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案研究

2018-10-18 06:34贾文娟刘峰张莹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8期
关键词:三醇骨化甲亢

贾文娟 刘峰 张莹

甲亢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导致机体分泌过量的甲状腺激素, 从而在较大程度上降低患者骨矿物量, 对其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1]。目前临床中主要使用骨化三醇进行治疗, 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骨矿物量, 增强其骨骼的韧度与强度[2]。本文将重点探讨骨化三醇对于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84例甲亢性骨质疏松症患者,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每组42例。对照组中男24例, 女18例;年龄43~56岁, 平均年龄(49.5±4.9)岁;病程2~6年, 平均病程(4.1±0.7)年。实验组中男25例, 女17例;年龄44~57岁, 平均年龄(50.2±5.1)岁;病程3~7年, 平均病程(5.2±0.8)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未患有其他骨质疾病。排除标准:由其他原因导致的骨质疏松症状。将此次的研究目的与方法告知两组患者及其家属, 由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甲状腺素药物, 即采用甲巯咪唑(德国默克公司, 注册证号H20120405)联合唑来磷酸进行治疗, 唑来磷酸推荐剂量为4 mg, 使用100 ml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稀释, 静脉输注时间不得少于15 min, 注射1次/年;甲巯咪唑的起始剂量为20~30 mg/d, 1次/d;之后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剂量的调整, 服用2年。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骨化三醇(青岛正大海尔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00056)治疗, 口服, 0.25 μg/次。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评价标准:显效:骨密度在较大程度上恢复;有效:骨密度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无效:骨密度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 依据疼痛数字评分法(NRS)的相关标准进行评价, 满分为10分, 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疼痛感越强。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69.05%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7.62%, 疼痛评分(5.21±1.08)分明显高于实验组的(2.09±0.8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疼痛评分比较[n(%), ±s]

表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疼痛评分比较[n(%),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有效 显效 无效 总有效 疼痛评分(分)对照组 42 24(57.14) 5(11.90) 13(30.95) 29(69.05) 5.21±1.08实验组 42 33(78.57) 8(19.05) 1(2.38) 41(97.62)a 2.09±0.84a χ2/t 12.343 14.778 P<0.05 <0.05

3 讨论

甲状腺激素对于维持机体的正常成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其浓度高低将会直接影响骨骼生长与钙沉积状况[3]。当甲状腺浓度较低时, 将会在较大程度上刺激骨生长与钙沉积,若甲状腺浓度较高, 则将会对在较大程度上抑制骨形成, 不利于机体的骨生长, 同时还能够对骨吸收形成较大刺激, 最终不断的降低骨矿物量, 对其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对甲亢患者而言, 其甲状腺激素将会过量的分泌, 使患者产生较为严重的腹泻现象, 加之对骨吸收形成较大刺激, 最终引发骨质疏松症状[4]。

以往临床中主要使用常规的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单纯甲巯咪唑, 甲巯咪唑是一种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 其主要作用机制在于通过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 从而阻碍吸聚以甲状腺内碘化物的氧化及络氨酸的偶联, 阻碍甲状腺素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合成。然而该药物会导致患者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 如皮肤瘙痒、血液系统异常与关节痛等,使患者承受额外病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目前临床中医生主要使用骨化三醇对甲亢性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骨化三醇能够有效的调节患者机体的甲状腺激素水平, 使其维持正常浓度, 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骨矿化[5]。若患者的甲状腺分泌过多则将对维生素D产生较大的扰乱作用,进而无法使人体骨骼正常的吸收维生素D与钙质, 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的现象, 若将上述药物联合使用, 则可通过于靶器官组织细胞核上的维生素D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并维持甲状腺的正常分泌功能, 从而促进人体骨骼对维生素D的吸收,最终预防骨质疏松症状的出现[6]。该药物还能够有效的促进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合成, 从而使得基质蛋白数量不断提升, 进而为骨组织原纤维的矿化条件提供可靠保障, 增加骨吸收能力[7,8]。依据本项研究结果, 通过对患者予以骨化三醇药物治疗, 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62%, 并且疼痛评分仅为(2.09±0.84)分, 主要原因在于骨化三醇能够有效的促进骨吸收, 因而可有效的增加患者的骨矿物量, 避免发生骨质疏松现象;并且该药物将不会对骨骼形成较大刺激, 因而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最终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骨化三醇对于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同时还能够降低其疼痛感, 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治疗效果, 可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治疗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药物。由于样本有限,因而关于骨化三醇对于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所产生的深远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除此之外, 临床医生仍然需要不断加强对药物的研究, 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开发新型治疗药物,从而为患者提供效果更佳的治疗药物。

猜你喜欢
三醇骨化甲亢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效果研究
窄谱紫外线联合阿维A胶囊和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黄韧带骨化患者硬脊膜骨化与椎管狭窄的关系
探讨分析加用骨化三醇药物治疗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
成人肱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异位骨化形成的影响因素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SPECT-CT评价
人参三醇酸酐酯化衍生物的制备
甲亢妇女能怀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