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改新环境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2018-10-20 09:34武丽红
家庭教育报·创新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新课改初中数学

武丽红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对于初中数学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老师要善于挖掘研究性学习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索能力、思维能力等。而事实上学生只关注书本里的知识,不太关注周围的“数学”知识,这严重限制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这需要数学教师不断思考和实践,本文介绍了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效率

随着新理念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有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和更新。数学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如今一些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随之出现的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提倡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思考、相互启发式教与学的过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还是缺乏研究实践性,这极大的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1、关注学生学习的反思性。在这一点上,老师也应该宽容对待学生,注意和肯定学生在失败过程中体现的热情和进取精神。新课程主要是构建一个开放性、多元化的基础教育体系。数学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等。

2、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性。还要不断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性,不断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需要老师去呵护学生的灵性,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等。

3、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互动性。在这一点上,主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首先要扩大参与的时间,留更多的时间給学生;然后在参与的形式上要多样化;学生要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要参与教学定向、反馈评价、课堂总结等;最后参与的时机要恰当,创造学生参与的好机会。

二、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效率

1、创造互动轻松环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是教与学共存的互动活动。教师要明确自己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的身份,转变以前灌输知识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传授知识,组织并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所以,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进行角色转换。

第一,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硬性地让学生记忆知识、满堂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创新意识培养更无从谈起。美国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在宽松、无限制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创新意识。因此,为了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我们应当从娃娃抓起。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搭建宽松的环境,让学生自由发挥,敢于表达自我、敢于提出问题,从而积极主动地深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培养其创新意识。第二,设计学习情景,调动学生积极性。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很多教师认为数学教学很难像其他学科一样能与学生产生良好的互动,教学中只要详细讲述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就可以了。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正因为数学的逻辑性极强,就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引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自主探索学习,获取知识,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动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才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会在学习期间保持在一个亢奋的阶段,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第一,让数学贴近生活。在一些学生的心中,数学就是单调的公式和复杂的计算,与生活没有关系,因此对于学习数学没有什么兴趣。但是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让数学贴近生活,在提问题的时候根据学生们的喜好进行假设,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第二,用成功来刺激兴趣。事实与理论证明,成功和兴趣密不可分的,当一个人在一件事上成功后,会对其产生兴趣。学生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学生学习数学,但总是学不会,即使再努力也无果,便会对学习失去兴趣。相反,如果在数学课上,他答对了一道问题,并且得到了老师与同学的赞扬,便能激起他的自信,对数学产生兴趣。所以老师该做的就是为学生多创造一些这样的条件,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教学的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3、把握重点发掘问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老师每当授课完成后,都需要进行反思,对今天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并且记录下来。日积月累,这些都会变成教师的经验,长此以往,教师便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至于那些不成功的甚至可以说成错误的地方,要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找出失败的根源,然后找出对策,以免日后再犯,使自己的教学日臻完美。同时也要将学生的学习状况记录下来,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问题,然后记录,以便发现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同时,如果在课堂上发现了学生的独到见解,也可以进行记录,以此来丰富教师的教学思路。每一节课都有既定的内容,都有要学习的重点,学生只有在掌握要点、抓住重点、发现难点以及解决难点后,才能真正掌握这一节课内容。为了能让学生了解难点与重点,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的醒目位置进行板书。讲授重点内容是最重要的一步,在讲课期间,可以多一些肢体语言、声音提高一些、或是通过一些多媒体技术进行讲解,使学生可以对所学习的内容加深印象,在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总之,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引导,从学生的思考方式和知识积淀出发,充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提问,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真正把数学知识让学生主动吸收。同时,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转化成逻辑思维,授之以渔,使其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让学生有主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赫梁.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学数学,2013(07).

[2] 陈福勤.探索情境教学新思路让初中数学课堂充满活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2).

[3] 王渊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22).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新课改初中数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