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型糖尿病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

2018-10-18 06:34张昌冯志强杨宏亮田小维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8期
关键词:氯氮家族史病程

张昌 冯志强 杨宏亮 田小维

近1/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不良[1], 需长期住院。抗精神病药特别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引起的体质量指数增加及血糖、血脂升高等代谢问题可能是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本研究调查女性精神分裂症并发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 为预防该人群发生2型糖尿病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9月入住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的312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住院持续时间≥12个月, 年龄18~65岁, 均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1. 2 方法 采用自编患者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 包括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总病程、住院时间、发病次数、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情况、是否合并糖尿病、体质量指数、身高、精神疾病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等信息。糖尿病符合1999年WHO公布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2型糖尿病发生情况 3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生2型糖尿病58例, 发生率为18.59%。

2. 2 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相关因素 发生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家族史、总病程、发病次数、氯氮平使用史与未发生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见表 1。

表1 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相关因素[n(%)]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2型糖尿病发生率为18.59%, 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与多数研究结果[2]一致, 说明精神分裂症患者较普通人群更容易罹患2型糖尿病, 需要精神科医生多加关注。从年龄方面看, 本研究结果显示≥50岁2型糖尿病发生率显著高于<50岁, 可能是本研究的对象年龄偏大, 2型糖尿病发生率高于其他研究[3]。与丁晓烨等[4]研究结果一致, 特别是年龄>50岁者, 尤其老年人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高度危险因素, 可能是随着年龄增加, 基础代谢率及胰岛功能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 糖尿病家族史阳性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阴性者增高, 提示可能是遗传因素起到一定作用。而发生2型糖尿病与体质量指数无关,有些研究[5]认为体质量指数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与本研究结果不同, 可能是本研究对象年龄较大, 服用不同的抗精神病药, 未对糖尿病进行分型分期等因素未加以控制,导致体质量指数未成为2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 服用氯氮平者发生2型糖尿病比例高, 与多数研究结果一致[6], 可能是长期使用氯氮平影响血糖、血脂等多方面代谢所产生的结果。本研究还显示总病程≥20年, 发病次数≥5次者发生2型糖尿病比例高, 与多数研究结果一致[7], 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总病程越长, 发病次数越多受到慢性精神应激越多, 少运动、不均衡营养、不良生活方式等不良因素导致与糖尿病有关的激素如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皮质醇、肾上腺素等功能异常, 成为2型糖尿病发生的基础[8-10]。所以, 精神分裂症发生2型糖尿病可能是多因素的结果, 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

综上所述, 对于使用氯氮平治疗、总病程长、发病次数多、存在糖尿病家族史、年龄≥50岁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要加强检测血糖、健康教育, 以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氯氮家族史病程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精神障碍患者合并用药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研究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氯氮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血药浓度/剂量比的影响因素研究
合并用药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文献综述*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氯氮平和氯丙嗪维持治疗的效果分析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在妈祖的庇佑下:女性家族史与民间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