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中的临床效果

2018-10-18 06:34刘艳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8期
关键词:阴式开腹宫颈

刘艳玉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及经济水平的上升, 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不断提高, 微创阴式子宫切除术因其损伤小、恢复快、腹部无手术瘢痕等优点日益受到妇科医生的重视, 部分代替了经腹子宫切除术[1]。现对本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60例行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行子宫切除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且均无下腹部手术史。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30例。对照组年龄35~72岁, 平均年龄(52.1±6.9)岁;疾病类型:20例子宫肌瘤, 7例子宫腺肌病, 3例子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研究组年龄35~73岁, 平均年龄(52.2±7.0)岁;疾病类型:21例子宫肌瘤, 6例子宫腺病, 2例子宫颈CINⅡ,1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两组患者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前, 对所有患者进行妇科基础性检查如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盆腔彩超等,有效协助医师判断患者的子宫附件是否存在病变等情况, 了解盆腔阴道状态, 子宫活动度, 并且排除盆腔恶性肿瘤。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子宫切除术, 整个过程中须保证手术操作及术后护理均严格遵循基本规章制度;研究组患者采取阴式子宫切除术, 手术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患者麻醉成功后,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铺巾, 牵拉宫颈, 绕宫颈注射稀释的缩宫素或肾上腺素溶液于宫颈阴道黏膜下, 减少出血便于分离, 于膀胱沟下0.5 cm, 环形切开阴道前后穹窿黏膜, 用剪刀分开膀胱宫颈间隙, 前后分别达到膀胱反折腹膜和直肠间隙腹膜之间, 进而切开前后腹膜, 进而反向向上切断缝扎骶韧带、子宫主韧带, 同时使用钳夹切断子宫附件、动静脉,取出病变子宫, 然后使用可吸收线缝合阴道黏膜、前部和后部的腹膜壁, 并于阴道内留置2块碘伏纱布, 并对患者设置引流管留置尿管48 h, 在手术2 d后再将其取出。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 同时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为6.7%, 与对照组的93.3%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无一例中转开腹, 术后出现2例阴道残端炎性肉芽增生,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4例切口愈合不良, 4例阴道残端炎性肉芽增生,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7%;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术后性生活均满意。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s, n(%)]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s, n(%)]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b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术后排气时间(h)术后镇痛药物使用 术后并发症研究组 30 93.90±15.60a 100.50±55.00b 8.60±1.30b 37.50±12.50b 2(6.7)b 2(6.7)b对照组 30 97.10±13.50 200.10±54.00 11.70±2.45 45.69±6.35 28(93.3) 8(26.7)t/χ2 0.85 7.08 6.12 3.20 45.07 4.32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我国医疗领域设备、技术的不断完善, 人们更追求损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式。在当前临床中, 开腹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是较为常见的子宫切除术。但是, 临床上开腹手术存在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开腹手术所产生的巨大创伤, 严重影响患者腹腔脏器[2], 手术操作中还需排垫肠管、网膜等, 便于提高手术效果, 间接增加污染率, 延长切口的愈合时间等缺点[3]。

在此次的调查研究中显示,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分析其结果是因为阴式子宫切除术由于无需开腹操作, 所以不会损伤到患者的动静脉。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开腹子宫切除术是传统的子宫切除手术方式, 常规要求临床妇科医生必须掌握;阴式子宫切除手术要求术者技术水平较高, 掌握此手术的医生不多, 会运用的医生要提高该手术质量, 需在以下几个方面特别注意[4-8]:①确保在患者进行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基础妇科检查, 充分了解患者实际健康情况, 做好手术评估工作, 明确病症;便于确定肿瘤位置及大小等信息, 降低手术风险;②确保子宫静脉结扎牢固, 同时在手术中必须仔细、认真地缝扎各端, 预防滑脱, 一旦观察到滑脱, 需立即结扎血管;③认真观察患者阴道黏膜切开的深度及位置, 以减少出血量。彻底分离膀胱阴道、阴道间隙,尽最大限度地预防膀胱、直肠等组织的损伤。

综上所述, 临床给予妇产科患者阴式子宫切除术效果突出, 出血少, 住院时间短, 且恢复快, 并发症少, 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阴式开腹宫颈
非脱垂子宫应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经阴道及腹腔镜辅助阴式两种术式切除子宫临床疗效
什么是阴式手术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经阴式、腹腔镜和腹部行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可行性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