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高职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018-10-20 12:33叶柏青
家庭教育报·创新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能力物理培养

叶柏青

摘 要:部分新入学的五年高职学生对物理学习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和概括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物理;教学;实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人们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是思维的基础。初中物理所讨论的一些基本的简单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是属于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的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五年高职物理教材比初中物理教材有较高的台阶。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正是在这一点上感到不适应,困难较大。因此,在五年高职物理教学中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课题是很有意义的。

前面谈到思维的基础是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但个人的经验有时并不科学,以至从这样的经验出发会使他们的思維活动误入歧途。例如分析在光滑斜面上的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常有学生说物体除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外还受到下滑力的作用。犯这个错误的学生往往有这样的经验——“必需用力推车,车才能前进”,因而他们认为在物体的运动方向上必定有一个力。如果仅仅就事论事地纠正上述错误,那么他们在分析光滑水平面上前进的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可能又会多一个“物体前进方向的力”。因此,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生活中有时会无意形成某些错误观念。可见,需要引导他们对几个具体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综合、比较,最后概括出正确的结论——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产生速度的原因。这样不仅从根本上纠正错误,而且能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概括出正确的结论,正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的标志。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决不是说可以轻视和放弃实验。例如,学生对矢量的加减法感到难理解。我就在力的合成一节首先做好演示实验,接着组织学生自己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一定的感性知识——象力这样的物理量合成时不能用简单的代数加法,必须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以后,在学习动量定理时,重提速度矢量、动量矢量的合成与分解也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这时,时机基本成熟,就可以成功地引导学生从力、速度、位移这些具体的矢量合成与分解的法则出发,抽象概括出所有矢量的加减法则。这里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的感性知识一般作为具体的形象思维基础,在条件成熟时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逻辑思维的发展。

这里要指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固然首先要求学生正确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则是提高判断、推理和概括能力。

学生在判断、推理、概括过程中往往抓不住事物间的本质和事物间的必然的因果关系。如:有些学生认为牵引力一定做正功,摩擦阻力一定做负功;还有的认为物体落地速度大小,与抛出物体时的速度方向有关;等等。显然这些同学被一些非本质、非必然的因素迷惑了。这种情况下,我一般从两个方面帮助学生纠正是错误。一方面举例子说明。如:从山崖上抛出石头(不计空气阻力),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很容易地证明,石头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与抛出石头时速度的方向无关。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他们的判断的错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指出学生产生错误认识的根源,引导学生在判断或概括时一定要抓住本质、抓必然的因果联系。如判断某个力是否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时,要抓住该力与它的作用点的位移这两个矢量的夹角的情况。因为这个夹角大小与力做功的情况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教学中我有意摆出几个物理事件,让学生辨析哪些事件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哪些则没有。如: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①运动方向、②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中哪一个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闭合线圈中是否产生感生电流与①是否有磁场穿过它、②是否有磁通量的变化;等等。学生经过多次锻炼,抓本质和找必然联系的能力就提高了,他们的思维活动就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技校学生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弱点就是不善于解题,死记硬套公式。这正是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的反映。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操之过急。一开始只要求学生解一些简单而基本的题目,但在解题过程中则严格要求,每题必须认真审题,逐步理顺他们的解题思路。我的一般要求是:拿到题目一定要明确研究对象,首先分析研究对象的个别属性。同时还要分析研究对象与外界的联系,如是否受到外力作用,与外界是否有能量交换等。这是审题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而学生却不够重视的一步,要求一开始就加强指导,防止学生一见到题目就死套公式的不良习惯。接下来,就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可以分为几个过程,各个过程中分别遵循什么规律。最后按不同过程的不同规律建立待求量与已知量(或中间量)之间的方程,找出合理的答案。这样的解题思路有条理,符合一般的认识规律,学生一般都能接受。以后遇到较难的题目也能这样有条理的分析推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经常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的前后(纵向)横向联系,并且对学过的知识适时的回顾总结。例如学完“功和能”这一章,我和学生一起把该章内容归纳为两大部分:一是基本概念,如功、功率、能、动能、势能等;二是基本原理即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看作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时的动能定理的特例。象这样把学过的知识压缩提炼也能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如果每学期都能这样做,不但能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而且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无疑是有益的。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材,本文所谈的仅是点滴体会,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能力物理培养
留言板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