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型糖尿病患者联用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的疗效分析

2018-10-18 06:34纪志尚刘秀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8期
关键词:维格列汀血糖

纪志尚 刘秀英

Ⅱ型糖尿病导致患者体内的蛋白质、血脂、血糖等代谢物质紊乱, 从而影响机体正常功能, 引发并发症,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存活率。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患者体内的物质代谢紊乱, 利于改善患者预后[1]。本研究对联用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疗效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18∶17, 年龄46~72岁, 平均年龄(53.65±7.02)岁;FPG9.62~15.7 mmol/L, 平 均 FPG(11.79±1.72)mmol/L;体质量指数(BMI)19.38~35.17 kg/m2, 平均BMI(24.73±3.72)kg/m2。观察组男女16∶19, 年龄47~71岁, 平均年龄(54.55±7.14)岁;FPG 9.58~15.67 mmol/L, 平均FPG(11.81±1.74)mmol/L;BMI 19.41~35.22 kg/m2, 平均 BMI(24.69±3.68)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确诊为Ⅱ型糖尿病;②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胰腺肿或胰腺炎患者;②心、肝、肾功能不全或免疫系统血液疾病。

1. 3 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指导,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合理运动及健康饮食;对照组给予0.5 g二甲双胍(西安海欣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1400)进行治疗,口服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50 mg维格列汀(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注册证号H20170023)进行治疗, 口服3次/d。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基本情况, 如有突发状况及时处理。

1. 4 观察指标[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治疗前后INS及GLP-1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FPG、HbA1c、2 h P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的F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 h 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治疗前后INS及GLP-1水平比较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INS水平低于治疗前、GLP-1水平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者的INS水平低于对照组、GLP-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FPG(mmol/L) HbA1c(%) 2 h PG(mmol/L)对照组 35 治疗前 9.01±1.86 8.18±1.52 16.02±2.64治疗后 7.46±1.33a 7.53±1.24a 10.87±2.42a观察组 35 治疗前 9.03±1.94 8.17±1.42 15.88±2.71治疗后 7.02±1.26ab 6.79±1.14ab 10.93±2.32a

表2 两组治疗前后INS及GLP-1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INS及GLP-1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INS(mU/L) GLP-1(pmol/L)对照组 35 治疗前 59.01±8.82 67.42±10.97治疗后 52.47±7.93a 74.74±14.48a观察组 35 治疗前 59.54±8.22 67.83±11.41治疗后 46.02±9.96ab 81.92±14.44ab

2. 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Ⅱ型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 常发于中老年人,除糖代谢异常, 患者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等多种物质亦会发生代谢异常, 其血脂和血糖水平增高可能会导致INS抵抗, 降低组织对INS的反应, 抑制胰岛的细胞功能, 造成恶性循环[3]。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FPG、HbA1c、2 h P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的F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INS水平低于治疗前、GLP-1水平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NS(46.02±9.96)mU/L低于对照组的(52.47±7.93)mU/L、GLP-1(81.92±14.44)pmol/L高于对照组的(74.74±14.48)pmol/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表明Ⅱ型糖尿病患者联用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FPG、HbA1c、INS及GLP-1水平, 具较好的治疗效果。原因分析可能为, 维格列汀是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抑制剂), 可有效抑制DPP-4生物活性[4]。而DPP-4升高可明显降低肠道的INS水平, 如患者的GLP-1升高, INS水平降低, HbA1c则恢复正常。GLP-1是由肠道细胞分泌合成, 可促进患者进食后体内的INS合成及释放, 对胰岛β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有效促进其增殖抑制凋亡[5]。还可控制高血糖素的分泌, 增加饱腹感, 抑制胃中食物排空, 增加外周组织的反应性, 加快葡萄糖的摄取。二甲双胍则可有效降低肠道对于糖类物质的吸收, 控制肝糖降解, 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 提高反应性[6-9]。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Ⅱ型糖尿病不但能有效降低血糖指标水平,还可显著提高GLP-1水平、降低INS水平, 并且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 两种药物联用未出现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Ⅱ型糖尿病患者联用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的疗效显著, 可有效降低血糖指标水平和INS水平, 提高GLP-1水平,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维格列汀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西格列汀对应用大剂量胰岛素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维格列汀与常见降糖药联合治疗2 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寻找戴明王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格列汀R型异构体的含量
给他人一个解释的机会
DPP-4抑制剂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方案及疗效分析
辉煌的沉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