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健康教育对慢性鼻窦炎患者置换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18-10-18 06:34曾见娣郭英雁植彩群王红燕李翠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8期
关键词:鼻窦炎依从性情况

曾见娣 郭英雁 植彩群 王红燕 李翠华

一直以来, 慢性鼻窦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正常生活[1]。在目前条件下, 针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 主要应用置换治疗[2]。由于该病易于复发, 治疗周期相对较长[3],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以及对置换治疗的理解不够深入等, 加之疾病对其本身正常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 导致患者的治疗信心不高, 治疗依从性下降, 因而难以坚持完成治疗, 这对疗效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积极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对于确保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4]。本院对慢性鼻窦炎置换治疗患者积极实施同步健康教育, 取得了具有推广价值的临床经验, 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所涉及的对象均为2014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接受置换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 共160例。其中男76例, 女84例;年龄3~67岁, 平均年龄(24.5±14.5)岁;病程4~32个月, 平均病程(15.5±5.5)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鼻窦炎相关诊断标准并经临床检查确诊, 已对知识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受限患者予以排除。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 各80例。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实施一次性健康教育。在实施首次慢性鼻窦炎置换治疗之前, 针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一次健康教育,引导其了解置换治疗的基本原理、作用以及配合方法等, 患者被动接受。

1. 2. 2 研究组 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在实施置换治疗前,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了解患者的慢性鼻窦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等。在实施置换治疗过程中, 针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恰当行为、不适症状和疑问等实施健康教育, 引导患者明确慢性鼻窦炎的具体病因、临床表现、危害性、针对性治疗方案、置换治疗的基本原理和作用、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如何进行有效预防等。整个健康教育伴随着整个治疗过程, 随时发现患者的问题, 随时进行教育。同时积极与患者互动, 有问必答, 有答必详。整个过程中, 引导患者积极参与配合治疗, 从而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研究组同步健康教育实施前后慢性鼻窦炎相关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 同时将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应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相关数据,问卷内容包含鼻窦炎疾病原因、疾病危害、预防方法、临床症状、知识途径。各项目评分满分为5分, 得分越高, 表示知晓情况越好。患者均在实施治疗前发放调查问卷, 了解患者对疾病的知晓情况。均在完成第1次治疗后再次发放调查问卷, 交换题目顺序, 但基本内容一致。在治疗结束时, 按照患者的具体表现对其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估, 重点观察患者是否坚持完成治疗, 是否形成良好习惯, 是否坚持预防保健以及坚持自我护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研究组同步健康教育实施前后相关疾病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实施后的疾病原因、疾病危害、预防方法、临床症状、知识途径知晓评分均高于实施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5.7329、7.6333、8.2523、7.1492、8.2040,P<0.05)。见表 1。

2. 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坚持完成治疗比例为92.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研究组坚持预防保健比例为95.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0%;研究组形成良好习惯比例为93.7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研究组坚持自我护理比例为9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1 80例研究组同步健康教育实施前后相关疾病知识知晓情况比较(x±s, 分)

表1 80例研究组同步健康教育实施前后相关疾病知识知晓情况比较(x±s, 分)

注:与实施前比较, aP<0.05

时间 疾病原因知晓评分 疾病危害知晓评分 预防方法知晓评分 临床症状知晓评分 知识途径知晓评分实施前 3.64±1.15 3.62±0.86 3.32±1.19 3.67±0.99 3.65±0.87实施后 4.52±0.75a 4.54±0.65a 4.58±0.67a 4.63±0.68a 4.68±0.71a t 5.7329 7.6333 8.2523 7.1492 8.2040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n(%)]

3 讨论

实施同步健康教育是在患者接受治疗的同时, 对其实施贯穿全过程的相关疾病知识教育, 其主要内容包括鼻窦炎的具体病因、危害性、如何实施治疗和预防、如何进行自我护理等[5-7], 这些健康教育贯穿治疗全过程。在实施口头教育的同时, 为患者准备相关的书面材料, 方便患者回家后也能通过自己学习加深认识。这种教育方式易于被患者所掌握,具有较高的操作性和实效性。其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患者的疾病进展情况以及治疗情况等息息相关[8]。这些知识的传授,不仅满足了患者的基本需要, 同时提升了患者对于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 有效提升了患者及其家属应对慢性鼻窦炎的能力和水平, 促进了患者加强自我保健, 引导患者掌握更加有效的自我保护技能。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实施后的疾病原因、疾病危害、预防方法、临床症状、知识途径知晓评分均高于实施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7329、7.6333、8.2523、7.1492、8.2040, P<0.05)。研究组坚持完成治疗比例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研究组坚持预防保健比例为95.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0%;研究组形成良好习惯比例为93.7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研究组坚持自我护理比例为9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同步健康教育, 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信心, 促使患者自行坚持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从而实现了最佳的治疗效果, 促进了患者的尽快康复。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 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掌握程度, 同时也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实施治疗过程中, 一方面患者必须严格遵照医嘱, 积极配合治疗并按时复查, 另一方面, 要学会自我护理, 对自己的疾病进展情况准确把握, 才能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实施同步健康教育的慢性鼻窦炎患者相关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只实施一次健康教育患者, 其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只实施一次健康教育患者, 证明了同步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鼻窦炎依从性情况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