是港口现代化水平不高,某港虽然建有一些集装箱、散货、通用件杂等专业化码头,但码头设施整体上比较落后,机械化、规模化程度偏低,小散乱的问题仍较突出。

1 评估方法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从以码头泊位为单元的基础评价和以港口为单元的综合评估2个维度,全面系统地评估某港长江港口岸线使用情况。

1.1 基础评价

按照港口岸线使用评估工作特点及港口主要运输货类和港区划分实际情况,基础评价主要从码头泊位层面和由码头泊位构成的港区层面开展,码头泊位基础评价包含7个指标:①岸线使用与总体规划的符合性(P1),②岸线使用审批等要求一致性(P2),③岸线使用充分性(P3),④岸线陆域布局规范性(P4),⑤集疏运体系通达性(P5),⑥岸线使用生态环保措施完善性(P6),⑦岸线使用与通航资源的协调性(P7)。其中,P1主要考察是否符合港口总体规划的范围和功能分区;P2主要考察码头泊位岸线实际使用在长度、功能、泊位数量、吨级等方面与相关审批文件规定是否一致;P3主要考察码头泊位吨级与自然资源禀赋评估的适合建设的泊位吨级是否一致;P4主要考察岸线布置与后方陆域布局是否衔接得当、相互匹配,充分发挥了岸线功能;P5主要考察港口岸线后方是否通达公路、铁路等公共通道;P6主要考察占用岸线的码头泊位是否采取了生态环保措施,包括是否建设了防尘、防污等相应的环保设施,是否制订并遵守了环保管理制度等;P7主要考察岸线布置是否影响船舶停靠及通航安全。

基础评价采用专家打分法,对照符合程度好、较好、较差和差4档给出对应的1、0.7、0.4、0的评分,港区基础评价得分是在码头得分基础上累加。

1.2. 综合评估

港口岸线使用综合评估包含5方面评估内容,分别是:①岸线使用符合性,②岸线使用效率性,③岸线使用生态环保措施完善性,④岸线配套设施完善性,⑤岸线使用与通航资源协调性。其中,每方面评估内容又包括2~5个具体指标,其中符合性包括5个具体指标:岸线使用与总体规划,岸线使用长度、用途、数量、泊位吨级的符合性;效率性包括3个具体指标:单位岸线吞吐量,岸线自然资源开发使用充分性,岸线利用强度;生态环保措施完善性包括2个具体指标:生态环保管理措施完善性和生态环保硬件设施完善性;配套设施完善性包括3个具体指标:岸线使用集疏运体系通达度、岸线后方陆域布局合理性,市政设施接入服务便利性;与通航资源协调性包括2个具体指标:是否占用主航道和是否采取相关措施。

综合评估得分按分数高低分等次,91-100分为优秀,76-90分为良好,60-75分为较好,60分以下为差。

2 评估结论

2.1 基础评价

经计算,某港5个港区基础评价平均得分90.7分。具体得分:A港区29个码头,46个泊位,得分89.8分。B港区28个码头,35个泊位,得分87.8分。C港区47个码头,93个泊位,得分94.2分。D港区36个码头,57个泊位,得分91.0分。E港区有38个码头 48个泊位,港区得分90.7分。

基础评价各港区问题主要表现在:

A港区: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区内以砂石码头为主,砂石码头的设施较为简陋,管理不严格,得分较低。同时区内也有许多重大招商引资企业,其大型直立式码头设施完备,管理严格,得分较高。建议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企业用地,大力打击非法占用岸线后方陆域的行为。

B港区:区内大型直立式码头很少,以小型散货、件杂码头为主,港区功能不明确。建议加强规划,整合资源,加快老旧码头改造;同时加强环保检查,加大环保投入,加快环保设施建设,加速环保能力建设。

C港区:港区分为两段,一段位于主城区,为了与城市环境和规划协调,该段内码头无论是从设施还是管理方面,均好于其他港区。另一段位于工业集中区,大型码头多,设施完善,管理良好。同时,C港区的码头泊位建设较早,其设计吞吐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还有不足,生态环保措施制度和管理方式上仍需加强。建议鼓励企业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及自身实际改造提升泊位吞吐能力,集约高效使用岸线资源,加强生态环保制度硬约束和管理规范性。

D港区:港区后方依托2大工业园区,大型码头多,码头整合度较高,管理较为完善,码头得分较高。同时港区也存在码头泊位吞吐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生态环保制度不够严格有效,管理手段存在不足。建议继续加大资源整合,加快码头吞吐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好优质港口岸线资源,加强生态环保制度和能力建设。

E港区:也存在两级分化现象,主要是区内公共运输码头多,得分高,小型散货、件杂码头以及危化品码头也比较多,得分较低,同时E港区岸线布置与后方陆域布局不合理问题更为突出。建议加大打击非法占用岸线后方陆域变相侵占岸线的行为,规范纠正变相占用,占而不用的现象。

2.2 综合评估

经计算,某港长江港口岸线使用综合评估得分87.9分,各项得分如下:①符合性满分30分,该项得分28.2分,港口岸线使用用途符合性指标扣1.8分;②效率性满分25分,该项得分19.2分,岸线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充分度指标扣2.4分,岸线利用强度指标扣2.4分;③生态环保措施完善性满分20分,该项得分16分,生态环保管理措施完善性和生态环保硬件设施完备性2项指标均扣2分;④配套设施完善性满分15分,该项得分13.5分,岸线后方陆域布局合理性指标扣1.5分;⑤与通航资源的协调性满分10分,该项得分为满分。

总体评估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符合性方面,港口岸线利用与总体规划的符合度不高,存在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的问题,港口岸线长度的利用上存在变相占用现象,码头岸线性质存在与审批和批复文件不一致的地方;二是效率性方面,码头泊位吨级等级偏低,岸线利用水平需要加强;三是生态环保效果方面,岸线利用生态环保管理还存在制度不规范,手段缺乏等问题;四是配套设施完善性方面,港口岸线整体功能布局还存在码头布置与后方集疏运通道不顺畅、不科学的现象,这些问题中有些是历史遗留问题,有些是正在规范提升的临时性码头岸线,有些是制度建设完善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

3 结束语

港口岸线使用的效果直接体现了岸线使用的管理水平,目前港口岸线管理存在多头管理、交叉管理、条块分割的现象。下阶段,建议相关部门一是加强政策沟通衔接,建立畅通高效的协调机制,统一港口岸线资源硬约束管理,二是加强综合交通规划,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统一性,三是加强监督执法,持续开展“非法码头整治”,大力打击非法侵占稀缺岸线资源、变相占用码头岸线的行为,切实保护港口岸线资源,四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能让港口生产作业污染生态环境、影响群众生活、破坏城市景观,五是大力整治弱小散码头,促进岸线集约利用,六是提升环保支持保障能力,有效整合海事、公安、渔政等公务执法资源,推进港口岸线绿色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陆域泊位港区
不规则型泊位与岸桥集成分配问题的优化建模和算法研究
中国陆海经济发展水平及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泊位使用特性的停车共享策略方法
与你晨昏四季
公共停车场内过饱和停车诱导研究
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技术方法研究
码头后方陆域软基处理施工要点探析
港区使命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
港区文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