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关节镜手术后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18-10-18 06:34丁茜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8期
关键词:半月板关节镜膝关节

丁茜

关节镜手术为临床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重要术式,相较于传统手术, 其虽具有创伤小及术后康复快等优势, 但仍易出现关节肿胀、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影响机体功能康复效果, 且易导致患者出现抑郁及焦虑等情绪[1]。因此,术后康复期间, 采取有效护理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实施干预极为重要。个性化护理为临床重要护理模式, 旨在针对疾病及患者机体特征实施对应护理干预, 为患者提供多方面、系统性、深层次护理服务。本研究选取本院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患者78例,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本院采取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78例, 依据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每组39例。对照组男27例, 女12例;年龄23~47岁, 平均年龄(35.13±9.04)岁。研究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21~49岁, 平均年龄(35.68±8.9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均经手术证实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②知晓本研究, 签署同意书;③排除并发其他膝关节病变者;④排除并发精神障碍、癫痫等病变者。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①去枕平卧6 h, 以弹力绷带对患肢切口行加压包扎处理, 经卡盘支具予以固定, 患肢略微抬高15~30°, 并于膝下垫一软垫。②定时对患肢进行自上而下按摩, 30 min/次,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③膝关节两侧放置冰块, 并向患者讲解日常相关注意事项等。

1. 3. 2 研究组 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掌握患者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认知、受教育程度、心理状态等相关信息,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对应护理方案。②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 掌握患者心理动态, 根据其性格特征、受教育程度等选取适宜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疏导, 缓解、消除其负性情绪。③根据患者机体功能状态制定康复训练内容, 包括:a.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与踝泵运动, 3~5组/d,15~30次/组;b.平卧位, 伸直患侧膝关节, 维持踝关节功能位, 腿部抬至足跟距床面约25~30 cm, 维持15~20 s后缓慢放下, 间隔3~5 s后重复进行, 3~4组/d, 20~30次/组;c.经膝关节治疗仪进行被动训练, 45 min/次, 1~2次/d;d.术后4~5 d参照患者病情开展单腿站立与平衡功能训练, 2~3组/d,5 min/次。④密切监测患者体温等相关生命体征, 确保切口干燥清洁, 防止出现感染等并发症。⑤出院指导, 于患者出院时为其制定院外个性化康复训练内容, 鼓励其出院后坚持进行功能训练, 叮嘱患者禁止进行剧烈体育锻炼及体力劳动等。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统计两组干预前后抑郁及焦虑情况, 分别依据SDS及SAS评分予以评估, 评分越低抑郁及焦虑改善效果越好[2]。②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 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 包括护理质量与态度等, 由患者和家属予以评估, 非常满意:≥90分, 满意:70~89分, 不满意:<70分,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SDS及SAS评分 干预前两组SDS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DS及SA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 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 2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8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及SAS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及SAS评分比较(±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时间 组别 例数 SDS评分 SAS评分干预前 研究组 39 59.41±5.32 56.37±5.16对照组 39 60.04±5.73 57.02±5.05 t 0.503 0.562 P 0.616 0.576干预后 研究组 39 48.21±6.04a 45.08±5.01a对照组 39 52.12±6.23 50.04±5.14 t 2.814 4.315 P 0.006 0.000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

3 讨论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后采取有效护理干预, 对促使患者机体功能及早康复和生活质量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但相关研究指出,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常规护理干预内容是依据疾病共性统一制定, 并遵从医嘱及主观经验施护, 较趋向流程化及程序化, 未能根据患者不同病情、机体功能状态等制定有针对性护理方案, 导致其难以取得理想效果[3]。随着护理理念不断转变, 传统常规护理干预措施难以满足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术后康复需要, 新护理理念强调护理工作不仅能促使患者及早康复出院, 同时要求对患者开展生理、心理等诸多方面干预。而个性化护理干预为临床重要护理干预措施, 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 其可参照患者病情、性格与职业特征等制定对应护理方案, 确保护理内容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 以此科学、恰当的为患者提供指导与帮助, 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取得了一定效果[4]。鲁萍[5]研究结果表明, 采取个性化护理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实施干预后, 其生活质量各维度分值均显著提高。本研究中, 干预前两组SDS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DS及SA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 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8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过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 可更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 对保证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及康复训练等具有重要意义, 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6-8]:个性化护理干预具有较强针对性, 施护前着重对患者病情、机体状态等进行综合评估,参照评估结果制定对应护理措施, 可有效满足不同受教育程度、年龄及病情程度患者生理及心理需求, 以此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 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 可缓解其负性情绪, 提高护理满意度。此外, 作者认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经关节镜手术治疗后,受疾病痛苦感及功能受限等影响, 多伴有不同程度负性情绪,因此施护过程中不应仅注重功能康复训练, 同时应重视心理疏导。

猜你喜欢
半月板关节镜膝关节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观察
关节镜下应用FasT-Fix 缝合器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中期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