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8-10-21 10:57武风军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教育合力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武风军

内容摘要:科学技术进步,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日益横行,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加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受家庭和社会的宠爱等种种原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心理问题 教育合力 心理健康教育

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这意味着,今后对老师的要求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原因分析、教育途径和方法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1)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比较任性。这是当前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的心理。由于许多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或家庭比较富裕,再加上有些父母工作比较忙,把孩子放到老人跟前。家中长辈、父母不懂得教育孩子,只知道溺爱孩子,凡事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孩子在家中只要一哭一闹,家长只能无条件接受。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我什么都行,别人什么都得听我的。因此,在学校中就会成为班中的“小霸王”。别的同学碰他一下,他就会觉得是欺负她,看不起他,就会经常和别的同学打架。造成心理上各种矛盾的激化,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变得格格不入,甚至互相对立。班中就有这样一位同学,他喜欢捉弄别人,和其他同学相处没有分寸,但是,如果换成是别的同学这样对待他,他就觉得别人是欺负他,他就会拼劲全力,抡起手来,对别人又抓又挠。三年时间,父母因此被请到学校多次。

(2)善妒,不宽容。现在的小学生大数聪明活泼、心理比较浮躁。他们很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却对别人的优点视而不见。自己比别人强时,容易骄傲;看到别的同学比自己强时,心里就极不舒服。不是去学习别人的优点,而是一味地否定别人。这种不宽容使小学生心理失去平衡。

(3)厌学人群逐渐增多。受家庭宠爱的孩子只喜欢听表扬的话,抗挫折能力差,个别同学听不得老师的批评,心理上很容易消极。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老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平时学习表较好,听惯了表扬的话,老师一批评,就受不了或者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佳佳同学是班上的优等生又是班干部,一次作业马虎受到老师的批评,心里委屈,感觉在全班同学面前丢了脸,第二天死活不来上学

二、小学生心理失衡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不当。孩子是父母的缩版,孩子身上的不良行为、心理大多和父母密切相关。有的家长的过分要强、虚荣心过高会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让孩子的身心承受超负荷的压力,最终导致这样那样的心障碍甚至疾病。有的家长不懂得如何辅导孩子,刚上一年级,就把孩子送到晚上的补习班中,错失了一天中和孩子相处的黄金时间,也让孩子养成了作业拖拉,学习散漫,不主动,上课小动作多、爱说话等行为习惯,结果孩子考试一次比一次差。后来孩子就成了无所谓的心理了:反正我也学不好了。一些作业,就趴在桌子上,不会的题就到补习班让辅导老师告诉答案。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不抱希望,有顺其自然的想法。

(2)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小学生认知水平低,辨别能力差,再加上教师、家长不能进行正确地引导,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读书无用论等,再加上那些不适宜儿童的媒体等信息,使孩子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使孩子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没有一点的承受能力,这些不健康因素的影响使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

(3)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关注。教师忙于教学,没有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是出现问题后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过后也就不了了之,没有细细地探寻原因,帮助学生彻底治愈,造成了重复再犯的怪圈。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如:植物角、图书角、生物角等。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容易唤起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充实小学生的生活,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2)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學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3)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事实证明了,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

猜你喜欢
教育合力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一例小学生入学适应的案例
为心灵安个家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合力机制研究