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018-10-20 09:39翟霞
家庭教育报·创新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翟霞

摘 要: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语文课程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学生语文学习视野的拓展和知识体系的全面构建。小学语文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锻炼,如何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目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育要“松绑”,学生要“减负”,但教育质量要提高,“既要马儿好,又要马儿少吃草”,这于教育一线的所有教师而言确实是一个大难题。所谓有效性,顾名思义,就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效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吻合的程度;效率是指投入和产出之比,以较小的投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大的教学效果;效益是产出、收益,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和个性的最优化发展。

一、教师必须做好备课工作

(一)做好课程标准的备课

新课改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备课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若是没有很好地解读新课改的相关要求,那么其教学方向可能会错误,这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比较深入地对新课改进行研读,进行年级目标的确定,并根据年级目标设计教学方案。

(二)做好教材的备课

教师教学的时候,其依据便是教材,教材也是学生知识学习的重要来源,教师在上课前,必须熟练掌握教材,并对教材进行钻研,只有这样才能给教材创造性的使用奠定良好基础,才能够确保教学内容安排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在进行教材备课的时候,教师应该从下面几点出发。首先,需要从整体考虑,把握教材,将不同单元的关系真正理清,并对单元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其次,需要考虑到局部,把握好某节课内容对整个教材的重要性,并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明确,抓住教学主旨,明确教学目标。

(三)做好学生的备课

教师在备课时,不但需要考虑到自身的情况,还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但是学生个体方面存在的差异较大,无论是基础、兴趣爱好还是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在上课前,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自己选择的教学方法真正合适。

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一)从导入出发来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导入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导入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音乐导入、悬念导入、图片导入以及故事导入等手段进行导入,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此外,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无论选择哪种导入方法,都必须重视其与课文内容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激发出来。

(二)通过情境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

情境创设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进行情境创设的手段是比较多的,教师可以将情境创设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只有和学生生活有关且符合教学需要的内容,学生才可能真正产生兴趣,才会更加愿意进行语文学习。

(三)利用竞赛将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并且“争强好胜”,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需要全面考虑学生这方面的特点,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将学生的好胜心激发出来,让学生在竞争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做好课堂提问设计

(一)提问需要有目的性

若是提问漫无目的,不但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还会影响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必须有目的性,需要知道通过提问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只有这样,提问的作用才能真正的发挥出来。

(二)提问需要具有启发性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根据课文的重点进行问题的设计,切实提高问题本身的思考价值,让其更有启发性,只有这樣才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思维,帮助其更好地学习语文。

(三)提问的难度需要适中

若是教师提问的问题太简单,学生往往不需要思考便可以回答,这样学生很难学习到一些新知识。若是提问太难,学生会感到无措,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思考。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时,需要保证问题难度适中,这样不但能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真正激发出来,还能使其更好地学习知识。

四、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优化

(一)分层教学法

一个班级中的小学生数量比较多,并且不同学生之间往往都存在一定差异,若是教师在教学时,选择同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很难真正提高。所以,教师有必要将分层教学法加以运用,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以此进行教学计划及学习计划的制定,给学生更多的选择,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二)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进去

语文对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并且很多教学内容都比较抽象,若是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则很难理解那些比较抽象的内容。而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进去,能够将那些抽象内容具象化,能够给学生比较直观的感受,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确保能够为学生掌握知识提供帮助。教师也必须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可滥用。

五、结语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想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指的是通过教学,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教师教授的相关知识,不但需要达到教学目的,还需要将语文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对学生的潜力进行挖掘,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冉凤碧.对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7(01):59.

[2]周爱英,张守敏.浅谈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3(07):84-85.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