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德育教育走进体育课堂的有益探索

2018-10-20 09:34杨欢
家庭教育报·创新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现实意义有效方法初中体育

杨欢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活动除了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还肩负德育教育的重大责任与使命。实践表明,在体育课堂渗透德育教育,既能磨练学生的意志,也能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让德育教育走进体育课堂具有现实意义,如何实现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统一,本文将做详细探讨。

关键词:初中体育; 德育教育; 现实意义; 有效方法

有关德育教育走进体育课堂的有益探索,要从体育学科特征、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为切入点,在教学方案中明确德育教育的目标、内容及具体方法,德育教育既不能停留于表面与形式,也不能局限于简单、空洞的说教,而是落到实处,要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实际性的操作内容,同时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认真衡量德育教育在体育课堂发挥的作用,切实发挥德育教育的价值作用。

1.德育教育走进体育课堂的现实意义

1.1 利用德育教育引导健康成长

近年来有关中学生的负面新闻事件时有发生,初中生走上犯罪道路不在少数,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落实德育教育迫在眉睫,而基于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德育教育走进体育课堂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体育教育中培育学生的远大理想抱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养成诚实守信、持之以恒、尊师重道的良好品质。另外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这对于他们的成长非常有利。

1.2 利用德育教育培养意志品质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提高终身体育能力,这是新时期赋予体育教学的新目标,而养成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前提是有坚强的意志力,能够坚持完成体育训练。德育教育走进体育课堂,其基本点就是培养中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与顽强拼搏意识,通过体育竞争培养中学生的竞争意识与自我发展能力,让他们在拼搏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以乐观的心态和勇敢向前的精神迎接社会挑战。

1.3 利用德育教育强化心理建设

开展德育教育不能忽略学生的心理建设,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升德育素养的基本保障。由于现代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深受家长溺爱,很少吃苦受罪,借助体育训练的机会开展挫折教育,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挑战,克服内心的恐惧与不安,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体育运动中,在逆境中前进,形成健康的体魄与心理。

2.德育教育走进体育课堂的有效方法

2.1 完善教学规则,规范学生行为

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应尽的本分,但是由于中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缺乏基本的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能力,所以德育教育的第一课要从“遵守规则”着手,结合体育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以及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制定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规则,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与体育运动习惯,由此养成的自律品质有益于他们的规范学习与生活。例如每节课前,老师和同学之间相互问好,培养学生“尊师重教”意识;在班级体育委员的带领下,组织同学排列整齐的队伍,一起高声唱歌,这样既能展现现代学生的精神风貌,也能将他们迅速带入训练氛围,集中注意力。再如跳高、跳远训练中,要求学生严格遵循运动的规则,如果发现违反规则扣1分,扣分最多者将接受惩罚。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规范学生的运动能力,而且提高自律意识与自我克制能力。

2.2 模拟教育场景,渗透德育目标

德育教育不是空洞的理论灌输,而是潜移默化中深入学生的内心,引导思想與行为。因此体育课堂上的德育教育应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完成,通过模拟场景的方式,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与目标。例如“障碍跑”训练中,改变过去枯燥的训练模式,创设“消防灭火”的模拟场景,每个学生都是一名“消防员”,首先参加基本功训练,以跑、跳、跨、钻为主;然后设置障碍道具,布置消防员灭火的场景,“消防员”穿越重重阻碍,营救受灾的“百姓”。在这样的实景训练中,不仅增添了障碍跑的趣味性,促进学生提升障碍跑能力,也让他们体验消防员的坚强、勇敢和辛苦,切身感受生命的意义,学会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可见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具有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2.3 创新训练形式,强化综合素养

长跑历来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难点部分,同时长跑训练的过程非常枯燥、艰辛,是磨练学生耐力与意志力的最佳时机,而想要坚持跑完全程,还需要学生掌握长跑的技巧并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因此在长跑运动中落实德育教育非常适合。创新长跑训练的形式,既能增添体育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也能无形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敢于挑战自我、坚持完成训练。如组织长跑接力赛、二人三足团体游戏等,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形式,比赛和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遵守规则意识,同时锻炼身体的协调力和平衡感,让体育教学活动更丰富、更有趣、更实用;再有观看奥运会长跑项目,也能激起学生的长跑运动热情,感受运动员夺冠的喜悦,从中获得爱国主义教育。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走进体育课堂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师要承担德育领路人的职责,从提升自身道德素养为出发点,以身作则地影响学生、熏陶学生,创新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潜移默化中培育中学生德育素质,塑造完美的人格,为促进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彭海宾.以德育体 德高体健——论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2018,(87):131.

[2]肖丽娜.德育渗透于初中体育教学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8,(8):129-130.

猜你喜欢
现实意义有效方法初中体育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无人驾驶智能车障碍检测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